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拔集合管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4495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拔集合管生产装置,包括拉杆、液压缸、管料、拔制胎具和加热装置;管料上设置有若干个成型支管的开孔;拔制胎具包括内胎和外胎,内胎设置在管料内部,内胎中心设置有与拉杆相适配的通孔,管料下方设置有平台,外胎固定连接在平台上;平台下方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与平台通过底座连接,液压缸内设置有拉杆,拉杆与液压缸和内胎滑动设置,液压缸的下方设置有将液压缸与拉杆锁紧的下卡块,内胎上方设置有将内胎和拉杆锁紧的上卡块,管料一侧设置有局部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地拔集合管生产装置,能够解决加热效率低,提高支管成型性的问题。提高支管成型性的问题。提高支管成型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拔集合管生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集合管
,尤其是涉及一种地拔集合管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管道加工领域中,集合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一根管坯上,拔制出多个支口,并且这些支口可满足不同的需求。传统集合管在加工支口时一般采用向上拔出的工艺,并且集合管向上拔制工艺是整体加热,加热效率比较低,容易造成能源浪费;并且因加热变形影响集合管质量,生产效率比较低,同时也会影响支管的成型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拔集合管生产装置,解决加热效率低,提高支管成型性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拔集合管生产装置,包括拉杆、液压缸、管料、拔制胎具和加热装置;管料上设置有若干个成型支管的开孔;拔制胎具包括内胎和外胎,内胎设置在管料内部,内胎中心设置有与拉杆相适配的通孔,管料下方设置有平台,外胎固定连接在平台上;平台下方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与平台通过底座连接,液压缸内设置有拉杆,拉杆与液压缸和内胎滑动设置,液压缸的下方设置有将液压缸与拉杆锁紧的下卡块,内胎上方设置有将内胎和拉杆锁紧的上卡块,管料一侧设置有局部加热装置。
[0005]优选的,所述液压缸为空心液压缸,拉杆位于液压缸的空心内与液压缸同轴设置。
[0006]优选的,所述拉杆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凹槽,上卡块和下卡块均设置有条形缺口,上卡块和下卡块分别卡设在拉杆上部和拉杆下部的凹槽内。
[0007]优选的,所述外胎的数量为两个,并相对焊接在平台上表面,两个外胎间距比支管外径大5mm

15mm;外胎的顶部为与管料侧面相适配的弧面,外胎相对的侧面上部与外胎顶部连接处设置为弧形,弧形半径为5mm

20mm。
[0008]优选的,所述平台下方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与平台固定连接,支撑柱设置在安装槽内。
[0009]优选的,所述开孔为长圆孔,长圆孔的长轴平行于管料轴线,支管开孔尺寸为长轴:支管外径

2*支管高度

(10mm

20mm);管料与支管的外径相等时,短轴尺寸为:长轴尺寸/2

(10mm

20mm);管料与支管的外径不相等时,短轴尺寸为:长轴尺寸/2+(10mm

20mm)。
[0010]优选的,所述局部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圈、加热圈支架和中频控制箱,加热圈通过加热圈支架与中频控制箱相连,加热圈为采用铜管缠绕而成的与管料的外表面弧度相适配的弧形的盘形结构,加热圈宽度不小于支管公称外径的1.5倍。
[0011]优选的,集合管的长度不超过3000mm。
[0012]上述地拔集合管生产装置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S1、根据图纸要求,对管料进行放线,先分别画出0
°
、90
°
、180
°
、270
°
位置的基准线,然后根据图纸画出拔口的中心线;
[0014]S2、进行开孔,开孔形状为长圆孔,长圆孔的长轴平行于管料轴线,支管开孔尺寸为长轴:支管外径

2*支管高度

(10mm

20mm);管料与支管的外径相等时,短轴尺寸为:长轴尺寸/2

(10mm

20mm);管料与支管的外径不相等时,短轴尺寸为:长轴尺寸/2+(10mm

20mm);
[0015]S3、将液压缸的底座固定在平台上,平台固定在支撑柱上,支撑柱设置在安装槽内,平台的下表面齐平或高于地面,外胎固定在平台上表面,拉杆穿过液压缸、底座、平台和外胎,下卡块卡设在拉杆下部的凹槽内,固定拉杆和液压缸;
[0016]S4、将开好孔的管料用天车吊起,开孔位置朝正下方,通过加热圈支架调整好加热圈凹弧位置,将加热圈覆盖到管料的开孔位置;
[0017]S5、启动中频控制箱,加热到合适温度后,停止加热,将管料的开孔位置通过划线标识放置在外胎的合适位置,拉杆穿过开孔,然后将内胎穿过拉杆,上卡块卡设在拉杆上部的凹槽内,固定拉杆和内胎;
[0018]S6、启动液压缸,在下卡块的作用下带动拉杆,拉杆带动内胎向下移动,从而拔出支管;
[0019]S7、重复步骤S3

S6,进行下一个开孔的拔制。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碳素钢的加热温度为750

850℃,低合金钢的加热温度为800

900℃,合金钢的加热温度为900

1000℃,不锈钢的加热温度为950

1150℃。
[002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地拔集合管生产装置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22]1、本技术采用中频加热圈对开孔处进行局部加热,加热圈为采用铜管缠绕而成的与管料的外表面弧度相适配的弧形的盘形结构,加热圈宽度不小于支管公称外径的1.5倍,有利于提高加热效率;
[0023]2、本技术采用向下拔制的方式,在重力的作用下,有利于支管的成型。
[0024]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一种地拔集合管生产装置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一种地拔集合管生产装置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一种地拔集合管生产装置实施例的下卡块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一种地拔集合管生产装置实施例的上卡块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一种地拔集合管生产装置实施例的内胎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技术一种地拔集合管生产装置实施例的外胎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本技术一种地拔集合管生产装置实施例的外胎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
[0033]1、下卡块;2、拉杆;3、液压缸;4、底座;5、外胎;6、内胎;7、上卡块;8、管料;9、支撑柱;10、平台;11、安装槽;12、加热圈;13、加热圈支架;14、中频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35]除非另外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
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拔集合管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杆、液压缸、管料、拔制胎具和加热装置;管料上设置有若干个成型支管的开孔;拔制胎具包括内胎和外胎,内胎设置在管料内部,内胎中心设置有与拉杆相适配的通孔,管料下方设置有平台,外胎固定连接在平台上;平台下方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与平台通过底座连接,液压缸内设置有拉杆,拉杆与液压缸和内胎滑动设置,液压缸的下方设置有将液压缸与拉杆锁紧的下卡块,内胎上方设置有将内胎和拉杆锁紧的上卡块,管料一侧设置有局部加热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拔集合管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为空心液压缸,拉杆位于液压缸的空心内与液压缸同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拔集合管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凹槽,上卡块和下卡块均设置有条形缺口,上卡块和下卡块分别卡设在拉杆上部和拉杆下部的凹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拔集合管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胎的数量为两个,并相对焊接在平台上表面,两个外胎间距比支管外径大5mm

15mm;外胎的顶部为与管料侧面相适配的弧面,外胎相对的侧面上部与外胎顶部连接处设置为弧形,弧形半径为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建涛赵伟星赵健涛张艳艳霍秀丽张学良张宁宁张军赵健波李壮毕国林张志飞高海华李爱青靳菲赵东辉张真真王淑云王倩苏凤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汇中管道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