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体泥鳅仔鱼的培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5156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箱体泥鳅仔鱼的培育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底部设有一块底层,所述底层呈坡面结构,坡表面上分布若干凹槽且凹槽的方向与坡面方向一致,所述底层的低边坡一侧与箱体的内侧壁形成水槽,所述水槽设有排水口,所述箱体上方设有进水口,所述箱体上方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挂有饵料台,所述箱体内设有网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约人工换水时间,提高效率,通过网箱可以有效地把残饵粪便等沉淀物分离,同时也利于捕捞;箱体下方斜坡面的设计也有利于残饵粪便等集聚到水槽最低处,通过排水口清除残饵,防止泥鳅病害的发生;其次,坡面凹槽残留的少部分沉淀物可通过取出底层以便清除,降低了清理难度。难度。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箱体泥鳅仔鱼的培育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泥鳅培育
,具体涉及一种箱体泥鳅仔鱼的培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来的农户投入到鱼类养殖行业中。泥鳅作为较常见的水产品,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而受养殖户青睐。目前泥鳅幼体的培育一般在水泥池中进行,但由于泥鳅仔鱼口径较小需要投喂粉料,而粉料易溶解于水体中而沉底,导致水体容易浑浊、发臭,从而影响泥鳅仔鱼的生长发育甚至爆发疾病。造成水泥池水质变坏的原因除了本身粉料易溶于水中外,另一个原因是平底水泥池中残留的饵料及粪便不易清理,即使在换水后仍有部分沉淀物残留导致残饵粪便清理不彻底,从而增加泥鳅仔鱼发病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设计出一种箱体泥鳅仔鱼的培育装置,能够实现箱式方式培养泥鳅仔鱼,同时也克服池底较平且有大量沉淀物以及换水等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箱体泥鳅仔鱼的培育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底部设有一块底层,所述底层呈坡面结构,坡表面上分布若干凹槽,所述底层的低边坡一侧与箱体的内侧壁形成水槽,所述水槽设有排水口,所述箱体上方设有进水口,所述箱体上方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挂有饵料台,所述箱体内设有网箱。
[0006]进一步的,所述网箱的长宽高均小于箱体的长宽高,所述网箱的箱口设有一对挂杆。
[0007]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上方设有支撑杆插槽,所述支撑杆插入插槽内,所述支撑杆采用伸缩杆结构,支撑杆的末端设有挂钩,挂钩上设有饵料台。
[0008]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口处安装排水阀门,所述进水口处安装进水阀门。
[0009]进一步的,所述网箱的孔径小于泥鳅仔鱼大小尺寸。
[0010]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约人工换水时间,提高效率,通过网箱可以有效地把残饵粪便等沉淀物分离,降低泥鳅发生病害的概率,同时也利于捕捞;箱体下方斜坡面的设计也有利于残饵粪便等集聚到水槽中,通过排水口把残饵清除;其次,坡面凹槽残留的少量沉淀物,可通过取出底层以便清除,降低了清理难度。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培育装置截面图。
[0013]图2是网箱俯视图。
[0014]图3是网箱侧面图。
[0015]图4是底层俯视图。
[0016]图5是培育装置实施例状图。
[0017]图中:
[0018]图中:1、箱体;2、网箱;3、排水阀门;4、进水口;5、水槽;6、底层;7、凹槽,8、饵料台,9、挂杆,10、插槽,11、支撑杆,12、制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0]如图1

4所示,一种箱体泥鳅仔鱼的培育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底部设有一块底层6,所述底层6呈坡面结构,坡表面上分布若干凹槽7,所述底层6的低边坡一侧与箱体1的内侧壁形成水槽5,所述水槽5设有排水口,所述箱体1上方设有进水口4,所述箱体1上方设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下挂有饵料台8,所述箱体1内设有网箱2。所述网箱2的长宽高均小于箱体1的长宽高,所述网箱2的箱口设有一对挂杆9。所述箱体1上方设有支撑杆插槽10,所述支撑杆插入插槽内,所述支撑杆采用伸缩杆结构,支撑杆的末端设有挂钩,挂钩上设有饵料台8。所述排水口处安装排水阀门3,所述进水口4处安装进水阀门。所述网箱2的孔径小于泥鳅仔鱼大小尺寸。
[0021]实施例1:
[0022]图1所示,可以使用一个正方形的养殖箱在箱体的侧壁底部打出排水口,并在顶部打出一个入水口,准备一个底层块,设计成坡面形成,表面挖出若凹槽,整个结构是截面呈三角形形状,将其高边坡一侧紧贴箱体内壁,低边坡一侧与箱体内壁之间形成水槽,打出排水口的就位于水槽端,养殖箱的口部设置一个管体形状的插槽,将支撑杆11可以采用伸缩杆并实现弯折的结构,支撑杆11的一端插入插槽内,实现旋转和伸缩长度。
[0023]网箱2具体通过铁丝构成方形框架,将网体设置在框架上,框架的口部安装一对挂杆9,通过延长的挂杆能够将网箱2挂在养殖箱内。
[0024]具体使用过程中,将网箱2挂在养殖箱内,关闭排水口,将水泵的管体接入到进水口4,打开阀门,像箱体内注入水,把泥鳅仔鱼投放到网箱2内,在支撑杆的挂钩上挂上饵料台8,将饵料台8浸入网箱2内,实现投喂。
[0025]每天投喂完粉料后,更换少量水体时,打开排水阀门3,即可排出带有残饵的水体,通过挂杆9将网箱提出,取出底层6,清理凹槽内收集的沉淀物。
[0026]整个过程使用简单,实现精细化培育,降低泥鳅发生病害的概率,同时也利于捕捞。
[0027]实施例2:图5所述,为了提高水体排放的效果,排水口设置的排水阀门3向下排放,并且排水口和排水阀门3数量不限于一个,提高排水的速度,为了方便移动箱体,在箱体下方安装制动轮,制动轮高度也给出了排水阀门3的排水范围。
[002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专利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体泥鳅仔鱼的培育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底部设有一块底层(6),所述底层(6)呈坡面结构,坡表面上分布若干凹槽(7),所述底层(6)的低边坡一侧与箱体(1)的内侧壁形成水槽(5),所述水槽(5)设有排水口,所述箱体(1)上方设有进水口(4),所述箱体(1)上方设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下挂有饵料台(8),所述箱体(1)内设有网箱(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体泥鳅仔鱼的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箱(2)的长宽高均小于箱体(1)的长宽高,所述网箱(2)的箱口设有一对挂杆(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华邢少鹏朱洪赓徐维康殷睿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