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纳米气泡强化微细粒矿物浮选回收新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2538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纳米气泡强化微细粒矿物浮选回收新系统和方法,属于矿物浮选回收技术领域。矿浆加入搅拌桶,启动搅拌桶搅拌器,添加起泡剂MIBC60g/t和pH调整剂NaOH/HCl进行调浆,开启空气压缩机,打开第一控制阀门、第二控制阀门,启动循环泵,制备富含微纳米气泡的矿浆,打开第三控制阀门14,将富含微纳米气泡的矿浆引入浮选机15,同时启动浮选机搅拌器16,依次向矿浆中俺需要加入铜钼混浮捕收剂(Z200,90g/t,抑制剂Na2S,100g/t、铜钼分离捕收剂乳化煤油,打开浮选机进气口,启动自动刮泡装置,开始浮选作业,浮选完成后关闭浮选自动刮泡装置,停止刮泡,对浮选泡沫产品和浮选槽中产品进行浓缩、过滤、烘干、称重和化学分析,测定及计算精矿及尾矿铜、钼品位和回收率。测定及计算精矿及尾矿铜、钼品位和回收率。测定及计算精矿及尾矿铜、钼品位和回收率。

A new system and method for flotation recovery of micro fine minerals enhanced by micro nano bubb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纳米气泡强化微细粒矿物浮选回收新系统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矿物浮选回收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微纳米气泡强化微细粒矿物浮选回收新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矿产资源的长期大量开发,高品位、易处理、粗粒嵌布的富矿资源日渐匮乏,我国矿产资源“贫、细、杂”特征愈加凸显。为实现此类资源的有效利用,只有通过细磨达到单体解离才能实现有用矿物的有效富集。然而,常规分选作业对入料粒度均有一定要求,过粗过细都无法进行高效回收。微细粒矿物具有质量小、比表面积大等特点,在其分选过程中存在碰撞粘附概率小,药剂消耗量大、浮选速率及回收率低等问题。据统计,世界上33%的磷酸盐矿物,20%的含钨矿物,16%的含铜矿物及其他有用矿物损失于微细颗粒中。微细粒矿物的难以回收不仅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还将对自然环境造成无法估量的危害。因此,针对微细粒矿物质量小、比表面积大等特点,开发新型高效分选系统实现微细粒矿物的高效回收具有重要战略及现实意义。
[0003]专利号CN101402064A公开了一种微细粒磁性矿物的选矿方法及装置,提出以矿物料的组成设定分选转筒的坡度和转速,采用漂洗水冲洗并分离分选转筒上的非、弱磁性矿物,使其移至尾矿出料斗,与磁性矿物进行分选;此专利仅能处理磁性差异较大的矿产资源,无法实现相同磁性矿物的有效分离,且此设备占地面积大,分选效率较低,相较于常规设备给料粒度下限无法显著降低。
[0004]专利CN111013826A提供一种微细粒矿物浮选回收方法,提出将起泡剂提前加入到捕收剂溶液中,并采用强搅拌增加剪切力,使得捕收剂溶液中产生小而密的活性气泡,来增加微细粒矿物的附着与回收;此专利起泡剂的提前加入会导致捕收剂药剂消耗量增加,矿物分选效率降低,精矿品位减小,同时由于大多氧化矿捕收剂兼具起泡性,在分选过程中无需添加起泡剂,因此此工艺不适用于大多数微细粒氧化矿物的浮选回收。因此,针对当前工艺设备无法有效降低给料下限,高效回收微细粒矿物的现状,开发运行成本低,处理量大,适用性广,回收效率高的技术与装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微细粒矿物分选工艺药剂消耗量大、分选效率低、资源流失严重、适用性单一等问题,提供一种微纳米气泡强化微细粒矿物浮选回收的浮选系统及操作方法,特别涉及处理给料中含有大量粒度尺寸小于38μm的微细粒级矿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一种微纳米气泡强化微细粒矿物浮选回收新系统,包括搅拌桶,所述搅拌桶的前后内壁部分别连通有微纳米气泡发生系统和浮选系统。
[0009]优选地,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系统包括第一管道、第一控制阀门、循环泵、第二管道、纳米气泡发生器、第二控制阀门和第三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中间设置第一控制阀门,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与搅拌桶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与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另一端设置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与纳米气泡发生器活动配合,所述纳米气泡发生器的外端连接第三管道。
[0010]优选地,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系统还包括空气压缩机,所述循环泵的进料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搅拌桶前壁下部连通。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管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控制阀门和压力表,循环泵的出料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搅拌桶前壁上部连通形成闭路。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管道上依次设有纳米气泡发生器和第二控制阀门,所述的空气压缩机通过输气管道与第三管道连接,其连接处位于第二管道上气泡发生器前端,在输气管道上设有压力表;所述的浮选系统包括浮选槽和搅拌器。
[0013]优选地,所述浮选槽通过第四管道与搅拌桶后壁下方连通,第四管道上设有第三控制阀门。
[0014]优选地,所述纳米气泡发生器为文丘里式微泡发生器,对工艺参数范围进行限制,限制为喉管流速15

