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弘毅专利>正文

枕头和VR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4012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0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枕头和VR设备,其中,枕头包括第一枕部和分设于所述第一枕部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二枕部,所述第二枕部与所述第一枕部活动连接;所述枕头具有所述第二枕部相对所述第一枕部平展开的平展状态、及所述第二枕部相对所述第一枕部运动至两个所述第二枕部相对的包围状态,在所述包围状态,所述第一枕部呈弧形弯曲状态,所述第一枕部用于放置在使用者的头部后侧,两个所述第二枕部用于分设在使用者头部的左右两侧;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第一枕部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枕部的厚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能够使得使用者在侧躺睡眠姿势和平躺睡眠姿势时都能使得头部处于合适的支撑位置,以提升使用者颈椎舒适性。以提升使用者颈椎舒适性。以提升使用者颈椎舒适性。

Pillows and VR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枕头和VR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枕头和VR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枕头是人们生活中必备的用具,良好的睡眠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而枕头高矮是否合适直接影响了人们睡眠质量的好坏,甚至会影响人体的身体健康。很多人在睡觉过程中经常会在平躺和侧躺两种姿势之间变换,然而侧躺情况下和平躺情况下头部需要的支撑高度要求不同,同时目前常规棉质枕头长度方向各处的高度都一样,这样在平躺时枕头高度刚好合适时,在侧躺时枕头高度与头部需要的支撑高度要求不符,难以保证侧躺时头部处于较为舒适的状态,很有可能会破坏人体的颈、肩和背的正常结构,引起颈椎病等等问题。目前虽然也有平躺和侧卧部分高度不同的枕头,但是用户在睡眠状态下会进行无意识的身体转动,很难保证用户平躺状态下恰巧处于枕头的平躺位置,侧卧状态下恰巧处于枕头的侧卧位置。若平躺状态下处于枕头侧卧位置,或者侧窝状态下处于枕头平躺位置,那么对于颈椎的伤害更大,舒适性更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枕头,旨在使用者在侧躺睡眠姿势和平躺睡眠姿势时都能使得头部处于合适的支撑位置,以提升使用者颈椎舒适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枕头,
[0005]包括第一枕部和分设于所述第一枕部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二枕部,所述第二枕部与所述第一枕部活动连接;
[0006]所述枕头具有所述第二枕部相对所述第一枕部平展开的平展状态、及所述第二枕部相对所述第一枕部运动至两个所述第二枕部相对的包围状态,在所述包围状态,所述第一枕部呈弧形弯曲状态,所述第一枕部用于放置在使用者的头部后侧,两个所述第二枕部用于分设在使用者头部的左右两侧;
[0007]所述第一枕部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枕部的厚度。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枕部和所述第二枕部均具有接触侧,所述第一枕部和所述第二枕部中至少一者设有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接触侧的表面或位于所述接触侧表面的内侧,所述温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接触侧的温度。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枕部和所述第二枕部中至少一者设有通风结构,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的进风侧或出风侧连接所述通风结构。
[0010]可选地,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散热风机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调整所述散热风机的工作状态。
[0011]可选地,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控制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和所述散热风机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调
整所述散热风机的工作状态。
[0012]可选地,所述枕头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枕部的降噪结构;其中,所述降噪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枕部内侧的耳朵避让槽,所述耳朵避让槽呈密封设置,在所述包围状态,所述耳朵避让槽供使用者的耳朵伸入;或者,所述降噪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枕部内侧的主动降噪耳机,在所述包围状态,所述主动降噪耳机用于放在使用者的耳朵处;或者,所述降噪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枕部内侧的耳朵避让槽和耳机,所述耳机可拆卸地安装所述耳朵避让槽,所述耳朵避让槽呈密封设置,在所述包围状态,所述耳朵避让槽供使用者的耳朵伸入。
[0013]可选地,所述枕头包括控制器和睡眠监测装置,所述第一枕部和所述第二枕部中至少一者设有所述睡眠监测装置,所述睡眠监测装置用于监测使用者的睡眠状态。
[0014]可选地,所述睡眠监测装置包括麦克风、摄像头、陀螺仪传感器、脑电波监测器、心跳检测器和气流检测器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气流检测器用于在所述包围状态下放于使用者的口鼻处;所述心跳检测器设于所述第一枕部或所述第二枕部的接触侧;所述脑电波监测器设于所述第一枕部或所述第二枕部的接触侧;所述陀螺仪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枕部或所述第二枕部;所述麦克风设于所述第二枕部远离所述第一枕部的一侧。
