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永祥专利>正文

一种柱塞泵的润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5008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柱塞泵的润滑结构,包括有柱塞泵泵体,所述泵体下部的吸油孔外设置有储油罐,储油罐具有注油口,储油罐罐体上设置有与吸油孔对应的通孔,润滑毡圈吸油部依次穿过泵体下部吸油孔、储油罐通孔后伸入到储油罐中,一次加油就能供多个润滑毡圈利用其吸油特性浸透润滑毡圈整个环状圈,而不必在按个在每个注油孔上进行加注,改进结构后加油简单方便并同样起到润滑的作用。方便并同样起到润滑的作用。方便并同样起到润滑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柱塞泵的润滑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液压泵
,涉及一种柱塞泵,具体是指一种柱塞泵的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柱塞泵是液压系统的一个重要装置,它依靠柱塞在缸体中往复运动,使密封工作容腔的容积发生变化来实现吸油、压油,柱塞泵具有额定压力高、结构紧凑、效率高和流量调节方便等优点。柱塞泵广泛应用于高压、大流量和流量需要调节的场合,诸如液压机、农业机械和植保机械等多个领域。
[0003]为保证柱塞在长期额定高速下能往复运动,需要对柱塞进行润滑,最早的柱塞润滑介质采用黄油,在实际中,由于柱塞的往复运动剧烈,黄油消耗很快,会产生干磨,影响设备寿命。为替换掉黄油作为润滑介质,中国专利CN10719136B提出一种解决方案,在泵体上部设置有注油孔、定位在泵体内且套设在柱塞上的润滑毡圈和设置在泵体下部的漏油孔,漏油孔下方设置有与漏油孔相通的储油槽。当润滑油从注油孔注入后,润滑油从注油孔中流入到润滑毡圈上浸透后,多余的润滑油沿润滑毡圈吸油部的导向下流入储油槽中。当润滑毡圈上的润滑油被消耗处于非饱和状态时,吸油部能够从储油槽中吸收润滑油回到到润滑毡圈本体上,从而保证了润滑毡圈对柱塞的持久润滑。
[0004]但是上述方案存在如下不足:1、泵体上部的注油孔是敞开式结构,注油孔的口部容易堆积一些污垢后导致堵塞住孔口。再一次加注润滑油需要清理孔口,清理中也容易不小心将污垢进入孔口内;2、注油孔通常都是小口径,用滴管来加注,在加注过程中,孔口如有污垢,润滑油注入缓慢并且容易溢出口部,损失润滑油,而且注入进去的量也不好把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方案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柱塞泵,将原有泵体上部的注油孔取消掉,采用更为方便的加油结构,实现不易漏油,能够实现一次加油对柱塞进行持久润滑。
[0006]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柱塞泵的润滑结构,包括有柱塞泵泵体、位于泵体内的柱塞、定位在泵体内且套设在柱塞上的润滑毡圈、设置在泵体下部的吸油孔,润滑毡圈为环状圈并径向延伸出一吸油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下部的吸油孔外设置有储油罐,所述的储油罐罐体外侧设置有与泵体连接用的连接部,储油罐具有注油口,储油罐罐体上设置有与吸油孔对应的通孔,润滑毡圈吸油部依次穿过泵体下部吸油孔、储油罐通孔后伸入到储油罐中。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储油罐采用透明或半透明材质,从外部可见储油罐中的油量多少。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润滑毡圈其吸油部和环状圈一体成型都采用吸油材质,为羊毛毡、棉或者木浆纤维。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储油罐注油口设有盖子或柔性开口阀片。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取消掉原有泵体上部的注油孔,将在泵体下部用于接收多余润滑油的储油槽变成一独立结构的储油罐,储油罐外置在泵体下部,对储油罐进行一次加油就能供多个润滑毡圈吸油,进而浸透润滑毡圈整个环状圈,对柱塞起到润滑作用。2、改进结构后加油简单方便泵体上部不必再加工设置有加油孔,节省了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柱塞泵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柱塞泵俯视方向示意图;
[0014]图3为图2中A

A方向剖视图;
[0015]图4为图2中B

B方向剖视图;
[0016]图5为柱塞泵润滑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柱塞泵润滑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

6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柱塞泵包括有泵体1以及内置在泵体中的柱塞2。泵体1包括有曲轴箱体11和固连在曲轴箱体11上的缸体12,柱塞2的一端位于缸体12内,柱塞2的另一端位于曲轴箱体11内。本技术涉及到的润滑结构包括定位在泵体1内且套设在柱塞2上的润滑毡圈3、设置在泵体1下部的吸油孔13,润滑毡圈3为环状圈并径向延伸出一吸油部31,所述泵体1下部的吸油孔13外设置有储油罐4,储油罐4具有注油口41,储油罐4罐体上设置有与吸油孔13对应的通孔42,润滑毡圈3吸油部31依次穿过泵体下部吸油孔13、储油罐通孔42后伸入到储油罐4中。
[0020]如图5、6所示,为本技术润滑结构分解示意,所述的储油罐4罐体外侧设置有与泵体1连接用的连接部43,通过可拆卸方式安装在泵体1下部。在本实施例中,储油罐4的注油口设有盖子44。或者也可设置有柔性材质的开口阀片,便于滴管完成后能自动关闭注油口。所述的储油罐4采用透明或半透明材质,从外部可见储油罐中的油量多少。所述的润滑毡圈3为环状圈并延伸出一吸油部31,其吸油部31和环状圈一体成型都采用吸油材质,为羊毛毡、棉或者木浆纤维。
[0021]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储油罐4罐体上的通孔42理解为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通孔数量,在本实施里中每个通孔42对应相应的吸油孔13。润滑毡圈3的形状理解不仅仅限定在本说明说明附图公开的圆环状,盖润滑毡圈3呈环状可以理解为由两个半环合在一起形成的包裹在柱塞2外圆周面上的环状结构或者其他包裹在柱塞外周圆上所形成环状形状的广义延伸理解;同时对于延伸出的一吸油部31的形状理解也不仅仅限定在本说明书附图说公开的直条状,吸油部31还可以理解为远离润滑毡圈4向外延伸的弯曲条状或不规则的有向外延伸趋势的异性形状等。
[0022]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作举例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凡是依据本实用新
型的技术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柱塞泵的润滑结构,包括有柱塞泵泵体、位于泵体内的柱塞、定位在泵体内且套设在柱塞上的润滑毡圈、设置在泵体下部的吸油孔,润滑毡圈为环状圈并径向延伸出一吸油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下部的吸油孔外设置有储油罐,所述的储油罐罐体外侧设置有与泵体连接用的连接部,用于安装在泵体下部,储油罐具有注油口,储油罐罐体上设置有与吸油孔对应的通孔,润滑毡圈吸油部依次穿过泵体下部吸油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永祥
申请(专利权)人:邱永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