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制粉输送装置及燃烧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4158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09:23
本申请涉及一种生物质制粉输送装置及燃烧系统,属于生物质燃烧的技术领域,该输送装置包括生物质粉碎机、输粉管、文丘里管和引风管,生物质粉碎机底部安装有筛网;输粉管连通有给料部件,给料部件连通于生物质粉碎机底部;输粉管一端与用于燃烧生物质粉的生物质燃烧器连接,另一端连通有高压风机;文丘里管一端连通有旁路支管,旁路支管与输粉管靠近高压风机的一端连通,另一端与输粉管远离高压风机的一端连通;引风管一端与生物质粉碎机内腔体连通,另一端插入文丘里管的喉部,用于在文丘里管喉部形成负压。本申请具有降低制粉输送装置的运行成本以及后期的维修成本的效果。置的运行成本以及后期的维修成本的效果。置的运行成本以及后期的维修成本的效果。

A conveying device and combustion system for biomass pulver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制粉输送装置及燃烧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生物质燃烧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生物质制粉输送装置及燃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燃煤电厂迫切需要减少碳排放。由于我国农林生物质资源储量丰富,因此生物质作为一种可再生零碳排放能源,利用前景广阔,可以作为煤的替代能源,因此大型燃煤机组耦合生物质燃烧越来越成为一种广泛的需求。大型燃煤机组多为煤粉炉,煤粉炉对煤粉的入料细度有着很高的要求,煤粉的入炉典型粒径约为50

100μm,虽然生物质的燃烧特性显著好于煤,但是生物质粉要实现在煤粉炉内充分燃烧,也需要破碎成较小的粒径。
[0003]目前生物质制粉的工艺路线有:(1)与磨煤机共磨,将破碎的生物质颗粒制成生物质粉,生物质粉再压型成生物质颗粒,颗粒料再与煤在磨煤机内磨碎,再送入炉膛,由于生物质为纤维状,在于煤共磨的过程会造成磨煤机出力下降等问题;(2)采用单独的生物质磨,将成型生物质颗粒送入到生物质磨机中磨制成粉,该方法较为可靠,但是依然需要采购生物质颗粒、新建生物质粉储仓。
[0004]采用生物质粉碎机将生物质原料破碎成粉,再气力输送至生物质燃烧器燃烧,是一种技术上更为简单的工艺。
[0005]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存在以下缺陷:在用生物质粉碎机制粉的过程中,由于在生物质粉碎机底部安装了筛网,因此为了保证出力,需要安装引风机,使得筛网底部形成负压;由于引风机的使用,使得制粉输送系统的运行成本以及后期维修成本会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6]为了降低制粉输送系统运行成本以及后期维修成本,本申请提供一种生物质制粉输送装置及燃烧系统。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生物质制粉输送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制粉输送装置,包括:生物质粉碎机,用于破碎生物质原料并输出生物质粉;筛网,安装于所述生物质粉碎机底部,用于过滤生物质粉;给料部件,安装于所述生物质粉碎机底部,且置于所述筛网远离所述生物质粉碎机进料口的一侧,用于持续稳定给料且隔绝所述生物质粉碎机腔体的空气外泄;输粉管,一端与用于燃烧生物质粉的生物质燃烧器连接,用于输送生物质粉;所述给料部件与所述输粉管连通,所述给料部件还用于隔绝所述输粉管内的空气流向所述生物质粉碎机腔体内;高压风机,出风口与所述输粉管另一端连通,用于提供高压风;文丘里管,一端连通有旁路支管,所述旁路支管与所述输粉管靠近所述高压风机
的一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输粉管远离所述高压风机的一端连通;引风管,一端与所述生物质粉碎机腔体连通,且连通处置于所述筛网远离所述生物质粉碎机进料口的一侧,另一端插入所述文丘里管喉部,用于在所述文丘里管喉部形成负压。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生物质原料从生物质粉碎机的顶部进料口送入,经由筛网进行筛分,筛分后的生物质粉通过给料部件进入到输粉管中,并由高压风机产生的高压风携带送入到生物质燃烧器内燃烧;由于给料部件给料时造成的压损够大,因此足以使文丘里管的喉部形成负压,引风管中心形成向文丘里管出口流动的风,从而能够持续抽吸生物质粉碎机下方腔体的风,从而提高制粉效率;由于不需要安装引风机,因此降低了制粉输送装置的运行成本以及后期的维修成本。
[0009]可选的,所述旁路支管上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用于控制所述旁路支管内的风压和流速;所述输粉管上安装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置于所述旁路支管远离所述高压风机的一侧;所述第二阀门用于控制所述输粉管内的风压和流速。
[0010]可选的,所述文丘里管喉部截面的直径为所述文丘里管入口截面直径的1/5