25m/s,压差55

105kPa。
[001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微纳米气泡强化微细粒矿物浮选回收新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S1:矿浆加入搅拌桶;
[0017]S2:启动搅拌桶搅拌器,添加起泡剂MIBC60g/t和pH调整剂NaOH/HCl进行调浆;
[0018]S3:开启空气压缩机,调整空气流量为400mL/min;
[0019]S4:打开第一控制阀门、第二控制阀门,启动循环泵,控制矿浆循环流量为50L/min,制备富含微纳米气泡的矿浆;
[0020]S5:打开第三控制阀门,将富含微纳米气泡的矿浆引入浮选机,同时启动浮选机搅拌器;
[0021]S6:依次向矿浆中俺需要加入铜钼混浮捕收剂(Z200,90g/t,抑制剂Na2S,100g/t、铜钼分离捕收剂乳化煤油,150g/t调节矿浆;
[0022]S7:打开浮选机进气口,启动自动刮泡装置,开始浮选作业,浮选采用1粗2扫1精工艺流程;
[0023]S8:浮选时间范围为5min,浮选完成后关闭浮选自动刮泡装置,停止刮泡;
[0024]S9:对浮选泡沫产品和浮选槽中产品进行浓缩、过滤、烘干、称重和化学分析,测定及计算精矿及尾矿铜、钼品位和回收率。
[0025]3.有益效果
[002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7]1、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其所提供的一种微纳米气泡强化微细粒矿物浮选回收系统通过将将微泡发生与浮选过程分步进行,极大程度地减小了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内部强紊流对微泡生成的影响,同时可以显著提高微细粒矿物浮选回收率,减小资源浪费,增加经济效益。而且本专利技术相较于微泡浮选柱具有处理量大,占地面积小,给料适用性广等特点,且易实现大型化。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微纳米气泡强化微细粒矿物浮选回收新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微纳米气泡强化微细粒矿物浮选回收新系统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0030]图中标号说明:1、搅拌桶;2、搅拌器;3、第一管道;4、第一控制阀门;5、压力表;6、循环泵;7、第二管道;8、纳米气泡发生器;9、第二控制阀门;10、空气压缩机;11第三管道;12、压力表;13、第四管道;14、第三控制阀门;15、浮选槽;16、搅拌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纳米气泡强化微细粒矿物浮选回收新系统,包括搅拌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1)的前后内壁部分别连通有微纳米气泡发生系统和浮选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气泡强化微细粒矿物浮选回收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系统包括第一管道(3)、第一控制阀门(4)、循环泵(6)、第二管道(7)、纳米气泡发生器(8)、第二控制阀门(9)和第三管道(11),所述第一管道(3)的中间设置第一控制阀门(4),所述第一管道(3)的另一端与搅拌桶(1)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管道(3)的另一端与循环泵(6),所述循环泵(6)的另一端设置第二管道(7),所述第二管道(7)的另一端与纳米气泡发生器(8)活动配合,所述纳米气泡发生器(8)的外端连接第三管道(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气泡强化微细粒矿物浮选回收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系统还包括空气压缩机(10),所述循环泵(6)的进料口通过第一管道(3)与搅拌桶(1)前壁下部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气泡强化微细粒矿物浮选回收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3)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控制阀门(4)和压力表(5),循环泵(6)的出料口通过第二管道(7)与搅拌桶(1)前壁上部连通形成闭路。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气泡强化微细粒矿物浮选回收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7)上依次设有纳米气泡发生器(8)和第二控制阀门(9),所述的空气压缩机(10)通过输气管道与第三管道(11)连接,其连接处位于第二管道(7)上气泡发生器(8)前端,在输气管道上设有压力表(12);所述的浮选系统包括浮选槽(15)和搅拌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跃新李艳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逢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