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共聚物及作为粘度改性剂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3675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08:2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公开提供乙烯

Ethylene copolymer and its use as viscosity mod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乙烯共聚物及作为粘度改性剂的用途
[0001]专利技术人:Sara Zhang,Maryam Sepehr,David Morgan,Jingwen Zhang
[0002]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3]本申请与2019年3月7日提交的PCT申请PCT/US19/21164相关,其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该PCT申请又要求2018年3月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2/640,323的优先权;以及本申请与2019年3月7日提交的PCT申请PCT/US19/21173相关,其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该PCT申请又要求2018年3月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2/640,307的优先权。


[0004]本公开涉及乙烯共聚物以及这种聚合物作为例如粘度改性剂的润滑添加剂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5]将润滑流体应用到移动表面之间以减少摩擦,从而改进功效并降低磨损。润滑流体也常常起着驱散由移动表面之间的摩擦产生的热量的作用。
[0006]一类润滑流体是用于内燃机的石油基润滑油。润滑油含有帮助润滑油在给定温度下具有一定粘度的添加剂。一般地,润滑油和流体的粘度反向依赖于温度。当润滑流体的温度升高时,粘度通常下降,而当温度降低时,粘度通常升高。例如,对于内燃机来说,期望在低温下具有较低的粘度以促进发动机在寒冷的天气中启动,并且在较高的环境温度下,当润滑性能通常下降时,具有较高的粘度。
[0007]用于润滑流体和油的添加剂包括流变改性剂,例如粘度指数(Viscosity Index,VI)改进剂。粘度指数改进组分,其中很多衍生自乙烯

α

烯烃共聚物,改性改变润滑剂的流变学行为,以在润滑剂使用的温度范围内增加粘度并促进更恒定的粘度。
[0008]可以预期,通过适当和谨慎地操作VI改进剂的结构可以大幅改进VI改进剂的性能,如通过增稠效率(Thickening efficiency,TE)和剪切稳定性指数(Shear stability index,SSI)测量的。如美国专利第8,105,992号中所述的增稠效率(TE)是通过将聚合物溶解在给定的参考油中可以获得多少粘度增益的相对量度。聚合物的剪切稳定性指数(SSI)是其在剪切应力下聚合物抵抗机械降解的能力的量度。
[0009]具有高增稠效率的烯烃共聚物(OCP)粘度改性剂在多级成品润滑剂中具有优势,其提供更低的配方成本和降低的沉积物形成风险。这种益处来自于完全调配油中聚合物的使用量较低。传统上并且在本领域中已知,OCP的增稠效率通过使乙烯含量最大化来提高,但这使聚合物处于导致成品润滑剂具有低温性能缺陷的风险中。可以减轻低温缺点。将无定形和半结晶的乙烯基共聚物的共混物用于润滑油配方允许了增加的增稠效率、剪切稳定性指数、低温粘度性能和倾点。参见例如美国专利第7,402,235和5,391,617号,以及欧洲专利第0 638,611号。或者,如果OCP可以以更窄的分子量分布制成,那么也可以提高增稠效率(参见美国专利4,540,753)。
[0010]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用作粘度改性剂的聚合物的增稠效率特性。
[0011]感兴趣的参考文献还包括:1)Vaughan,A;Davis,D.S.;Hagadorn,J.R.in Comprehensive Polymer Science,Vol.3,Chapter 20,“Industrial catalysts for alkene polymerization”;2)Gibson,V.C.;Spitzmesser,S.K.Chem.Rev.2003,103,283;3)Britovsek,G.J.P.;Gibson,V.C.;Wass,D.F.Angew.Chem.Int.Ed.1999,38,428;4)国际公布号WO 2006/036748;5)McGuire,R.et al.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Vol 254,No.21

22,pages 2574

2583(2010);6)美国专利第4,540,753号;7)美国专利第4,804,794号;8)P.Chem.Rev.2013,113,3836

38

57;9)J.Am.Chem.Soc.2005,127,9913

9923;10)Lub.Sci.1989,1,265

280;11)Lubricant Additives,Chemistry and Applications,pages 293

327,CRC Press,2003;12)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of Lubricants,3rd edition,pages 153

187,Springer,2010;13)美国公布第2013

0131294号;14)美国公布第2002/0142912号;15)美国专利第6,900,321号;16)美国专利第6,103,657号;17)国际公布号WO 2005/095469;18)美国公布第2004/0220050A1号;19)国际公布号WO 2007/067965;20)Froese,R.D.J.et al.,J.Am.Chem.Soc.2007,129,pp.7831

7840;21)国际公布号WO 2010/037059;22)美国公布第2010/0227990 Al号;23)国际公布号WO/0238628 A2;24)Guerin,F.;McConville,D.H.;Vittal,J.J.Organometallics 1996,15,p.5586;25)美国专利第7,973,116号;26)美国专利第8,394,902号;27)美国公布第2011

0224391号;28)美国公布第2011/0301310A1号;以及29)美国专利第9,321,858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公开涉及乙烯

C3至C
20
α

烯烃共聚物,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约45wt%至约70wt%的乙烯含量和1.1至1.9的Mw(DRI)/Mn(DRI)的乙烯

C3至C
20
α

烯烃无规共聚物。乙烯

C3至C
20
α

烯烃无规共聚物可以如PCT/US19/21164中所公开的使用吡啶基二胺基(PDA)催化剂和添加的链转移剂(CTA)来合成。
[001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是该共聚物在油中作为粘度改性剂的用途。
附图说明
[0014]附图仅示出示例性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因为本公开可以允许其他等效实施方式。
[0015]图1是增稠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乙烯和C3至C
20
α

烯烃的共聚物,具有:1.1至1.9的Mw(DRI)/Mn(DRI);约50,000g/mol至约250,000g/mol的Mw(DRI);和约45wt%至约70wt%的乙烯含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共聚物,其中,所述乙烯含量为约45wt%至约60wt%。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共聚物,其中,所述乙烯含量为约45wt%至约55wt%。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乙烯共聚物,其中,所述乙烯含量为至少51wt%。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乙烯共聚物,其中,所述C3至C
20
α

烯烃是丙烯。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乙烯共聚物,其中,所述共聚物具有约为1至5的增稠效率和约1至55的SSI。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乙烯共聚物,其中,所述Mw(DRI)/Mn(DRI)小于1.7。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乙烯共聚物,其中,所述Mw(DRI)/Mn(DRI)为1.6或更小。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乙烯共聚物,其中,所述Mw(DRI)/Mn(DRI)不是1.40或1.48。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乙烯共聚物,其中,所述Mw(DRI)/Mn(DRI)小于1.4。11.一种润滑组合物,包含油和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乙烯共聚物。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润滑组合物,其中,所述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萨拉
申请(专利权)人:埃克森美孚化学专利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