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肢抬高防水肿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1503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上肢抬高防水肿固定装置,其包括横截面呈倒“V”字形结构的支撑座,支撑座的底部两端均设置有一个用于放置手臂的支撑板,每个支撑板均呈“U”字形结构,每个支撑板的一端均与支撑座的侧面固定连接,每个支撑板的长度方向与支撑座的长度方向同向;支撑座的左右两侧面上均转动设置有一个支撑托板,每个支撑托板的底端均通过转动机构与支撑座的侧面铰接,支撑托板用于支撑手肘;支撑托板的底面与支撑座的侧面接触,本方案中的一种上肢抬高防水肿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可以调节支撑托板的旋转角度且支撑托板的形状符合人体手肘自然弯曲曲线,提高患者放置手肘的舒适性,在预防患者上肢出现水肿的同时还提升患者使用体验。使用体验。使用体验。

A waterproof swelling fixing device for upper limb elev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肢抬高防水肿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
,特别涉及一种上肢抬高防水肿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昏迷病人的上肢长久处于低位,需要抬高上肢减少上肢水肿的发生时,现有技术中一般需要使用到手部护理垫以抬高上肢,手部护理垫的使用有利于促进上肢静脉回流,预防水肿。但是现有的手部护理垫高度固定且只能对手腕部分进行抬高,无法对手臂部分进行支撑和抬高,导致手臂部分处于悬空状态,使得手臂的大部分力都集中在肘关节处,如果长时间的保持同一姿态,患者的肘关节处会非常疲劳,增加了患者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上肢抬高防水肿固定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手部护理垫抬高上肢,只能对手腕部分进行抬高,导致手臂部分处于悬空状态、患者的肘关节处疲劳以及降低患者使用体验感的问题。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提供了一种上肢抬高防水肿固定装置,其包括横截面呈倒“V”字形结构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部两端均设置有一个用于放置手臂的支撑板,每个所述支撑板均呈“U”字形结构,每个支撑板的一端均与支撑座的侧面固定连接,每个支撑板的长度方向与支撑座的长度方向同向;
[0006]支撑座的左右两侧面上均转动设置有一个支撑托板,每个所述支撑托板的底端均通过转动机构与支撑座的侧面铰接,支撑托板用于支撑手肘。
[0007]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支撑托板俯视投影为平行四边形,支撑托板的顶面设置为向下凹陷的曲面,支撑托板的顶面与手肘外轮廓相匹配。
[0008]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支撑托板的顶面设置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一端与支撑托板顶面的一侧固定连接,固定带的另一端下端面上设置有魔术子贴,支撑托板顶面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魔术子贴连接的魔术母贴。
[000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底部两端的间距为50~70cm。
[001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的顶部为圆弧结构。
[0011]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支撑板上表面铺设固定有防护软垫,所述防护软垫的材料为硅胶,防护软垫的厚度为2~3cm。
[0012]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贯穿所述支撑座侧壁和支撑托板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位于支撑座侧壁外部且其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板,固定杆的一端通过第一限位板与支撑座的侧壁固定连接;
[0013]所述支撑托板的底部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中部设置有环向凸起,所述环向凸起的内壁上环向设置有多个齿牙;
[0014]固定杆的另一端穿过环向凸起位于所述安装通孔内部,固定杆的杆段上固定设置
有与多个齿牙啮合的锁止齿轮;固定杆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的直径大于环向凸起的内径,环向凸起位于所述锁止齿轮和第二限位板之间。
