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锅的加热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5023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热锅的加热电路,包括由电源、晶闸管VT和电热元件构成的供电回路,及由触发二极管VD、电阻R2、电阻R1、滑动变阻器W和电源构成的功率控制电路,在功率控制电路上串联有第一温控器K1和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t,第一温控器K1的设定值在160℃至185℃之间,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t与电阻R2相邻,在功率控制电路上并联有用于短路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t和电阻R2的加热开关K2。通过在功率控制电路上串联有第一温控器K1和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t,使得电热元件的功率在设定的范围内波动并限定电热锅的最高温度,从而保证电热锅煮粥时不溢锅,不糊锅。不糊锅。不糊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热锅的加热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加热锅的加热控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电热锅的加热电路。

技术介绍

[0002]授权公告号 CN209346618U一种电热锅加热系统,其中加热电路包括晶闸管VT和电容C,所述晶闸管VT的阳极与电源电连接,所述晶闸管VT的阴极与所述第一接点电连接,所述第二接点与所述电源电连接并与所述电源和晶闸管VT构成回路;所述晶闸管VT的门极依次经触发二极管VD、电阻R2、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W后与所述晶闸管VT的阳极电连接,在所述电阻R1上并联有加热开关K;所述电容C一端与所述晶闸管VT的阴极电连接,所述触发二极管VD和电阻R2的公共端与所述电容C的另一端电连接。
[0003]该电路仅具有加热和保温功能,目前需要对电加热锅进行功能升级,需要使该电路具备煮粥功能,即在原有的电路中增加功率自动调整电路,从而实现煮粥时不糊锅、不溢锅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需求,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热锅的加热电路,目的在于设置功率自动调整电路,实现电热锅的煮粥功能,并保证煮粥时不糊锅、不溢锅。
[0005]一种电热锅的加热电路,包括晶闸管VT和电热元件,所述晶闸管VT的阳极与电源电连接,所述晶闸管VT的阴极经所述电热元件后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电源、晶闸管VT和电热元件构成供电回路;所述晶闸管VT的门极依次经触发二极管VD、电阻R2、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W后与所述晶闸管VT的阳极电连接,所述触发二极管VD、电阻R2、电阻R1、滑动变阻器W和电源构成功率控制电路,所述触发二极管VD和电阻R2的公共端经电容C1后与所述晶闸管VT的阴极电连接,在所述功率控制电路上串联有第一温控器K1和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t,所述第一温控器K1的设定值在160℃至185℃之间,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t与电阻R2相邻,在所述功率控制电路上并联有用于短路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t和电阻R2的加热开关K2。
[000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加热时,接通加热开关K2,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t和电阻R2被短路,调整滑动变阻器W后改变功率控制电路中的电阻值,从而调整电热元件的功率;当需要煮粥时,将加热开关K2打开,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t和电阻R2接入功率控制电路中,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t的电阻随加热盘的温度升高而升高,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t的电阻升高到一定值后,电热元件的加热功率随之降低而使加热盘降温,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t的电阻随加热盘的温度降低而降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t的电阻降低到一定值后,电热元件的加热功率随之升高而使加热盘升温,如此,将电热元件的功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电热锅煮粥时出现溢锅的情况,其中,电热元件设置在加热盘内用于对加热盘加热;饭快熟的时候,由于饭变粘稠,加热盘升温到185℃
°
后,饭特别易糊锅,故,第一温控器K1在加热盘升温到易糊锅的温度后,第一温控器K1断开电热元件的电源,使得加热盘得以降温,避免
加热盘出现糊锅。另外,如果平时做比较粘稠的饭,则将第一温控器K1的设定值为160℃,不易糊锅。
[0007]经过多次试验,将电热元件的功率控制在700瓦~1000瓦的范围内时,加热盘的温度煮饭最合适,进一步:所述电阻R1和电阻R2的总电阻在200kΩ~250kΩ之间。
[0008]当加热开关K2接通时通过滑动变阻器直接操作晶闸管VT而控制电热元件的功率,之前电阻R1的电阻值常设置为0.1kΩ~0.2kΩ之间,易使得电热元件功率过大而损坏,或者直接损坏晶闸管VT,进一步:所述电阻R1的电阻值为27kΩ~35kΩ。电阻R1小于27kΩ时,电热元件功率易过大而损坏;电阻R1大于35kΩ时,电热元件功率易过小而影响对加热盘的加热效果。
