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底炉成品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23697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0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底炉成品冷却系统,包括供水单元、冷却单元、回水单元以及控制单元,供水单元、冷却单元和回水单元依次顺序连接,且供水单元还与回水单元连接,控制单元与冷却单元以及供水单元分别连接;冷却单元包括冷却筒和喷射单元,冷却筒用于容置所述转底炉成品,喷射单元用于对冷却筒进行冷却处理;回水单元用于将冷却单元产生的废水抽送至供水单元;供水单元用于对废水进行预设的处理后提供给冷却单元;控制单元用于对冷却单元进行调节,以使转底炉成品达到预期的冷却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转底炉成品冷却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转底炉成品经冷却后存在的内部结构损伤以及冷却过程中耗水量巨大的技术问题。损伤以及冷却过程中耗水量巨大的技术问题。损伤以及冷却过程中耗水量巨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底炉成品冷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转底炉成品球冷却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转底炉成品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高纯氢氧化锶车间,对高纯氢氧化锶成品球的冷却有两种冷却方式,分别是喷淋冷却和喷雾冷却,一般采用单独配置一座晾水池给冷却系统提供水源。但现有的冷却方式一方面会造成成品球内部的结构损伤,另一方面耗水量巨大,不符合环保原则,同时也导致制造成本偏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转底炉成品冷却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转底炉成品经冷却后存在的内部结构损伤以及冷却过程中耗水量巨大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减轻转底炉成品经冷却后的内部结构损伤,并降低耗水量的技术效果。
[0004]本申请通过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转底炉成品冷却系统,包括供水单元、冷却单元、回水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供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和所述回水单元依次顺序连接,且所述供水单元还与所述回水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冷却单元以及所述供水单元分别连接;
[0006]所述冷却单元包括冷却筒和喷射单元,所述冷却筒用于容置所述转底炉成品,所述喷射单元用于对所述冷却筒进行冷却处理;
[0007]所述回水单元用于将所述冷却单元产生的废水抽送至所述供水单元;
[0008]所述供水单元用于对所述废水进行预设的处理后提供给所述冷却单元;
[0009]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对所述冷却单元进行调节,以使所述转底炉成品达到预期的冷却效果。
[0010]可选地,所述冷却筒包括活动连接的内筒和固定连接的外筒,所述转底炉成品容置于所述内筒中;
[0011]所述喷射单元包括喷雾单元和喷淋单元,所述喷雾单元设置于所述外筒的内壁上,用于对所述内筒进行喷雾冷却;
[0012]所述喷淋单元设置于所述冷却筒的两个端部,用于对所述冷却筒进行喷淋冷却。
[0013]可选地,所述供水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低压供水单元和高压供水单元;
[0014]所述低压供水单元包括晾水池和低压供水泵,所述晾水池用于对所述回水单元输送的废水进行杂质沉降处理以及降温处理,以使所述废水达到再利用标准;所述低压供水泵用于将经过处理的冷却水抽送至所述高压供水单元;
[0015]所述高压供水单元包括过滤器和高压给水泵组,所述过滤器用于对所述低压供水单元提供的所述冷却水进行过滤,所述高压给水泵组用于对过滤后的所述冷却水升压并提供给所述冷却单元。
[0016]可选地,所述高压给水泵组是高压变频给水泵组,所述高压变频给水泵组与所述喷雾单元连接,使所述喷雾单元中的所述冷却水的压力可调。
[0017]可选地,所述高压供水单元还包括低压供水管路,所述低压供水管路与所述冷却筒两端连接,以对所述冷却筒的两个端部进行恒压大流量的所述喷淋冷却。
[0018]可选地,所述低压供水单元还包括晾水池补水管,所述晾水池补水管与车间净环水供水系统连接,用于在所述晾水池储水量不足时,为所述晾水池补水。
[0019]可选地,所述回水单元包括回水泵和过滤器,所述回水泵用于抽取所述冷却单元产生的废水,所述过滤器用于对所述废水进行过滤。
[0020]可选地,所述回水单元与所述冷却单元之间还设置有虹吸筒装置,所述虹吸筒装置经配置具有固定的液位高度,以使所述回水泵保持常压工作状态。
[0021]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用于监控经所述冷却筒冷却后的所述转底炉成品的表面温度;
[0022]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表面温度调节所述内筒的旋转速度以及调节所述喷雾单元的出水压力,以使所述转底炉成品达到预期的冷却效果。
