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引流用捏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3699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0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伤口引流用捏挤装置,涉及术后护理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捏挤的方式解决引流管堵塞的护理用器械,以提高护理质量,同时降低护理难度。该伤口引流用捏挤装置包括第一工作臂和第二工作臂,所述第一工作臂与所述第二工作臂以能够进行相互接近以及分离运动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工作臂表面设置有第一挤压件,和/或,所述第二工作臂表面设置有第二挤压件,所述第一工作臂或所述第一挤压件与所述第二工作臂或所述第二挤压件之间存在一用于容纳引流管的通道,当所述第一工作臂与所述第二工作臂相互接近时,所述通道逐渐变小至所述引流管被挤压。所述通道逐渐变小至所述引流管被挤压。所述通道逐渐变小至所述引流管被挤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伤口引流用捏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术后护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伤口引流用捏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关节、脊柱手术所造成的手术创伤较大,术后需要在伤口处放置引流管以排出腔内残余血液以及组织液等。术后1

2天内引流出的血液较多,需要频繁挤捏引流管以保持引流管通畅,否则会堵塞引流管进而造成伤口部分形成血肿,严重的甚至会压迫伤口周围神经,尤其是脊柱术后,甚至会压迫脊髓,导致患者术后四肢肌力下降、活动障碍,甚至截瘫。
[0003]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临床上需要护理人员手动捏挤引流管从而使引流管保持畅通。这一操作处理不仅费时费力,同时频繁的操作也会导致护理人员手部疼痛并出现勒痕;同时手的捏挤力度偏弱,无法破损引流管中已经成型的血栓。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研发一种相应的捏挤装置,以提高术后护理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伤口引流用捏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引流管易堵塞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的伤口引流用捏挤装置,包括第一工作臂和第二工作臂,所述第一工作臂与所述第二工作臂以能够进行相互接近以及分离运动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工作臂表面设置有第一挤压件,和/或,所述第二工作臂表面设置有第二挤压件,所述第一工作臂或所述第一挤压件与所述第二工作臂或所述第二挤压件之间存在一用于容纳引流管的通道,当所述第一工作臂与所述第二工作臂相互接近时,所述通道逐渐变小至所述引流管被挤压。
[0008]使用时,用户可以通过操作第一工作臂和第二工作臂以调节两者的位置关系,从而改变通道的大小,当通道小至穿设在通道上的引流管因通道挤压产生形变时,即可达到该装置的捏挤效果,实现对引流管的挤压处理。使用时,用户先将引流管放在通道处,随后操作第一工作臂和第二工作臂相互靠近直至通道挤压住引流管,随后拉动此装置使两个挤压件滚动碾过引流管,使引流管由近端到远端不同部分依次被通道所挤压,以去除管内淤堵。此时利用该装置能够方便的疏通引流管内淤堵,破损引流管内已经成型的血栓。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工作臂与所述第二工作臂一体式设置。
[0011]一体式设置的第一工作臂和第二工作臂可以通过材料的弹性产生形变并恢复来改变通道大小,达到捏挤引流管的效果。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装置呈“V”形或“X”形结构。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挤压件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工作臂的厚
度;和/或,所述第二挤压件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工作臂的厚度。
[0014]通过上述第一挤压件和第二挤压件能够进一步增大引流管与通道的接触面积,使该装置具有更好的捏挤效果。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挤压件与所述第二挤压件位于该伤口引流用捏挤装置的同一侧。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工作臂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工作臂包括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其中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贴合设置,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挤压件位于所述第二侧壁上,和/或,所述第二挤压件位于所述第四侧壁上。
[0017]此时通道可以形成于第一挤压件和第二挤压件之间,且通道的具体位置能根据挤压件的位置变化而产生变化。
[00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挤压件和/或所述第二挤压件为旋转滚轮。
[0019]这一结构有助于减少相应的第一挤压件和第二挤压件与引流管之间的摩擦力,能够有效防止引流管受损或者引流管因外力拉动相对伤口活动,进而影响伤口的恢复。
[002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滚轮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002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道沿所述引流管长度方向延伸的两端宽度不同。
[0022]这一结构可以使引流管受不同的挤压力压迫,从而提高其捏挤效果。
[002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工作臂和所述第二工作臂沿其厚度方向上下叠放,转轴穿过叠放部分与所述第一工作臂和所述第二工作臂相连。
[0024]此时第一工作臂和第二工作臂转动连接,两者通过转动连接的方式能够方便的实现对其相对位置的调节,以改变通道的大小
[002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提供的伤口引流用捏挤装置包括能够相对靠近或远离的第一工作臂和第二工作臂,两者之间可以直接或者通过其他结构形成能够挤压导流管的通道。通过调整第一工作臂与第二工作臂之间的相对位置或者相对角度能够实现对通道大小的调节,进而利用该通道挤压引流管,达到对引流管进行挤捏的效果。引流管为柔性材料制成的中空管状结构,受外力挤压会产生可恢复的形变,当通道的宽度小至能够挤压引流管使其产生形变时,拉动该装置使引流管其长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依次穿过上述通道,从而使得引流管在该长度区间内的部分均经通道挤压处理,使其内部淤堵排出,有效保证引流管畅通。这一装置不仅能够解决引流管易堵塞的问题,同时还能够减少护理人员的护理难度,减少护理工作量。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是本技术伤口引流用捏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图1中的第一工作臂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图1中的第二工作臂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本技术伤口引流用捏挤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是本技术伤口引流用捏挤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6是本技术伤口引流用捏挤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7是本技术伤口引流用捏挤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8是本技术伤口引流用捏挤装置的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中:1、第一工作臂;11、第一挤压件;12、第一侧壁;13、第二侧壁;2、第二工作臂;21、第二挤压件;22、第三侧壁;23、第四侧壁;3、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伤口引流用捏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呈“V”形结构,包括一体式设置的第一工作臂(1)和第二工作臂(2),所述第一工作臂(1)与所述第二工作臂(2)相连并由韧性金属制成;两者能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可恢复的形变从而相互接近以及分离;所述第一工作臂(1)包括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所述第二工作臂(2)包括第三侧壁(22)和第四侧壁(23),所述第一侧壁(12)与第三侧壁(22)贴合设置,第二侧壁(13)与第四侧壁(23)相对设置;第一挤压件(11)位于所述第二侧壁(13)上,和/或,第二挤压件(21)位于所述第四侧壁(23)上,所述第一挤压件(11)与所述第四侧壁(23)之间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聪聪田红梅王洋李博雅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