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数据管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5182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源数据管理设备,包括底座、连接杆、外壳、减震组件、数据管理系统、接口框、复位弹簧、遮尘板和引导弧块,连接杆的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外壳固定连接,每组减震组件均设置于底座和外壳之间,数据管理系统设置于外壳内,接口框与外壳固定连接,接口框上具有滑动槽和贯穿槽,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接口框固定连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遮尘板固定连接,且复位弹簧设置于滑动槽内,引导弧块与遮尘板固定连接,并位于贯穿槽内,通过上述结构实现避免数据传输口处堆积灰尘,从而影响有线数据传输的速率。从而影响有线数据传输的速率。从而影响有线数据传输的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源数据管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数据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多源数据管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多源数据融合技术指利用相关手段将调查、分析获取到的所有信息全部综合到一起,并对信息进行统一的评价,最后得到统一的信息的技术,现有技术(CN202976068U)公开了一种数据管理系统,包括用于发送报文到所述控制机和接收所述控制机返回的报文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的报文和向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报文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置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在控制机内设置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使固态硬盘装置和控制机可以自组网实现通信,且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之间定时传送报文信息,当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接收不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时,则固态硬盘装置通过主控模块对其内部的数据进行加密,确保其它用户不能读取到相关数据。
[0003]但在进行有线数据传输时,长时间不连接数据线,容易在数据传输口处堆积灰尘,从而影响有线数据传输的速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源数据管理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长时间不连接数据线,容易在数据传输口处堆积灰尘,从而影响有线数据传输的速率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种多源数据管理设备,包括底座、连接杆、外壳、减震组件、数据管理系统、接口框、复位弹簧、遮尘板和引导弧块,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减震组件的数量为多组,每组所述减震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外壳之间,所述数据管理系统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接口框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并贯穿所述外壳的外侧壁,所述接口框上具有滑动槽和贯穿槽,且所述滑动槽与所述贯穿槽相连通,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接口框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遮尘板固定连接,且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所述滑动槽内,所述引导弧块与所述遮尘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贯穿槽内。
[0006]其中,所述多源数据管理设备还包括固定筒和滑动杆,所述固定筒与所述接口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滑动槽内,所述滑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筒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遮尘板固定连接,且所述复位弹簧分别围绕于所述固定筒和所述滑动杆的外侧壁。
[0007]其中,所述减震组件包括连接块和减震弹簧,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外壳的下方,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0008]其中,所述减震组件还包括外筒和内杆,所述外筒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内杆的一端与所述外筒滑动连接,所述内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且所述减震弹簧
分别围绕于所述外筒和所述内杆的外侧壁。
[0009]其中,所述多源数据管理设备还包括光滑板,所述光滑板与所述引导弧块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引导弧块的外侧壁。
[0010]其中,所述多源数据管理设备还包括观察板,所述观察板与所述遮尘板固定连接,并贯穿所述遮尘板。
[0011]其中,所述多源数据管理设备还包括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的下方。
[0012]其中,所述数据管理系统包括固态硬盘装置和控制机,所述固态硬盘装置和所述控制机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固态硬盘装置和所述控制机连接,所述固态硬盘装置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查找子模块,所述控制机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和记录子模块,所述查找子模块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记录子模块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连接。
[0013]本技术的一种多源数据管理设备,数据线上的接头通过所述接口框处与所述数据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传输,在未进行有线数据传输时,所述遮尘板遮挡住所述贯穿槽,防止灰尘进入在所述贯穿槽内,从而以便在数据传输口处堆积;当使用数据线进行有线数据传输时,使用人员将数据线上的接头对准所述贯穿槽,并施加力,接头挤压所述引导弧块,在接头的挤压下,所述遮尘板往远离所述引导弧块的方向移动,所述复位弹簧压缩,并具有回弹力,直至接头与所述数据管理系统连接,并进行有线数据传输,传输完毕后,使用人员扯出接头,在所述复位弹簧的回弹力下,所述遮尘板重新遮挡所述贯穿槽,实现了避免数据传输口处堆积灰尘,从而影响有线数据传输的速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多源数据管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多源数据管理设备的侧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图2的A

A线结构剖视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的图3的B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18]图5是本技术的数据管理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0019]1‑
底座、2

连接杆、3

外壳、4

减震组件、5

数据管理系统、6

接口框、7

复位弹簧、8

遮尘板、9

引导弧块、10

固定筒、11

滑动杆、12

光滑板、13

观察板、14

防滑垫、15

连接块、16

减震弹簧、17

外筒、18

内杆、19

固态硬盘装置、20

控制机、21

滑动槽、22

贯穿槽、23

第一无线通信模块、24

查找子模块、25

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6

记录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源数据管理设备,包括底座1、连接杆2、外壳3、减震组件4、数据管理系统5、接口框6、复位弹簧7、遮尘板8、引导弧块9、固定筒10、滑动杆11、光滑板12及观察板13,所述连接杆2的一端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2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3固定连接,所述减震组件4的数量为多组,每组所述减震组件4均设置于所述底座1和所述外壳3之间,所述数据管理系统5设置于所述外壳3内,所述接口框6与所述外壳3固定连接,并贯穿所述外壳3的外侧壁,所述接口框6上具有滑动槽21和贯穿槽22,
且所述滑动槽21与所述贯穿槽22相连通,所述复位弹簧7的一端与所述接口框6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7的另一端与所述遮尘板8固定连接,且所述复位弹簧7设置于所述滑动槽21内,所述引导弧块9与所述遮尘板8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贯穿槽22内。所述光滑板12与所述引导弧块9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引导弧块9的外侧壁,数据线上的接头与所述光滑板12接触,从而避免插头被刮花。
[0021]所述观察板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源数据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连接杆、外壳、减震组件、数据管理系统、接口框、复位弹簧、遮尘板和引导弧块,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减震组件的数量为多组,每组所述减震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外壳之间,所述数据管理系统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接口框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并贯穿所述外壳的外侧壁,所述接口框上具有滑动槽和贯穿槽,且所述滑动槽与所述贯穿槽相连通,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接口框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遮尘板固定连接,且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所述滑动槽内,所述引导弧块与所述遮尘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贯穿槽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数据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源数据管理设备还包括固定筒和滑动杆,所述固定筒与所述接口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滑动槽内,所述滑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筒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遮尘板固定连接,且所述复位弹簧分别围绕于所述固定筒和所述滑动杆的外侧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数据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包括连接块和减震弹簧,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外壳的下方,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龙显陈春林袁小冬凌云锋程果廖能武何事伟熊欣何柏科张进姚波杨青青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高速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