[0023]可选地,在所述冷却筒表面还设置有放散管路,以回收冷却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水蒸气。
[0024]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25]本申请提供的转底炉成品冷却系统,包括供水单元、冷却单元、回水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其中,供水单元与冷却单元连接,用于为冷却单元提供冷却水;而冷却单元进一步包括冷却筒和喷射单元,将转底炉成品置于冷却筒中,通过喷射单元对冷却筒进行冷却处理,实现对转底炉成品的冷却,从而避免了冷却介质与转底炉成品直接接触导致的转底炉成品损伤;
[0026]另一方面,本申请设置将回水单元与冷却单元以及供水单元分别连接,回水单元将冷却单元产生的废水抽出后送入供水单元,由供水单元对废水进行处理后再提供给冷却单元,实现了冷却水的循环使用,大大降低了用水量,降低了制造成本的同时,还达到了环保的目的。
[0027]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28]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29]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转底炉成品冷却系统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图1的一种转底炉成品冷却系统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图2进行排布的一种具体的转底炉成品冷却系统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转底炉成品冷却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转底炉成品经冷却后存在的内部结构损伤以及冷却过程中耗水量巨大的技术问题。
[0033]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34]提供一种转底炉成品冷却系统,包括供水单元、冷却单元、回水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其中,供水单元、冷却单元和回水单元依次顺序连接,且供水单元还与回水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冷却单元以及所述供水单元分别连接;
[0035]所述冷却单元包括冷却筒和喷射单元,所述冷却筒用于容置所述转底炉成品,所述喷射单元用于对所述冷却筒进行冷却处理;
[0036]所述回水单元用于将所述冷却单元产生的废水抽送至所述供水单元;
[0037]所述供水单元用于对所述废水进行预设的处理后提供给所述冷却单元;
[0038]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对所述冷却单元进行调节,以使所述转底炉成品达到预期的冷却效果。
[0039]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转底炉成品冷却系统可以应用于高纯氢氧化锶车间,用于对高纯氢氧化锶成品球进行冷却,或者也可以对类似形式的转底炉成品球进行冷却。
[0040]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底炉成品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单元、冷却单元、回水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供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和所述回水单元依次顺序连接,且所述供水单元还与所述回水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冷却单元以及所述供水单元分别连接;所述冷却单元包括冷却筒和喷射单元,所述冷却筒用于容置所述转底炉成品,所述喷射单元用于对所述冷却筒进行冷却处理;所述回水单元用于将所述冷却单元产生的废水抽送至所述供水单元;所述供水单元用于对所述废水进行预设的处理后提供给所述冷却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对所述冷却单元进行调节,以使所述转底炉成品达到预期的冷却效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筒包括活动连接的内筒和固定连接的外筒,所述转底炉成品容置于所述内筒中;所述喷射单元包括喷雾单元和喷淋单元,所述喷雾单元设置于所述外筒的内壁上,用于对所述内筒进行喷雾冷却;所述喷淋单元设置于所述冷却筒的两个端部,用于对所述冷却筒进行喷淋冷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低压供水单元和高压供水单元;所述低压供水单元包括晾水池和低压供水泵,所述晾水池用于对所述回水单元输送的废水进行杂质沉降处理以及降温处理,以使所述废水达到再利用标准;所述低压供水泵用于将经过处理的冷却水抽送至所述高压供水单元;所述高压供水单元包括过滤器和高压给水泵组,所述过滤器用于对所述低压供水单元提供的所述冷却水进行过滤,所述高压给水泵组用于对过滤后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惠家李磊高星江波陈迪安刘学民刘燕燕汪小龙陈国海刘磊王睿昊沈鑫王灵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