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4237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09:33
本申请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有处理池,所述处理池的内部水平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处理池分隔成位于上方的好氧区以及位于下方的缺氧区,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开启结构,通过所述开启结构能够将所述缺氧区和所述好氧区相对连通,所述缺氧区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动态膜,所述动态膜的内部设置有排水结构。本申请具有节省处理设备的占地面积,提高整体的空间利用效果。空间利用效果。空间利用效果。

A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环保污水处理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AO工艺也叫缺氧好氧工艺法,其中A是缺氧段,主要用于脱氮;O是好氧段。它不仅能去除污水中的BOD5、CODcr,而且能有效的去除污水中的氮化合物。
[0003]在处理流程的过程中,一般是先将污水排放进入到缺氧池的内部,然后通入到好氧池的内部,通过缺氧段和好氧段对污水进行过滤。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创建一个好氧池和一个厌氧池,整体的占地面积较大,对处理场地的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节省处理设备的占地面积,提高整体的空间利用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有处理池,所述处理池的内部水平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处理池分隔成位于上方的好氧区以及位于下方的缺氧区,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开启结构,通过所述开启结构能够将所述缺氧区和所述好氧区相对连通,所述缺氧区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动态膜,所述动态膜的内部设置有排水结构。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污水注入到缺氧区的内部,在其中进行有机物水解和反硝化反应,在通过开启结构将缺氧区和好氧区相对连通,且污水一直通入到缺氧区的内部,将位于缺氧区内部的污水挤入到好氧区的内部,位于好氧区内部的污水进行有机物降解和硝化反应,进而通过动态膜对污水进行过滤,节省处理设备的占地面积,提高整体的空间利用效果。
[0008]可选的,所述开启结构包括有开启板,所述隔板上竖直开设有开启孔,所述开启板位于所述开启孔的内部,且所述开启板与所述隔板转动相连,所述隔板上水平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开启板固定连接,且所述转轴与所述隔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调节结构。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结构带动转轴转动,进而转轴带动开启板转动,从而将隔板的开启孔露出,便于位于下方缺氧区内部的污水进入到好氧区的内部。
[0010]可选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有竖直设置的供气管,所述供气管上同轴转动连接有调节管,所述供气管靠近所述转轴的一端水平设置有第一气管,所述调节管的侧壁水平开设有第一调节孔,当所述调节管转动时,所述第一调节孔能够与所述第一气管相对,所述第一气管上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转轴的侧壁相对于所述气囊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驱动板,所述气囊的内部充气后,所述气囊能够推动所述驱动板翻转,所述转轴靠近所述气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配重块。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管的第一调节孔与第一气管相对,进而位于调节管内部的气体能够进入到第一气管的内部,从而位于第一气管内部的气体能够进入到气囊的内部,进而气囊推动驱动板转动,驱动板带动转轴转动,且当调节管转动后,第一气管的内部与调节管的内部相错,通过配重块带动驱动板转动,进而带动转轴反向转动,带动开启板将开启孔遮蔽。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一供气管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缺氧曝气管,所述缺氧曝气管的底端伸入到所述缺氧区,所述调节管的侧壁开设有第二调节孔,当所述调节管转动时,所述第二调节孔与所述缺氧曝气管相对,且当所述调节管转动时,所述第一调节孔也能够与所述缺氧曝气管相对,所述调节管上设置有驱动所述调节管转动的驱动结构。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调节孔或第二调节孔与缺氧曝气管相对时,位于调节管内部的气体进入到缺氧曝气管的内部,通过缺氧曝气管对位于缺氧区内部的污水进行曝气。