[0015]可选地,所述枕头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枕部和所述第二枕部之间,用以驱动所述枕头在所述平展状态和所述包围状态之间切换。
[0016]可选地,所述枕头还包括供电电源和照明灯,所述照明灯与所述供电电源电连接,所述照明灯设于所述第一枕部和/或所述第二枕部。
[0017]可选地,所述枕头包括硬质支撑机构和柔性支撑结构,所述硬质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部和分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处均设有所述柔性支撑结构,以形成所述第一枕部和所述第二枕部。
[0018]可选地,所述柔性支撑结构包括透气缓冲层,所述透气缓冲层设于所述硬质支撑机构的上侧。
[0019]可选地,所述柔性支撑结构还包括气囊层,所述气囊层安装于所述硬质支撑机构和所述透气缓冲层之间。
[0020]可选地,所述枕头还包括感应层,所述感应层设于所述柔性支撑结构背离所述硬质支撑机构的一侧,所述感应层设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心跳检测器和脑电波监测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1]可选地,所述枕头还包括皮肤接触层,所述皮肤接触层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枕部和所述第二枕部的接触侧。
[0022]可选地,所述气囊层设有充气阀,所述枕头还包括气泵,所述气泵设于所述硬质支撑机构,所述气泵与所述充气阀连接。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VR设备,包括VR眼罩以及如上述的枕头,所述VR眼罩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枕头。
[002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枕头包括第一枕部和分设于第一枕部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二枕部,通过将第二枕部与第一枕部活动连接;使得枕头具有第二枕部相对第一枕部平展开的平展状态、及第二枕部相对第一枕部运动至两个第二枕部相对的包围状态。这样使用者在
使用时,可以使枕头处于包围状态,以包裹使用者的头部后侧和左右两侧。使用者处于平躺状态时,可以通过第一枕部支撑在头部后侧,以将颈部支撑在合适的角度。而使用者处于侧躺状态时,可以通过其中一个第二枕部支撑头部的侧部(左侧或右侧),以将头部支撑在合适的高度,颈部支撑在合适的角度,肩部处于更舒适的状态。由于第一枕部和两个第二枕部共同包裹在使用者的头部,能够有效防止使用者翻身过程中第一枕部和第二枕部相对使用者头部偏移的情况,能够使得枕头较好地配合使用者头部。从而保证使用者在侧躺睡眠姿势和平躺睡眠姿势时都能使得头部处于合适的支撑位置,以提升使用者头部、颈部及肩部的舒适性。而且在平展状态下第一枕部的厚度小于第二枕部的厚度时,在包围状态,第一枕部呈弧形弯曲状态,可以使得第一枕部的厚度小于第二枕部的厚度。此时相较于第一枕部,第二枕部的厚度更厚,可以将侧躺状态下的头部枕高,以将头部支撑在合适的高度,从而保证使用者在侧躺睡眠姿势和平躺睡眠姿势时都能将头部支撑在合适的高度,提升使用者头部、颈部及肩部的舒适性,有利于降低使用者因睡眠姿势不当而引起颈椎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枕部和分设于所述第一枕部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二枕部,所述第二枕部与所述第一枕部活动连接;所述枕头具有所述第二枕部相对所述第一枕部平展开的平展状态、及所述第二枕部相对所述第一枕部运动至两个所述第二枕部相对的包围状态,在所述包围状态,所述第一枕部呈弧形弯曲状态,所述第一枕部用于放置在使用者的头部后侧,两个所述第二枕部用于分设在使用者头部的左右两侧;在所述平展状态,所述第一枕部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枕部的厚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枕部和所述第二枕部均具有接触侧,所述第一枕部和所述第二枕部中至少一者设有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接触侧的表面或位于所述接触侧表面的内侧,所述温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接触侧的温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枕部和所述第二枕部中至少一者设有通风结构,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的进风侧或出风侧连接所述通风结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散热风机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调整所述散热风机的工作状态;和/或,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控制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和所述散热风机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调整所述散热风机的工作状态。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包括控制器和睡眠监测装置,所述第一枕部和所述第二枕部中至少一者设有所述睡眠监测装置,所述睡眠监测装置用于监测使用者的睡眠状态。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眠监测装置包括麦克风、摄像头、陀螺仪传感器、脑电波监测器、心跳检测器和气流检测器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气流检测器用于在所述包围状态下放于使用者的口鼻处;所述心跳检测器设于所述第一枕部或所述第二枕部的接触侧;所述脑电波监测器设于所述第一枕部或所述第二枕部的接触侧;所述陀螺仪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枕部或所述第二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弘毅
申请(专利权)人:张弘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