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感知睡姿并自动调节的智能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23054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感知睡姿并自动调节的智能枕头,涉及枕头技术领域,包括:记忆棉枕芯,所述记忆棉枕芯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气囊,且所述气囊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气囊内设置有压力调控机构,所述记忆棉枕芯内设置有吸湿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压力调控机构和吸湿机构的配合,解决了现有的头枕因大多无法调节头枕的高度,导致用户在以不同睡姿枕在枕头上容易伤害颈椎和落枕的问题,该智能枕通过传感器检测识别人体的睡姿,在睡眠中自动调节枕高,以适应用户在睡眠过程中的各种姿势;整个过程轻柔,缓慢,不影响用户睡眠,并且提升睡眠质量,同时可便于将用户留下的汗液吸附,提高用户的舒适度。提高用户的舒适度。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感知睡姿并自动调节的智能枕头


[0001]本技术涉及枕头
,尤其涉及一种可感知睡姿并自动调节的智能枕头。

技术介绍

[0002]枕头,通常是指人睡觉时垫在头下并具有一定柔软度的物品。从现代医学研究上认识,人体的脊柱,从正面看是一条直线,但侧面看是具有四个生理弯曲的曲线,为了保护颈部的正常生理弯曲,维持人们睡眠时正常的生理活动,人们睡眠时必须采用枕头。枕头一般由枕芯和枕套两个部分构成。
[0003]常规枕头根据不同人的睡眠习惯分为高枕和低枕,习惯平躺的人更适合低枕,喜欢侧躺的人更适合高枕,但是人在睡眠过程中不会保持一成不变的姿势;所以低枕在侧躺的时候会导致脊椎侧弯,高枕在平躺的时候会导致颈椎反曲;现有少数智能枕,但是大多为枕头本体连接压力传感带,通过在枕头的前部连接压力传感带,通过压力传感带感知肩部的压力值,判断出人的睡姿,此方法依托于压力传感带的准确性,并且压力传感带基于枕头绘成性强烈的异物感,影响睡姿,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可感知睡姿并自动调节的智能枕头用来解决上述所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感知睡姿并自动调节的智能枕头,包括:记忆棉枕芯(1),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忆棉枕芯(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气囊(3),且所述气囊(3)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气囊(3)内设置有压力调控机构,所述记忆棉枕芯(1)内设置有吸湿机构,且所述吸湿机构位于压力调控机构的上方,所述记忆棉枕芯(1)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口(2),所述气囊(3)滑动插接在安装口(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感知睡姿并自动调节的智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控机构包括进气管(5)、排气管(6)、控制盒(7)、气泵(8)、压力传感器组件(9)、第一电磁单向进吸气阀(10)、第一电磁单向排气阀(11)、第二电磁单向排气阀(12)、第二电磁单向吸气阀(13)和两个通气嘴(4),两个所述通气嘴(4)对称滑动插接在记忆棉枕芯(1)的一侧,且所述通气嘴(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气囊(3)的一侧并与空腔相贯通,所述进气管(5)和排气管(6)固定设置在空腔内,且所述进气管(5)与排气管(6)分别与两个通气嘴(4)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盒(7)固定连接在空腔内,且所述进气管(5)和排气管(6)远离通气嘴(4)的一端与控制盒(7)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盒(7)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腔,所述气泵(8)和压力传感器组件(9)均设置在固定腔内,且所述压力传感器组件(9)位于气泵(8)的上方,所述气泵(8)与压力传感器组件(9)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磁单向进吸气阀(10)和第一电磁单向排气阀(11)分别设置在控制盒(7)的一侧和底部,且所述第一电磁单向进吸气阀(10)与第一电磁单向排气阀(11)分别与进气管(5)和排气管(6)连接,所述第二电磁单向排气阀(12)与第二电磁单向吸气阀(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子轩刘克宝朱畅
申请(专利权)人:愉悦家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