【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增压高速混合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合设备领域,是一种自增压高速混合釜。
技术介绍
[0002]在化工、生物工程、制药及环保等行业中,需要对各种液体进行混合,其中液液混合工艺约占50%,混合效果直接决定产品的质量,目前主要采用混合釜和静态混合器完成混合过程。静态混合器具有造价低、结构简单的特点,但存在管道布置空间需求大,系统阻力大,流速要求高,对于高粘度高混合强度的物料采用静态混合器不适用,也不适用带化学反应高混合要求的场合。常规混合釜多为间断操作,即进料后搅拌混合,达到混合要求后排出混合好的物料,然后进行下一釜生产,当连续生产时,采用多釜交替顺序生产,此种方式优点是技术成熟,混合效果可控,缺点是设备数量多操作繁琐且生产效率不高,投资大,尤其是当混合强度要求较高时,混合过程时间更长,设备数量更多。也有部分混合釜可连续生产,采用外部的泵将上游物料加压输送到混合釜内,但釜内因没有分配导流隔板,物料容易形成短路,混合效果大大降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中国专利文献刊载的授权公告号CN203829945U,授权公告日201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增压高速混合釜,该混合釜包括釜体(1)、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电机(10)、转轴(14)、搅拌桨叶(8),电机固定于釜体顶部,电机传动连接转轴(14),转轴密封伸入釜体内连接搅拌桨叶;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底部设有与所述转轴(14)同中心的进料口(101),进料口上方固定设有导流轴承支架(2),导流轴承支架的主体为导流罩(201),导流罩底部与所述进料口密封相通,导流罩中部设有轴承座(203),轴承座内设有用于定位所述转轴旋转的轴承,导流罩内壁与轴承座径向之间通过叶板(202)固定,且径向分布的叶板之间形成导通进料口与釜体内部的导流通道;所述转轴底端穿过轴承伸入所述进料口内,且伸入进料口内的一段固定连接第一增压叶轮(3),所述转轴靠近导流罩上端的一段固定连接第二增压叶轮(4),所述第一增压叶轮随转轴转动时对所述进料口至导流罩上端口之间的物料形成轴向通流,所述第二增压叶轮随转轴转动时将导流罩上端口轴向通流的物料转变为朝向釜体侧面的径向通流,所述釜体的侧面靠近顶部设有出料口(1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增压高速混合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内由底部至顶部间隔设有至少两层分配导流隔板(6),分配导流隔板的外径尺寸与釜体内壁适配,且分配导流隔板沿外圆周均布设有开口,开口与釜体内壁之间形成混流孔(601),分配导流隔板的中部设有与所述转轴(14)同中心的通孔,且通孔孔径大于转轴的轴径,分配导流隔板上板面位于所述通孔与开口之间设有垂直凸起的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兰宁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