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平衡系数辅助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3794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0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平衡系数辅助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分别设置在底座承载面四角处合围形成承载空间的L型第一档边、由下至上以此码放在承载空间内的多个砝码以及用以对砝码进行提升挂载的提升架和定位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避免搬运、操作简单、快速有效等优点。快速有效等优点。快速有效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平衡系数辅助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检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梯平衡系数辅助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梯平衡系数作为电梯的一种重要的使用参数,直接影响曳引驱动电梯的安全性能和舒适性能。电梯的额定载重量、对重和空载轿厢重量是实现计算平衡系数的技术基础,利用对重装置与空载轿厢的总重量之差,除以电梯的额定载重量,即得到这台电梯的平衡系数。
[0003]平衡系数的选取需要考虑曳引机的工作功率和曳引条件,同时也是电梯节能的一个重要保证。轿厢、对重的重量会直接影响钢丝绳、钢丝绳数量、曳引轮绳槽参数等的选择,因此平衡系数检测装置要求高效、准确、可靠。
[0004]根据GBT 10059

2009的要求,曳引式驱动电梯的平衡系数应在0.4

0.5范围内。电梯在安装完成后,会进行平衡系数测试,在很长一段时间以内,电梯未装潢轿厢、未增加或减少对重块数量,电梯的平衡系数将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现行检规TSG T7001

2009中规定,平衡系数测试方法主要通过“电流

载荷曲线法”,该方法需要反复搬运砝码,测量电动机电流变化,通过拟合电流和载荷曲线,得到具体的平衡系数值,但是此方法劳动强度大、作业时间长,需要频繁搬运砝码,对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要求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电梯平衡系数辅助测试装置。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电梯平衡系数辅助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分别设置在底座承载面四角处合围形成承载空间的L型第一档边、由下至上以此码放在承载空间内的多个砝码以及用以对砝码进行提升挂载的提升架和定位叉。
[0008]每个砝码上表面设有横向的上凸筋,底面开设内凹的定位叉连接槽,中部开设用以向下穿过提升架后通过定位叉卡接的通孔,所述的定位叉连接槽与定位叉形状配合。
[0009]所述的定位叉由连接板、水平设置在连接板内侧的两个插销以及与连接板外侧连接的定位叉把手,并且在插销表面设有多条定位凸起。
[0010]所述的提升架包括横梁、上端插入横梁且通过调节螺母调节插入幅度的第一竖杆以及固定在第一竖杆下端且在使用时插入砝码通孔的提升架叉。
[0011]所述的提升架叉的两根叉杆上沿竖向等间距开设多个插销连接孔,在使用时,所述的插销插入插销连接孔后通过定位凸起进行横向锁定。
[0012]所述的横梁两端分别设有用以卡接的定位柱。
[0013]当提升架挂接在电梯轿厢的底部时,所述的横梁架设在电梯轿厢下方的两根工字
钢或槽钢支架上,并且通过定位柱卡接限位。
[0014]当提升架挂接在对重上时,所述的对重底部安装有一U型的对重挂架,并且在对重挂架中部位置开设挂接槽,在提升架挂接后,所述的横梁位于对重挂架内部,第一竖杆位于挂接槽内,两个定位柱对对重挂架两侧进行限位。
[0015]所述的底座底部设有多个脚轮,并且每个脚轮位置处均配设有用以支撑底面的顶脚。
[0016]该装置还包括安装在第一档边上的把手。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8]本技术避免了平衡系数测试过程中频繁搬动砝码的问题,在测试时,只需将该辅助测试装置推行至电梯井的下方安装至轿厢以及对重的底部即可,在测试过程中,只需要选择性的插入定位叉即可实现电梯轿厢与对重之间质量差的调节,经过对比计算,能够快速、有效地得到电梯平衡系数。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应用场景图。
[0021]图3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4为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5为定位叉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中附图标记:
[0026]1、底座,2、砝码,3、定位叉,4、砝码提升架,5、横梁,6、脚轮,7、对重,8、对重挂架,9、电梯轿厢,11、第一挡边,12、把手,21、定位叉连接槽,22、上凸筋,31、插销,32、定位凸起,33、定位叉把手,41、调节螺母,42、挡圈,43、插销连接孔,51、定位柱,61、顶脚,81、挂接槽,82、第二挡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8]实施例:
[0029]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平衡系数辅助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采用推行式设计,具体结构如下:
[0030]该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底部有四个脚轮6,脚轮6具体采用万向轮,并且每个脚轮6分别配有顶脚61(图6),当顶脚61支撑地面时,能够对底座1进行支撑,避免底座1发生横移,底座1上表面的四角设有四个L型的第一挡边11,第一挡边11的内部有多层砝码2。
[0031]砝码2的上表面设有上凸筋22、下表面有内凹的定位叉连接槽21,多个砝码2通过砝码提升架4进行提成,每个砝码2的中心都有两个用于插入砝码提升架4的通孔,当砝码提升架4插入至砝码2时,通过在相应砝码2的下方插入定位叉3对需要吊起的砝码2数量进行控制。
[0032]定位叉3设有两根水平的插销31,两根插销31的位置及外径与定位叉连接槽21相
配合,定位叉3的端部设有定位叉把手33,便于进行操作。
[0033]砝码提升架4下端开有多个与插销31相配合的插销连接孔43,上端插入至横梁5的中间,并且砝码提升架4的上端通过调节螺母41实现砝码提升架4插入至横梁5幅度的调整。横梁5的两端下表面设有定位柱51,如图3所示,当挂接于电梯轿厢9时,横梁5放置在轿厢下方的两根工字钢或槽钢支架,定位柱51能够避免横梁5从轿厢底部脱落。
[0034]如图4所示,当挂接于对重7时,在对重7底部安装对重挂架8,对重挂架8的中间设有用于穿过砝码提升架4的挂接槽81,一侧设有第二挡边82,挡板82能够避免横梁5从对重挂架8脱离。
[0035]如图5所示,为了避免测试过程中定位叉3从砝码提升架4脱离,在插销31的下表面设置了多条定位凸起32,定位凸起32起到挡圈的作用,当砝码提升架4提起时,能够对定位叉3起到横向锁定的作用。
[0036]使用时,通过把手12将底座1推至电梯轿厢9以及对重7的下方,根据测试需要调整定位叉3的高度,实现对轿厢及对重负重的调节。
[0037]本技术根据电梯的平衡系数计算公式KW

