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成衣折叠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6200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成衣折叠设备,其包括服装输送线,所述服装输送线的输送线路上设置有横向折叠装置以及纵向折叠装置;所述横向折叠装置包括两个叠衣板与两个横向压杆;两个所述横向压杆均由旋转装置驱动作转动运动;所述旋转装置包括转动座;所述横向压杆通过调节结构连接所述转动座;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连接所述转动座的第一连接座以及连接所述横向压杆的第二连接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动化成衣折叠设备,通过设置调节结构可调节横向压杆与转动座之间的相对角度,使得横向压杆的下压量可根据衣服的厚薄调节,横向叠衣完成后,衣物可以随着服装输送线运动顺利脱离横向压杆,折叠设备对不同衣物的适应性好。对不同衣物的适应性好。对不同衣物的适应性好。

An automatic garment fol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成衣折叠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衣物处理设备
,自动化成衣折叠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成衣厂,衣物生产完成后需要将服装进行折叠然后装袋,现有技术中,专利CN111392154A公开了一种智能叠衣包装线,其包括输送线、第一压紧组件、横向叠衣机构、第二压紧组件及纵向叠衣机构,其中第一压紧组件包括第一压杆,第一压杆被第一压紧气缸驱动作俯仰运动以进行压衣以及抬起的动作,叠衣机构包括叠衣板。纵向叠衣机构包括翻叠杆与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为气缸,气缸直接驱动翻叠杆进行翻叠作业,第二压紧组件包括第二压杆以及分别驱动第二压杆进行滑移与旋转的滑移气缸与第二压紧气缸。该包装线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第一压紧组件对于不同厚度服装的适应性较差,服装薄如T恤、厚如羽绒服,对于厚衣服,若第一压紧组件的压紧量一样,在横向叠衣后,输送线需要继续将服装输送前进,若服装被压得太紧,服装将无法脱离第一压杆;(2)第二压紧组件需要两个气缸推动第二压杆执行特定动作,成本高;(3)叠衣机构由第二驱动件驱动运转,驱动结构处于裸露状态,占用空间大且有夹伤人或夹坏物品的风险;(4)其中输送线由多段线体构成,各线体之间缺乏过渡,由于衣物较软,易卡在两个相邻线体之间的过渡位置。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将以上述第(1)个技术问题为主要技术问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介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对厚薄不同的服装的适应性较好的自动化成衣折叠设备。
[000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成衣折叠设备,其包括服装输送线,所述服装输送线的输送线路上设置有横向折叠装置以及纵向折叠装置;所述横向折叠装置包括两个叠衣板与两个横向压杆;两个所述横向压杆均由旋转装置驱动作转动运动;两个所述叠衣板由平动装置驱动沿着圆弧线作平动运动;所述纵向折叠装置包括纵向压杆与翻转叠衣部;
[0005]所述旋转装置包括转动座;所述横向压杆通过调节结构连接所述转动座;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连接所述转动座的第一连接座以及连接所述横向压杆的第二连接座;
[0006]所述第一连接座包括相互垂直、构成L形结构的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的端部安装在所述转动座上,且所述第一延伸部上形成有条形孔;
[0007]所述第二连接座整体呈Z字形,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板部与第二板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板部与第二板部、并与两者均垂直的连接板部;所述第一板部的靠近所述连接板部的一侧铰接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端部,且所述第一板部的开放端部安装有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条形孔,且所述螺钉上安装有抵住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下端的螺母。
[0008]进一步地,所述纵向压杆由姿态调节机构驱动在压衣状态与打开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姿态调节机构包括平移座、摆动杆、平移驱动气缸、以及固定设置的第一挡块与第二挡
块;所述平移座被所述平移驱动气缸驱动在第一点与第二点之间平移运动;所述摆动杆的中部转动安装在所述平移座上,所述摆动杆的两端分别安装所述纵向压杆与滚轮;所述第一点与所述第一挡块离被折叠衣物的距离分别小于所述第二点与所述第二挡块离被折叠衣物的距离;
[0009]当所述纵向压杆处于压衣状态,所述第一挡块处于第一点,所述滚轮与所述第一挡块接触,且所述纵向压杆处于平置状态;当所述纵向压杆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第二挡块处于第二点,所述滚轮与所述第二挡块接触,且所述纵向压杆处于倾斜状态。
[0010]进一步地,所述翻转叠衣部由翻转机构驱动运转,所述翻转机构安装在驱动盒内,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链轮以及链条;所述链轮与所述翻转叠衣部之间具有传动关系,所述链条跨过所述链条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气缸及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服装输送线由第一线体、第二线体以及第三线体组成;所述第一线体与所述第二线体之间设有第一过渡结构,所述第二线体与所述第三线体之间设有第二过渡结构;