[0009]现电热元件对加热盘加热时,加热盘易发出“呲呲呲”的加热噪声,为减小加热噪音,进一步:在所述晶闸管VT的阳极和阴极之间并联由电阻R3和电容C2串联形成的降噪电路。
[0010]为使降噪电路具有最佳的降噪效果,进一步:所述电阻R3的电阻值在100Ω~150Ω范围内,所述电容C2的电容值在0.1uf~0.2uf范围内。
[0011]为方便控制加热电路,进一步:在所述功率控制电路上串联有定时开关K3。
[0012]为保证加热电路的安全性,进一步:在所述电源和晶闸管VT之间串联有保险丝和第二温控器K4,所述第二温控器K4的设定值为400℃。
[0013]为便于对电路板进行散热,进一步:在所述电热元件上并联有风扇电路,所述风扇电路包括风扇,所述风扇的正极与二极管D1的负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经RC阻尼电路后与所述电热元件的正极相连,所述风扇的负极与所述电热元件的负极电连接;在所述风扇上并联有电解电容C3,所述风扇的负极还与二极管D2的正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电连接。
[0014]为便于直观的观察电热元件的功率输入情况,进一步:在所述电热元件上并联有加热指示灯D4,电热元件的功率高,则加热指示灯D4的亮度大;电热元件的功率低,则加热指示灯D4的亮度小。
[0015]为防止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t设置的位置太靠近电热元件,而使得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t的电阻电阻变成无限大,使得功率控制电路开路,影响做饭时间,进一步:在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t上并联有电阻R5。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功率控制电路上串联有第一温控器K1和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t,使得电热元件的功率在设定的范围内波动并限定电热锅的最高温度,从而保证电热锅煮粥时不溢锅,不糊锅。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
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实例中的左、中、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0019]一种电热锅的加热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晶闸管VT和电热元件X1,所述晶闸管VT的阳极与电源电连接,所述晶闸管VT的阴极经所述电热元件X1后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电源、晶闸管VT和电热元件X1构成供电回路;所述晶闸管VT的门极依次经触发二极管VD、电阻R2、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W后与所述晶闸管VT的阳极电连接,所述触发二极管VD、电阻R2、电阻R1、滑动变阻器W和电源构成功率控制电路,所述触发二极管VD和电阻R2的公共端经电容C1后与所述晶闸管VT的阴极电连接,在所述功率控制电路上串联有第一温控器K1和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t,所述第一温控器K1的设定值在160℃至185℃之间,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t与电阻R2相邻,在所述功率控制电路上并联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锅的加热电路,包括晶闸管VT和电热元件,所述晶闸管VT的阳极与电源电连接,所述晶闸管VT的阴极经所述电热元件后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电源、晶闸管VT和电热元件构成供电回路;所述晶闸管VT的门极依次经触发二极管VD、电阻R2、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W后与所述晶闸管VT的阳极电连接,所述触发二极管VD、电阻R2、电阻R1、滑动变阻器W和电源构成功率控制电路,所述触发二极管VD和电阻R2的公共端经电容C1后与所述晶闸管VT的阴极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功率控制电路上串联有第一温控器K1和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t,所述第一温控器K1的设定值在160℃至185℃之间,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t与电阻R2相邻,在所述功率控制电路上并联有用于短路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t和电阻R2的加热开关K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锅的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1和电阻R2的总电阻在200kΩ~250kΩ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热锅的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1的电阻值为27kΩ~35k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锅的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晶闸管VT的阳极和阴极之间并联由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胜李锋李庆邵华美韩宁宁
申请(专利权)人:封丘县国润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