[0014]可选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有同轴固定连接在所述调节管上的齿圈,所述齿圈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下方设置有驱动所述齿轮转动的驱动件。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件带动齿轮转动,进而齿轮带动齿圈转动,从而齿圈带动调节管转动,调整调节管的第一调节孔和第二调节孔转动的角度。
[0016]可选的,所述好氧区的内部设置有好氧曝气管,所述好氧区的内部竖直固定连接有循环板,所述好氧曝气管位于所述循环板的一侧。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好氧曝气管向处理池内曝出大量气体提高水环境的氧气含量,同时在循环板的作用下在好氧区内形成环形水循环,带动水流在动态膜结构表面循环拂动,丰富的氧气浓度为好氧区活性污泥增殖提供前提,好氧区内污泥浓度大大提高,一部分悬浮游离在水中,一部分附着在好氧区填料中,同时游离的活性污泥聚集在动态膜支撑材料表面, 逐渐形成具有过滤和净化双重作用的动态膜层。
[0018]可选的,所述动态膜的外侧壁底端固定连接有再生曝气管,所述再生曝气管能够为所述动态膜的外侧壁进行曝气清洗。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位于再生曝气管的内部进行曝气,进而通过曝气对动态膜的外侧侧壁进行清理,提高动态膜对污水处理的效果。
[0020]可选的,所述排水结构包括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溢流管和第二溢流管,所述第二溢流管位于所述第一溢流管的下方,所述第一溢流管上设置有控制所述第一溢流管开关的第一阀门,所述第二溢流管上设置有控制所述第二溢流管开关的第二阀门。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动态膜层完全形成之前,开启第二溢流管的第二阀门,提供给动态膜结构一个更易于形成动态膜层的水压,同时将不合格产水引导入前端污水池;当动态膜层正常行使截污功能之后,关闭第二溢流管的第二阀门,开启第一溢流管的第一阀门,动态膜结构保持稳定的过滤水压,持续稳定产出清水。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将污水注入到缺氧区的内部,在其中进行有机物水解和反硝化反应,在通过开启结构将缺氧区和好氧区相对连通,且污水一直通入到缺氧区的内部,将位于缺氧区内部的污水挤入到好氧区的内部,位于好氧区内部的污水进行有机物降解和硝化反应,进而通过动态膜对污水进行过滤,节省处理设备的占地面积,提高整体的空间利用效果。
[0023]2.通过调节管的第一调节孔与第一气管相对,进而位于调节管内部的气体能够进入到第一气管的内部,从而位于第一气管内部的气体能够进入到气囊的内部,进而气囊推动驱动板转动,驱动板带动转轴转动,且当调节管转动后,第一气管的内部与调节管的内部相错,通过配重块带动驱动板转动,进而带动转轴反向转动,带动开启板将开启孔遮蔽。
[0024]3.好氧曝气管向处理池内曝出大量气体提高水环境的氧气含量,同时在循环板的作用下在好氧区内形成环形水循环,带动水流在动态膜结构表面循环拂动,丰富的氧气浓度为好氧区活性污泥增殖提供前提,好氧区内污泥浓度大大提高,一部分悬浮游离在水中,一部分附着在好氧区填料中,同时游离的活性污泥聚集在动态膜支撑材料表面, 逐渐形成具有过滤和净化双重作用的动态膜层。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处理池(1),所述处理池(1)的内部水平设置有隔板(11),所述隔板(11)将所述处理池(1)分隔成位于上方的好氧区(12)以及位于下方的缺氧区(13),所述隔板(11)上设置有开启结构(2),通过所述开启结构(2)能够将所述缺氧区(13)和所述好氧区(12)相对连通,所述缺氧区(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动态膜(3),所述动态膜(3)的内部设置有排水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结构(2)包括有开启板(21),所述隔板(11)上竖直开设有开启孔(111),所述开启板(21)位于所述开启孔(111)的内部,且所述开启板(21)与所述隔板(11)转动相连,所述隔板(11)上水平设置有转轴(22),所述转轴(22)与所述开启板(21)固定连接,且所述转轴(22)与所述隔板(11)转动连接,所述转轴(22)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所述转轴(22)转动的调节结构(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5)包括有竖直设置的供气管(51),所述供气管(51)上同轴转动连接有调节管(52),所述供气管(51)靠近所述转轴(22)的一端水平设置有第一气管(54),所述调节管(52)的侧壁水平开设有第一调节孔(521),当所述调节管(52)转动时,所述第一调节孔(521)能够与所述第一气管(54)相对,所述第一气管(54)上固定连接有气囊(542),所述转轴(22)的侧壁相对于所述气囊(542)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驱动板(221),所述气囊(542)的内部充气后,所述气囊(542)能够推动所述驱动板(221)翻转,所述转轴(22)靠近所述气囊(542)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敬宇唐陆合宋超王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宇辉煌生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