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后双腿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4208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09:29
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术后双腿支撑装置,其包括桌板、桌腿、支撑板和支撑杆,桌腿设置于桌板下方两侧且与桌板铰接,桌板上表面开设有容置槽,支撑板设置于容置槽中,支撑板沿桌板长度方向一侧与容置槽内壁铰接,支撑板远离铰接端开设有两个半圆形的腿部放置槽;支撑板长度方向两侧各设置有两个支撑杆,两支撑杆一端均与支撑板朝向容置槽一面铰接,另一端均与容置槽底部滑动连接;支撑板背离支撑杆一面滑动设置有突出部,突出部中间部位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烤灯,突出部周围设有若干空心腔体,若干空心腔体内安装有小风扇。本申请具有增强患者的体位舒适度,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术后双腿支撑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术后双腿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会阴部是男女性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所在的部位,又称外阴部。会阴部手术后,特别是产科会阴切开术后常需用烤灯照射,以达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组织再生与修复,预防切口感染的目的;此外,自然分娩产妇的产后护理中也采用专用烤灯局部照射治疗会阴部的伤口,促进血液循环,消退局部肿胀,帮助伤口愈合,但临床上现有的红外线烤灯多采用立式地灯或其他灯具进行照射,在照射会阴部位使用时存在着温度不宜控制,患者体位不舒适,易被烫伤,不便于局部遮挡、使用性较差等问题,影响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增强患者的体位舒适度,提高治疗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术后双腿支撑装置。
[0004]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术后双腿支撑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术后双腿支撑装置,包括桌板、桌腿、支撑板和支撑杆,所述桌腿设置于桌板下方两侧且与桌板铰接,所述桌板上表面开设有容置槽,所述支撑板设置于容置槽中,所述支撑板沿桌板长度方向一侧与容置槽内壁铰接,所述支撑板远离铰接端开设有两个半圆形的腿部放置槽;所述支撑板长度方向两侧各设置有两个支撑杆,两所述支撑杆一端均与支撑板朝向容置槽一面铰接,另一端均与容置槽底部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背离支撑杆一面滑动设置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中间部位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烤灯,所述突出部周围设有若干空心腔体,若干所述空心腔体内安装有小风扇。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桌板下表面铰接桌腿,桌腿可向内折叠与桌板贴合,桌板上表面开设容置槽,支撑板一侧与容置槽内壁铰接,另一侧设置支撑杆。使用时,支撑杆一端与支撑板铰接,另一端与容置槽底部连接,支撑杆与支撑板形成一定的夹角,支撑杆支撑着支撑板,患者将双腿放在腿部放置槽上,突出部正对患者会阴部,开启烤灯和小风扇,对着患者阴部进行烤灯治疗和通风散湿,增强了患者的体位舒适度,提高了治疗效果。使用结束后,可将支撑杆收起,使整个支撑杆与支撑板贴合,再以支撑板铰接端为中心轴,旋转支撑板至容置槽内,同时也收起桌腿,从而实现简洁,收纳时不占空间。突出部内凹槽和空心腔体的设置,对烤灯和小风扇起到保护的作用,使得烤灯和小风扇不易受到破坏。
[0007]可选的,所述桌板沿铰接端长度方向开设有移动槽,所述支撑板沿着两腿部放置槽的中心线分为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沿支撑板长度方向来回伸缩,所述突出部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滑动连接。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个开设有弧形的腿部放置槽,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可在突出部位置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相互远离或靠近,从而实现两个腿部放置槽之间的间距可调,进而实现根据的身体特征调节两个腿部放置槽之间的间距,达到使患者舒适的目的。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朝向第二支撑板一端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对应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卡接于第一卡槽内。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卡块卡接于第一卡槽内,实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连接,并且第一卡块在第一卡槽内的卡接程度可调,进而实现支撑板的长度可调,方便快捷且灵活。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背离突出部一面沿支撑板长度方向开设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内穿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与第一卡块抵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拧紧腰型孔内的固定螺栓时,固定螺栓与第一卡块紧紧抵接,从而实现第一卡块在第一卡槽内的固定,进一步实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固定;而腰型孔沿支撑板长度方向水平设置,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来回伸缩时,固定螺栓可在腰型孔的任意长度位置与第一卡块抵接。