G)/Q,W为对重装置的总重量,G为轿厢自重,Q为额定载重量,对重装置的总重量大于空载轿厢自重,且符合要求的平衡系数为0.4

0.5,即轿厢装置40%、45%、50%额定载重量砝码时,对重与轿厢处于井道内水平位置时,测量得到W、G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平衡系数辅助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底座(1)、分别设置在底座(1)承载面四角处合围形成承载空间的L型第一挡边(11)、由下至上以此码放在承载空间内的多个砝码(2)以及用以对砝码(2)进行提升挂载的提升架(4)和定位叉(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平衡系数辅助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砝码(2)上表面设有横向的上凸筋(22),底面开设内凹的定位叉连接槽(21),中部开设用以向下穿过提升架(4)后通过定位叉(3)卡接的通孔,所述的定位叉连接槽(21)与定位叉(3)形状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平衡系数辅助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叉(3)由连接板、水平设置在连接板内侧的两个插销(31)以及与连接板外侧连接的定位叉把手(33),并且在插销(31)表面设有多条定位凸起(3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平衡系数辅助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升架(4)包括横梁(5)、上端插入横梁(5)且通过调节螺母(41)调节插入幅度的第一竖杆以及固定在第一竖杆下端且在使用时插入砝码(2)通孔的提升架叉。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平衡系数辅助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升架叉的两根叉杆上沿竖向等间距开设多个插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双昌陈杰方堃梁艳春牛旷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