[0012]所述第一线体包括若干直线阵列排布的输送带,第一过渡结构包括梳状板,所述梳状板具有从所述第一线体的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线体的首端的长条部,每相邻两个所述长条部之间均具有所述输送带经过;
[0013]所述第二线体与所述第三线体均由多个直线阵列排布的圆皮带构成,所述第二过渡结构包括条形座,所述条形座上固定有多个U字形的导向钢丝,每个所述导向钢丝的两个开放端均由所述第二线体的尾端延伸至所述第三线体的首端;每个所述导向钢丝均通过压板固定在所述条形座上,所述压板上形成有供所述导向钢丝的尾部嵌入的U字形槽。
[0014]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横向压杆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座之间的间距能够被调节。
[0015]进一步地,所述翻转叠衣部包括多个直线阵列排布的叠衣杆。
[0016]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成衣折叠设备,通过设置调节结构可调节横向压杆与转动座之间的相对角度,使得横向压杆的下压量可根据衣服的厚薄调节,横向叠衣完成后,衣物可以随着服装输送线运动顺利脱离横向压杆,折叠设备对不同衣物的适应性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自动化成衣折叠设备的立体图;
[0018]图2为自动化成衣折叠设备的剖视图;
[0019]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图;
[0020]图4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图;
[0021]图5为图1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图;
[0022]图6为纵向压杆与姿态调节机构的组合结构图;
[0023]图7为翻转叠衣部的结构图;
[0024]图8为导向钢丝的结构图;
[0025]图9为压板的结构图;
[0026]图10为优选实施例中横向压杆与第二连接座之间的连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28]如图1与图2所示的自动化成衣折叠设备,其包括服装输送线1,所述服装输送线1的输送线路上设置有横向折叠装置2以及纵向折叠装置3;所述横向折叠装置2包括两个叠衣板21与两个横向压杆22;两个所述横向压杆22均由旋转装置23驱动作转动运动;两个所述叠衣板21由平动装置24驱动沿着圆弧线作平动运动;所述纵向折叠装置3包括纵向压杆31与翻转叠衣部33;
[0029]所述旋转装置23包括转动座231;所述横向压杆22通过调节结构连接所述转动座231;如图3所示,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连接所述转动座231的第一连接座24以及连接所述横向压杆22的第二连接座25;转动座231由转动气缸232驱动作往复转动运动,这一点与专利CN111392154A中是一致的。
[0030]所述第一连接座24包括相互垂直、构成L形结构的第一延伸部241与第二延伸部242,所述第一延伸部241的端部安装在所述转动座231上,且所述第一延伸部241上形成有条形孔243;
[0031]所述第二连接座25整体呈Z字形,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板部251与第二板部252,以及连接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成衣折叠设备,其包括服装输送线(1),所述服装输送线(1)的输送线路上设置有横向折叠装置(2)以及纵向折叠装置(3);所述横向折叠装置(2)包括两个叠衣板(21)与两个横向压杆(22);两个所述横向压杆(22)均由旋转装置(23)驱动作转动运动;两个所述叠衣板(21)由平动装置(24)驱动沿着圆弧线作平动运动;所述纵向折叠装置(3)包括纵向压杆(31)与翻转叠衣部(33);所述旋转装置(23)包括转动座(23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压杆(22)通过调节结构连接所述转动座(231);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连接所述转动座(231)的第一连接座(24)以及连接所述横向压杆(22)的第二连接座(25);所述第一连接座(24)包括相互垂直、构成L形结构的第一延伸部(241)与第二延伸部(242),所述第一延伸部(241)的端部安装在所述转动座(231)上,且所述第一延伸部(241)上形成有条形孔(243);所述第二连接座(25)整体呈Z字形,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板部(251)与第二板部(25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板部(251)与第二板部(252)、并与两者均垂直的连接板部(253);所述第一板部(251)的靠近所述连接板部(253)的一侧铰接在所述第二延伸部(242)的端部,且所述第一板部(251)的开放端部安装有螺钉(254),所述螺钉(254)穿过所述条形孔(243),且所述螺钉(254)上安装有抵住所述第一连接座(24)的下端的螺母(25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成衣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压杆(31)由姿态调节机构(32)驱动在压衣状态与打开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姿态调节机构(32)包括平移座(321)、摆动杆(322)、平移驱动气缸(323)、以及固定设置的第一挡块(324)与第二挡块(325);所述平移座(321)被所述平移驱动气缸(323)驱动在第一点与第二点之间平移运动;所述摆动杆(322)的中部转动安装在所述平移座(321)上,所述摆动杆(322)的两端分别安装所述纵向压杆(31)与滚轮(326);所述第一点与所述第一挡块(324)离被折叠衣物的距离分别小于所述第二点与所述第二挡块(325)离被折叠衣物的距离;当所述纵向压杆(31)处于压衣状态,所述第一挡块(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保国周佳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国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