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温板及调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602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温板及调温装置,调温板用于流通调温流体以调节电池的温度,调温板包括本体部、进口和出口,本体部用于与电池连接,本体部内具有主通道和至少一个次通道,主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进口和出口连通,次通道的一端与进口连通,次通道的另一端与主通道连通;调温流体自进口流入,经过主通道和次通道后,从出口流出本体部。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调温板能够将调温流体进行分配,使得部分流体通过主通道对电池进行整体调温,部分流体在各个次通道处与主通道的流体混合,使得电池的下游对应区域能够在次通道的部分流体的作用下被调温,从而能够均衡电池的各个区域的温度,降低电池的温度差。差。差。

Temperature regulating plate and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温板及调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温板及调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池的调温板及调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主流的调温板采用单进单出的方式,若电池内模组或电池较大时,则可能存在进出口位置附近电池因流体的温度升高而导致温差较大。
[0003]此外,若安装模组较长时,模组两端由于端板散热较强的原因,模组中间的电池温度较高,两端的电池温度较低。另外,流体从单进口进入调温板后,随着流动路径的增长,流体的调温能力也会下降。
[0004]在热管理控制方面,若采用单进单出的方式调温板,调节电池内温差和高温时只能通过对包内电池整体调控,即调控进口流体的流量和温度,可能会出现为了控制最高温而无法有效控制电池之间的温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池内温差大的缺陷,提供一种调温板及调温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一种调温板,所述调温板用于流通调温流体以调节电池的温度,所述调温板包括本体部、进口和出口,所述本体部用于与所述电池连接,
[0008]所述本体部内具有主通道和至少一个次通道,所述主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连通,所述次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进口连通,所述次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主通道连通;所述调温流体自所述进口流入,经过所述主通道和所述次通道后,从所述出口流出所述本体部。
[0009]在本方案中,调温流体从进口进入后,部分流体进入主通道的一端,部分流体进入次通道的一端,次通道的另一端与主通道连通,该进入次通道的部分流体从次通道的另一端流入主通道中,并与主通道中的流体混合;从而通过本方案中的调温板,能够将调温流体进行分配,使得部分流体通过主通道对电池进行整体调温,部分流体在各个次通道处与主通道的流体混合,使得电池的下游对应区域能够在次通道的部分流体的作用下被调温,从而能够均衡电池的各个区域的温度,降低电池的温度差。
[0010]尤其对于具有长模组或超长模组的电池,通过调温板能够对该电池的中间区域进行局部调温,不但能够提升调温效率,而且能够使得调温更为精准,减小电池之间的温差,改善模组的温度一致性。
[0011]较佳地,沿着所述调温流体的流动方向,多个所述次通道和所述主通道的连通口彼此间隔设置。
[0012]在本方案中,多个次通道与主通道的连通口间隔设置,使得次通道作用于电池的
不同区域,均衡电池内各个区域的温差,提升调温效果。
[0013]较佳地,所述主通道的口径大于所述次通道的口径;
[0014]和/或,所述次通道的口径与下游处对应的电池区域的温度关联。
[0015]在本方案中,主通道的口径大于次通道的口径,使得大部分的调温流体进入主通道,对电池进行主要散热;小部分的调温流体进入各个次通道,并与主通道中的流体混合,降低主通道中的流体的温度,从而提升主通道中流体对位于次通道下游处的电池区域的调温能力。此外,次通道的口径还可以由位于其下游的电池区域的需求进行适应性设计,从而能够提升调温的精准度。
[0016]较佳地,所述次通道与所述主通道的连通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主通道内的调温流体的流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0017]在本方案中,次通道的开口方向和调温流体的流动方向的夹角为锐角,一方面部分流体自次通道进入后能够顺着流体的流动方向进行流动;另一方面从次通道中进入的部分流体还能够对主通道中的部分流体的流场,产生扰动,增强调温流体和调温板之间的换热,提升调温性能。
[0018]较佳地,所述本体部包括板体和至少一个次管道,所述板体用于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主通道设置于所述板体内,每个所述次管道内设有一个所述次通道,所述次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进口连通,所述次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板体连通。
[0019]在本方案中,通过板体和次管道分别形成主通道和次通道,其结构便于制造,且可灵活设计。
