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容器内壁清洗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4412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容器内壁清洗架,包括支座,其顶面为水平承载面;支架,架设于支座上,支架的内侧为位于水平承载面上的操作空间;升降部,为多组,升降端朝上的间隔排布于操作空间内的水平承载面上;支固部,为多组,一一对应的设置于升降部的升降端上;清洗部,为多组,清洗端朝下的间隔排布于支架上、并与支固部一一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轻松完成对固定在支固部上的待清洗实验容器的内壁进行清洗,实现自动清洗实验容器的内壁,解放人力、减轻劳动强度;还能够根据实验容器的内壁形状自动伸长或缩短,轻松适应不同形状的实验容器,尤其适于形状特殊的实验容器,确保各种实验容器的内壁均能刷洗干净,保证清洗效果。保证清洗效果。保证清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验容器内壁清洗架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医药基础实验
,尤其是涉及一种实验容器内壁清洗架。

技术介绍

[0002]在生物、医药等基础实验中,经常需要配置各种试剂,试剂配置时通常要用到量筒、量杯、烧瓶等实验容器;试剂配置完毕后还需要对上述实验容器进行清洗,以便于下次使用。
[0003]目前,清洗实验容器多是通过试管刷对容器内壁进行手动刷洗,但是试管刷的长度往往相对固定,一般在10