[0015]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为:病人躺在支撑座下方,支撑座的两侧面位于患者的两侧,支撑板用于放置手臂,支撑托板用于放置手肘,使得两个手肘通过两个支撑托板搭在支撑座倾斜的侧面上,在避免昏迷病人的上肢长久处于低位而出现上肢水肿的现象的同时,还避免了手臂部分处于悬空状态,减少手臂的力量集中在肘关节,即使长时间的抬高患者上肢,患者也不会感觉上肢疲劳,提高患者使用体验感。转动机构的设置,可以使得支撑托板绕其与支撑座的侧面的连接处旋转,可以改变支撑托板位置角度,且在调节完支撑托板的位置后对其进行锁止固定,扩大整个固定装置的使用范围。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中的一种上肢抬高防水肿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可以调节支撑托板的旋转角度且支撑托板的形状符合人体手肘自然弯曲曲线,提高患者放置手肘的舒适性,在预防患者上肢出现水肿的同时还提升患者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一种上肢抬高防水肿固定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一种上肢抬高防水肿固定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支撑托板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转动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1、支撑座;2、支撑板;3、支撑托板;4、转动机构;5、固定带;6、魔术子贴;7、魔术母贴;8、防护软垫;9、固定杆;10、第一限位板;11、安装通孔;12、环向凸起;13、齿牙;14、第二限位板;15、锁止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但应该清楚,本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技术构思的专利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上肢抬高防水肿固定装置,其包括横截面呈倒“V”字形结构的支撑座1,支撑座1的顶部为圆弧结构,在使用时,避免支撑座1的顶部对患者造成刮伤,支撑座1的底部两端均设置有一个用于放置手臂的支撑板2,每个支撑板2均呈“U”字形结构,每个支撑板2的一端均与支撑座1的侧面固定连接,每个支撑板2的长度方向与支撑座1的长度方向同向;支撑座1的左右两侧面上均转动设置有一个支撑托板3,每个支撑托板3的底端均通过转动机构4与支撑座1的侧面铰接,支撑托板3用于支撑手肘。
[0024]为了适配不同形体的患者,支撑座1底部两端的间距为50~70cm,在对患者的上肢进行支撑时,病人躺在支撑座1下方,支撑座1的两侧面位于患者的两侧,支撑板2用于放置手臂,支撑托板3用于放置手肘,使得两个手肘通过两个支撑托板3搭在支撑座1倾斜的侧面上,使得手肘以及手部抬高,预防患者出现上肢水肿。
[0025]作为支撑托板3的具体设置方式,每个支撑托板3俯视投影为平行四边形,支撑托板3的顶面设置为向下凹陷的曲面,支撑托板3的顶面与手肘外轮廓相匹配,使得患者将手
肘放置在支撑托板3的顶面更加舒适。
[0026]如图3所示,每个支撑托板3的顶面设置有固定带5,固定带5的一端与支撑托板3顶面的一侧固定连接,固定带5的另一端下端面上设置有魔术子贴6,支撑托板3顶面的另一侧设置有与魔术子贴6连接的魔术母贴7。在患者手肘放置在支撑托板3的顶面后,可以使用固定带5固定手肘,避免手肘滑出撑托板的顶面,保护患者手肘部位的安全,且使得手肘固定更加牢固。
[0027]每个支撑板2上表面铺设固定有防护软垫8,防护软垫8的材料为硅胶,防护软垫8的厚度为2~3cm。防护软垫8用于防护手肘与手臂的连接处,因为在对上肢进行支撑时,手肘与与手臂的连接处是直接与支撑板2上表面接触的,上肢的大部分的重量都集中于此,如果长时间的保持同一姿态,患者的肘关节处会受压迫,加剧患者痛苦,通过设置防护软垫8,缓解患者的肘关节处的压迫,使患者的肘关节处更加舒适。
[0028]转动机构4包括贯穿支撑座1侧壁和支撑托板3的固定杆9;固定杆9的一端位于支撑座1侧壁外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肢抬高防水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截面呈倒“V”字形结构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部两端均设置有一个用于放置手臂的支撑板,每个所述支撑板均呈“U”字形结构,每个支撑板的一端均与支撑座的侧面固定连接,每个支撑板的长度方向与支撑座的长度方向同向;支撑座的左右两侧面上均转动设置有一个支撑托板,每个所述支撑托板的底端均通过转动机构与支撑座的侧面铰接,支撑托板用于支撑手肘;支撑托板的底面与支撑座的侧面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抬高防水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托板俯视投影为平行四边形,支撑托板的顶面设置为向下凹陷的曲面,支撑托板的顶面与手肘外轮廓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肢抬高防水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托板的顶面设置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一端与支撑托板顶面的一侧固定连接,固定带的另一端下端面上设置有魔术子贴,支撑托板顶面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魔术子贴连接的魔术母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抬高防水肿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雪莲李尚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