[0020]较佳地,所述本体部为板状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用于与所述电池连接;自所述第一侧壁向所述第二侧壁的方向,所述主通道和至少一个所述次通道逐层设置;所述主通道靠近所述第一侧壁布置。
[0021]在本方案中,板状结构的本体部能够与电池的外表面进行适配,主通道和次通道逐层设置,其结构紧凑;调温流体能够自进口进入后,经主通道和次通道的分配在不同层中向着出口方向流动;其中,主通道更靠近电池,能够对电池进行主要调温作用,多个次通道可以在不同层与主通道连通,以进行辅助调温作用。
[0022]较佳地,所述主通道和所述次通道相互平行;
[0023]和/或,相比于靠近所述主通道的次通道与所述主通道的连通口,远离所述主通道的次通道与所述主通道的连通口更靠近所述出口。
[0024]在本方案中,越远离主通道的次通道,其与主通道的连通口越靠近出口,使得在该次通道中的部分流体能够更少地被电池的温度影响,当其流动至对应的连通口与主通道中的部分流体混合后,仍能对主通道中的流体进行调温。
[0025]较佳地,所述调温板还包括至少一个分隔部,所述分隔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且所述分隔部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平行设置;所述次通道和所述主通道的连通口设置于所述分隔部上。
[0026]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分隔部,能够配置处对应的主通道和次通道,以对调温流体进行分配和混合。
[0027]较佳地,所述分隔部包括隔板和夹板,所述隔板与所述夹板相互贴合,所述隔板用于隔热和支撑所述夹板;所述次通道自所述夹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连通口的对应位置处。
[0028]一种调温装置,所述调温装置包括如上述的调温板,所述调温板至少有一个;所述电池具有多个电池模组,所述调温板至少与一个所述电池模组对应。
[0029]在本方案中,调温流体从进口进入后,部分流体进入主通道的一端,部分流体进入次通道的一端,次通道的另一端与主通道连通,该进入次通道的部分流体从次通道的另一端流入主通道中,并与主通道中的流体混合;从而通过本方案中的调温板,能够将调温流体进行分配,使得部分流体通过主通道对电池进行整体调温,部分流体在各个次通道处与主通道的流体混合,使得电池的下游对应区域能够在次通道的部分流体的作用下被调温,从而能够均衡电池的各个区域的温度,降低电池的温度差。
[0030]尤其对于具有长模组或超长模组的电池,通过调温板能够对该电池的中间区域进行局部调温,不但能够提升调温效率,而且能够使得调温更为精准,减小电池之间的温差,改善模组的温度一致性。
[0031]较佳地,多个所述电池模组依次顺序布置,多个所述调温板沿着所述电池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调温板的主通道相互连通;
[0032]或,多个所述电池模组依次并列布置,所述调温板沿着所述电池的宽度方向依次并列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调温板的主通道相互连通。
[0033]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温板,所述调温板用于流通调温流体以调节电池的温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板包括本体部、进口和出口,所述本体部用于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本体部内具有主通道和至少一个次通道,所述主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连通,所述次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进口连通,所述次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主通道连通;所述调温流体自所述进口流入,经过所述主通道和所述次通道后,从所述出口流出所述本体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板,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调温流体的流动方向,多个所述次通道和所述主通道的连通口彼此间隔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通道的口径大于所述次通道的口径;和/或,所述次通道的口径与下游处对应的电池区域的温度关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次通道与所述主通道的连通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主通道内的调温流体的流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5.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包括板体和至少一个次管道,所述板体用于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主通道设置于所述板体内,每个所述次管道内设有一个所述次通道,所述次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进口连通,所述次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板体连通。6.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为板状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辉陆雅红孙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