[0013]可选的,所述容置槽底部开设有若干第二卡槽,若干所述第二卡槽均匀排列且呈水平阶梯状,所述支撑杆一端对应固定设置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与任意一个第二卡槽卡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容置槽底部开设若干第二卡槽,支撑杆可在容置槽内前后移动,实现第二卡块与任意一个第二卡槽卡接,进而实现调整支撑板的倾斜角度,使支撑板的倾斜程度符合患者的舒适度。
[0015]可选的,所述桌腿可上下伸缩。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桌腿可上下伸缩,进而调节桌腿的长度,实现桌板的高度可调,进一步实现调节支撑板的高度,使支撑板的高度与患者的身体特征适配,进而增强患者的舒适感。
[0017]可选的,所述腿部放置槽表面固定设置有软垫。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腿部放置槽表面固定设置软垫,可增加患者的舒适感,不会对腿部皮肤造成挤压或磨损。
[0019]可选的,所述桌板一侧固定设置有把手。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桌板一侧设置把手,方便医护人员单手拿取,且在拿取时牢固可靠,不易从手中脱落。
[00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2]1.通过桌板下表面铰接可向内折叠的桌腿,桌板上表面开设容置槽,支撑板一侧与容置槽内壁铰接,另一侧设置支撑杆。使用时,支撑杆与支撑板形成一定的夹角,支撑杆支撑着支撑板,患者将双腿放在腿部放置槽上,突出部正对患者会阴部,开启烤灯和小风扇,对着患者阴部进行烤灯治疗和通风散湿,增强了患者的体位舒适度,提高了治疗效果。
[0023]2.通过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可在突出部位置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相互远离或靠近,从而实现两个腿部放置槽之间的间距可调,进而实现根据的身体特征调节两个腿部放置槽之间的间距,达到使患者舒适的目的。
[0024]3.通过在容置槽底部开设若干第二卡槽,支撑杆可在容置槽内前后移动,实现第二卡块与任意一个第二卡槽卡接,进而实现调整支撑板的倾斜角度,使支撑板的倾斜程度符合患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一种术后双腿支撑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0026]图2是一种术后双腿支撑装置的反面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1、桌板;11、容置槽;111、第二卡槽;12、移动槽;13、把手;2、桌腿;21、伸缩部;211、外螺纹;22、固定部;23、挡件;3、支撑板;31、腿部放置槽;311、软垫;32、第一支撑板;321、第一卡槽;322、腰型孔;323、固定螺栓;33、第二支撑板;331、第一卡块;4、支撑杆;41、第二卡块;5、突出部;51、凹槽;511、烤灯;52、空心腔体;521、小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术后双腿支撑装置。参照图1,一种术后双腿支撑装置包括桌板1、桌腿2、支撑板3和支撑杆4,桌板1呈长方体结构,桌腿2设置于桌板1下方两侧且与桌板1下表面铰接,桌板1上表面沿桌板1长度方向开设有容置槽11,支撑板3设置于容置槽11中,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术后双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桌板(1)、桌腿(2)、支撑板(3)和支撑杆(4),所述桌腿(2)设置于桌板(1)下方两侧且与桌板(1)铰接,所述桌板(1)上表面开设有容置槽(11),所述支撑板(3)设置于容置槽(11)中,所述支撑板(3)沿桌板(1)长度方向一侧与容置槽(11)内壁铰接,所述支撑板(3)远离铰接端开设有两个半圆形的腿部放置槽(31);所述支撑板(3)长度方向两侧各设置有两个支撑杆(4),两所述支撑杆(4)一端均与支撑板(3)朝向容置槽(11)一面铰接,另一端均与容置槽(11)底部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3)背离支撑杆(4)一面滑动设置有突出部(5),所述突出部(5)中间部位开设有凹槽(51),所述凹槽(51)内安装有烤灯(511),所述突出部(5)周围设有若干空心腔体(52),若干所述空心腔体(52)内安装有小风扇(5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双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1)沿铰接端长度方向开设有移动槽(12),所述支撑板(3)沿着两腿部放置槽(31)的中心线分为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所述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沿支撑板(3)长度方向来回伸缩,所述突出部(5)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丽怡萍刘菊年司艳丽姚占香汪桂霞周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