1/10。
[0011]可选的,所述引风管与所述文丘里管平行插入所述文丘里管喉部;或,所述引风管倾斜插入所述文丘里管喉部,所述引风管插入所述文丘里管喉部的一端与所述文丘里管的水平夹角不大于30
°

[0012]可选的,所述引风管置于所述生物质粉碎机内的一端安装有除尘过滤网。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除尘过滤网的目的是,引风管抽风时,减少生物质粉进入引风管。
[0014]可选的,所述除尘过滤网上安装有振动电机。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振动电机的目的是,可以振动除尘过滤网,从而及时清理除尘过滤网上的粉尘,避免除尘过滤网的堵塞。
[0016]可选的,所述文丘里管的弯头数不大于2。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尽量减少文丘里管的弯头数,可以减少粉尘在引风管内的堆积。
[0018]可选的,所述生物质粉碎机靠近底部的腔体、所述输粉管、所述旁路支管和所述文丘里管远离所述旁路支管的一端上均安装有压力表;所述引风管上安装有风速计。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压力表实时获取生物质粉碎机腔体内、输粉管内以及文丘里管进出口的压力,从而能够及时地通过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进行调节,以使文丘里管喉部持续形成负压;风速计可以实时测量引风管内风速。
[0020]可选的,所述给料部件为正压关风器。
[0021]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生物质制粉燃烧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制粉燃烧系统,包括:上述生物质制粉输送装置;燃烧炉;
生物质燃烧器,安装于所述燃烧炉上,且与所述输粉管远离所述高压风机的一端连通。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生物质原料从生物质粉碎机的顶部进料口送入,经由筛网进行筛分,筛分后的生物质粉通过给料部件进入到输粉管中,并由高压风机产生的高压风携带送入到生物质燃烧器内燃烧;由于给料部件给料时造成的压损够大,因此足以使文丘里管的喉部形成负压,引风管中心形成向文丘里管出口流动的风,从而能够持续抽吸生物质粉碎机下方腔体的风,从而提高制粉效率;由于不需要安装引风机,因此降低了制粉输送装置的运行成本以及后期的维修成本。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存在至少以下有益效果:1、设置给料部件、文丘里管和引风管的目的是,由于给料部件给料时造成的压损够大,因此足以使文丘里管的喉部形成负压,引风管中心形成向文丘里管出口流动的风,从而能够持续抽吸生物质粉碎机下方腔体的风,从而提高制粉效率;由于不需要安装引风机,因此降低了制粉输送装置的运行成本以及后期的维修成本。
[0024]2、由于生物质粉碎机制得的生物质粉直接经由关风器进入到输粉管中,不需要新建生物质存储放,因此整个过程无风量和粉尘外排,环保性显著提高。
[0025]3、由于生物质粉在生物质粉碎机制粉后即被气力输送至生物质燃烧器内燃烧,因此实现了制粉、输送、燃烧的一体化集成。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引风管平行插入文丘里管的生物制粉输送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引风管平行插入文丘里管喉部的生物质制粉输送装置速度和压强分布;图3是本申请生物制粉输送装置中引风管倾斜插入文丘里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引风管倾斜插入文丘里管喉部的生物质制粉输送装置速度和压强分布;图5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制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质粉碎机(100),用于破碎生物质原料并输出生物质粉;筛网(101),安装于所述生物质粉碎机(100)底部,用于过滤生物质粉;给料部件,安装于所述生物质粉碎机(100)底部,且置于所述筛网(101)远离所述生物质粉碎机(100)进料口的一侧,用于持续稳定给料且隔绝所述生物质粉碎机(100)腔体的空气外泄;输粉管(200),一端与用于燃烧生物质粉的生物质燃烧器(300)连接,用于输送生物质粉;所述给料部件与所述输粉管(200)连通,所述给料部件还用于隔绝所述输粉管(200)内的空气流向所述生物质粉碎机(100)腔体内;高压风机(400),出风口与所述输粉管(200)另一端连通,用于提供高压风;文丘里管(500),一端连通有旁路支管(510),所述旁路支管(510)与所述输粉管(200)靠近所述高压风机(400)的一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输粉管(200)远离所述高压风机(400)的一端连通;引风管(600),一端与所述生物质粉碎机(100)腔体连通,且连通处置于所述筛网(101)远离所述生物质粉碎机(100)进料口的一侧,另一端插入所述文丘里管(500)喉部,用于在所述文丘里管(500)喉部形成负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制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支管(510)上安装有第一阀门(511),所述第一阀门(511)用于控制所述旁路支管(510)内的风压和流速;所述输粉管(200)上安装有第二阀门(210),所述第二阀门(210)置于所述旁路支管(510)远离所述高压风机(400)的一侧;所述第二阀门(210)用于控制所述输粉管(200)内的风压和流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制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斌张锋张爱军张绍庭赵波戴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