15cm,而量筒的高度为30cm左右,手动握持试管刷进行刷洗时,很难清洗到量筒底部,或是手部伸入量筒内极易导致污染;另外,对应一些形状特殊的实验容器,如:锥形瓶、烧瓶等,由于其形状不是圆柱体,而是口部有缩窄、下部形状特殊,因此对于此类实验容器,试管刷刷洗就更为不便,导致容器内壁难以彻底清洗干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容器内壁清洗架。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所述的实验容器内壁清洗架,包括:
[0007]支座,其顶面为水平承载面;
[0008]支架,架设于所述支座上,所述支架的内侧为位于所述水平承载面上的操作空间;
[0009]升降部,为多组,升降端朝上的间隔排布于所述操作空间内的水平承载面上;
[0010]支固部,为多组,一一对应的设置于所述升降部的升降端上,用于支撑并固定待清洗实验容器;及
[0011]清洗部,为多组,清洗端朝下的间隔排布于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支固部一一对应,用于配合支固部清洗固定在支固部上的所述待清洗实验容器的内壁。
[0012]进一步的,所述支座的底面上贴附有防滑垫层。
[0013]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由一对立杆、和水平架设于两所述立杆上端的水平横撑构成门字形结构,支架的宽度与所述支座宽度保持一致。
[0014]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部沿所述水平横撑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两组,每组升降部均由一垂直设置于所述水平承载面上的电动伸缩杆构成。
[0015]进一步的,所述支固部为两组,每组所述支固部均包括一垂直固定于所述电动伸缩杆上端的水平托板,所述水平托板的顶面为用于承托所述待清洗实验容器的水平承托面,在所述水平承托面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待清洗实验容器的夹持组件。
[0016]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水平托板顶面上的一对相互平行的滑道,所述滑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水平托板的宽度方向一致,滑道上沿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一对夹持板,滑道内设置有顶推两所述夹持板向滑道中心滑动的顶推弹簧。
[0017]进一步的,所述清洗部为与所述支固部一一对应的两组,每组清洗部均包括一设置于所述水平横撑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朝下穿出水平横撑外,所述驱动轴的下端固连有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靠近下沿处穿套有一对矩形环,两所述矩形环沿所述连接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两矩形环上分别套装有一用于向远离连接板的方向顶撑的顶撑弹簧,两所述顶撑弹簧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的左右两侧,位于顶撑弹簧以外的矩形环上套装有用于刷洗所述待清洗实验容器内壁的刷毛套。
[0018]进一步的,围成所述矩形环的两横杆段为伸缩套管,所述顶撑弹簧具有压缩至所述伸缩套管收缩状态长度二分之一的压缩姿态,和伸展至与伸缩套管拉伸状态长度一致的伸展姿态。
[0019]进一步的,所述刷毛套由一矩形结构的柔性垫、和均布于所述柔性垫一侧面上的软毛构成。
[0020]进一步的,在所述柔性垫的两长边处设置有相互适配粘合的魔术粘。
[0021]本技术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在支架上与支固部相对应的清洗部,从而轻松完成对固定在支固部上的待清洗实验容器的内壁进行清洗,实现自动清洗实验容器的内壁,解放人力、减轻劳动强度;同时,配合设置在支座上的升降部,能够轻松升、降支固部上的待清洗实验容器,确保能够清洗到每种实验容器的底部;另外,由驱动电机、驱动轴、连接板、矩形环、顶撑弹簧和刷毛套构成的清洗部,还能够根据实验容器的内壁形状自动伸长或缩短,轻松适应不同形状的实验容器,尤其适于形状特殊的实验容器,确保各种实验容器的内壁均能刷洗干净,保证清洗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图1中支固部的俯视放大图。
[0024]图3是图1中清洗部的放大图。
[0025]图4是图3的俯视图(隐去驱动电机及刷毛套)。
[0026]图5是图3中矩形环伸入待清洗实验容器时的示意图(隐去刷毛套)。
[0027]图6是图3中刷毛套的展开图。
[0028]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1]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实验容器内壁清洗架,包括支座1、支架2、升降部、支固部及清洗部。
[0032]其中,支座1的顶面为水平承载面3,为使支座1在放置时更加稳固,还可在支座1的底面上贴附一层防滑垫层4;支架2架设于支座1上,支架2的内侧为位于水平承载面3上的操作空间5;升降部为多组,每组升降部均升降端朝上的间隔排布于操作空间5内的水平承载面3上;支固部为与升降部数量相同的多组,一一对应的设置于升降部的升降端上,用于支撑并固定待清洗实验容器6;清洗部为与支固部数量相同的多组,每组清洗部均清洗端朝下的间隔排布于支架2上,并且清洗部应与支固部一一对应,用于配合支固部清洗固定在支固部上的待清洗实验容器6的内壁。
[0033]具体的,支架2由一对立杆2.1、和水平架设于两立杆2.1上端的水平横撑2.2构成门字形结构,支架2的宽度与支座1宽度(即图1中支座1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保持一致。
[0034]升降部沿水平横撑2.2的长度方向(即支座1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两组,每组升降部均由一垂直设置于水平承载面3上的电动伸缩杆7构成,驱动电动伸缩杆7升降的升降驱动键及电源总开关应设置在支座1的前侧面上。
[0035]对应的,支固部也为两组,每组支固部均包括一垂直固定于电动伸缩杆7上端的水平托板8,水平托板8的顶面为用于承托待清洗实验容器6的水平承托面,在水平托板8的水平承托面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待清洗实验容器6的夹持组件;如图2所示,夹持组件包括开设于水平托板8的顶面上的一对相互平行的滑道9,滑道9的长度方向与水平托板8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容器内壁清洗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其顶面为水平承载面;支架,架设于所述支座上,所述支架的内侧为位于所述水平承载面上的操作空间;升降部,为多组,升降端朝上的间隔排布于所述操作空间内的水平承载面上;支固部,为多组,一一对应的设置于所述升降部的升降端上,用于支撑并固定待清洗实验容器;及清洗部,为多组,清洗端朝下的间隔排布于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支固部一一对应,用于配合支固部清洗固定在支固部上的所述待清洗实验容器的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容器内壁清洗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的底面上贴附有防滑垫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容器内壁清洗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由一对立杆、和水平架设于两所述立杆上端的水平横撑构成门字形结构,支架的宽度与所述支座宽度保持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验容器内壁清洗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沿所述水平横撑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两组,每组升降部均由一垂直设置于所述水平承载面上的电动伸缩杆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验容器内壁清洗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固部为两组,每组所述支固部均包括一垂直固定于所述电动伸缩杆上端的水平托板,所述水平托板的顶面为用于承托所述待清洗实验容器的水平承托面,在所述水平承托面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待清洗实验容器的夹持组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验容器内壁清洗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正燚顾心雨李兰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