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防病促生的木霉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4454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0:03
一株防病促生的木霉及其应用,涉及一株菌株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防病促生的木霉,其为木霉(Trichoderma sp.)MH,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084。本发明专利技术木霉(Trichoderma sp.)MH菌株生长迅速、产孢量大,对天麻曲霉病(Aspergillus flavus)、苍术根腐病(Fusarium oxysporum)和细辛叶斑病(Alternaria tenuissima)多种药用植物病原真菌有竞争抑制作用;同时木霉(Trichoderma sp.)MH能够产生吲哚乙酸、嗜铁素和蛋白酶等生防活性物质,以及提高药用植物种子萌发。及提高药用植物种子萌发。及提高药用植物种子萌发。

A Trichoderma strain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growth promo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防病促生的木霉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株菌株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天麻、苍术和细辛作为东北主要道地药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天麻曲霉病会干扰蜜环菌的生长,侵染天麻块茎,引发天麻病害。苍术根腐病是苍术生长期较为普遍发生的一种系统侵染的土传病害。细辛叶斑病会侵染叶片并逐渐扩大,切断输导组织,造成根部腐烂枯萎。目前控制天麻霉菌病害、苍术根腐病和细辛叶斑病的主要方法仍是以化学农药为主,但化学农药存在着农药残留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防治天麻曲霉病、苍术根腐病、细辛叶斑病,并避免因使用化学农药而存在的农药残留隐患;本专利技术提供一株防病促生的木霉及其应用。
[0004]本专利技术防病促生的木霉,其为木霉(Trichoderma sp.)MH,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084。
[0005]本专利技术防病促生的木霉在药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0006]进一步的,所述药用植物为天麻、苍术和细辛。
[0007]进一步的,防病促生的木霉用于防治天麻曲霉病。
[0008]进一步的,防病促生的木霉用于防治苍术根腐病。
[0009]进一步的,防病促生的木霉用于防治细辛叶斑病。
[0010]本专利技术防病促生的木霉在药用植物促生中的应用。
[0011]进一步的,所述药用植物为板蓝根。
[0012]本专利技术木霉(Trichoderma sp.)MH菌株生长迅速、产孢量大,对天麻曲霉病(Aspergillus flavus)、苍术根腐病(Fusarium oxysporum)和细辛叶斑病(Alternaria tenuissima)多种药用植物病原真菌有竞争抑制作用;同时木霉(Trichoderma sp.)MH能够产生吲哚乙酸、嗜铁素和蛋白酶等生防活性物质,以及提高药用植物种子萌发。
[0013]本专利技术木霉(Trichoderma sp.)MH菌株菌落深厚、致密,生长迅速;培养1~3天左右为白色,4~5天左右转为绿色,背面呈浅绿色,孢子梗致密丛束状;分生孢子梗直立分枝,分枝较多呈轮状排列。显微镜下观察,菌丝较细长,有隔膜;分生孢子呈圆球形表面光滑,单孢,靠粘液在小梗上聚集成球状。
[0014]木霉(Trichoderma sp.)MH为木霉菌,属于木霉属(Trichoderma);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是2022年2月24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084。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木霉(Trichoderma sp.)MH在PDA平板上培养的菌落形态观察图,其中图1左
侧图为培养1~3天的菌落形态观察图,图1右侧图为培养4~5天的菌落形态观察图;
[0016]图2为木霉(Trichoderma sp.)MH显微镜下菌株形态观察图;
[0017]图3是由木霉(Trichoderma sp.)MH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0018]图4为木霉(Trichoderma sp.)MH与天麻曲霉病的拮抗效果图,图4左侧图为对照实验图,图4右侧图为对峙培养实验图;
[0019]图5为木霉(Trichoderma sp.)MH菌株与苍术根腐病的拮抗效果图,图5左侧图为对照实验图,图5右侧图为对峙培养实验图;
[0020]图6为木霉(Trichoderma sp.)MH菌株与细辛叶斑病的拮抗效果图,图6左侧图为对照实验图,图6右侧图为对峙培养实验图;
[0021]图7为木霉(Trichoderma sp.)MH发酵液对天麻曲霉病的抑制效果图,图7左侧图为对照实验图,图7中间图为木霉(Trichoderma sp.)MH发酵液实验图,图7右侧图为多菌灵实验图;
[0022]图8为木霉(Trichoderma sp.)MH发酵液对苍术根腐病的抑制效果图,图8左侧图为对照实验图,图8中间图为木霉(Trichoderma sp.)MH发酵液实验图,图8右侧图为恶霉灵实验图;
[0023]图9为木霉(Trichoderma sp.)MH发酵液对细辛叶斑病的抑制效果图,图9左侧图为对照实验图,图9中间图为木霉(Trichoderma sp.)MH发酵液实验图,图9右侧图为代森锰锌实验图;
[0024]图10为木霉(Trichoderma sp.)MH发酵液和多菌灵对天麻曲霉病抑制效果的对比图;
[0025]图11为木霉(Trichoderma sp.)MH发酵液和恶霉灵对苍术根腐病抑制效果的对比图;
[0026]图12为木霉(Trichoderma sp.)MH发酵液和代森锰锌对细辛叶斑病抑制效果的对比图;
[0027]图13为木霉(Trichoderma sp.)MH不同发酵液浓度对板蓝根种子萌发的影响图,其中CK:无菌水、YY:原液、10
‑2、10
‑4、10
‑6;
[0028]图14为木霉(Trichoderma sp.)MH产IAA含量时间柱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1]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防病促生的木霉,其为木霉(Trichoderma sp.)MH,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084。
[0032]菌株筛选:采用平板稀释涂布法,称取来源于2021年6月从吉林通化的天麻根际土样10g置于90ml无菌水中,120rpm、30min后静置,取上清液进行10倍浓度梯度稀释。分别取
10
‑1、10
‑2、10
‑3浓度的稀释液各100μL,每个梯度涂布3个PDA培养基平板上;然后倒置于28℃培养箱中培养3~7天,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采用灭菌的接种针将疑似木霉菌株挑出,置于新的PDA培养基中28℃培养箱中培养;待菌落长至适当大小时,刮取适量纯化,之后置于4℃冰箱中保存。
[0033]选取纯化菌株进行鉴定,其中编号为MH的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的菌落深厚、致密,生长迅速;培养1~3天左右为白色,4~5天左右转为绿色,背面呈浅绿色,孢子梗致密丛束状;分生孢子梗直立分枝,分枝较多呈轮状排列(如图1所示)。显微镜下观察,菌丝较细长,有隔膜;分生孢子呈圆球形表面光滑,单孢,靠粘液在小梗上聚集成球状(如图2所示)。
[0034]DNA提取与序列分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防病促生的木霉,其为木霉(Trichoderma sp.)MH,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084。2.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病促生的木霉在药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用植物为天麻、苍术和细辛。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守杨田春杰吉丽姚宗沐张加凡张亨飞叶力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