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聚乙烯共混物,其膜及其方法技术_技高网

聚乙烯共混物,其膜及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9290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5
本披露涉及聚乙烯共混物、其膜及其方法。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聚合物共混物包括具有约0.94g/cm3至约0.97g/cm3的密度和约0.1g/10min至约10g/10min的熔体指数的第一聚乙烯。共混物包括第二聚乙烯,其包含至少80wt%的乙烯衍生单元。第二聚乙烯具有约0.918g/cm3至约0.945g/cm3的密度、约10,000g/mol至约20,000g/mol的数均分子量(Mn)、约75,000g/mol至约300,000g/mol的重均分子量(Mw)、约0.1g/10min至约5g/10min的熔体指数(2.16kg)、约25g/10min至约80g/10min的高负荷熔体指数(21.6kg)和约10至约50的熔体指数比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披露总体上涉及聚乙烯共混物、其膜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1、韧性和劲度是聚乙烯膜的关键特性,例如在期望减薄(down-gauging)的情况下。膜的韧性和劲度是关键因素的应用的实例包括自立袋、小袋、枕形包装和重型袋。韧性可以通过抗落镖冲击性、在纵向方向上的埃尔门多夫法抗撕裂性(“md撕裂”)、和/或自由落体之后的袋完整性来表征。劲度可以通过1%正割模量(本文中也称为“模量”)来表征

2、目前很少有聚乙烯共混物能够在膜性能方面同时提供高md撕裂和落镖冲击。甚至更少的聚乙烯共混物提供以下膜特性的有利组合:md撕裂、落镖冲击和正割模量。通过使用聚乙烯共混物来平衡这三种膜特性可能是困难的。在聚乙烯共混物中,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是提高韧性(例如,落镖冲击)的主要贡献者。在另一方面,增加的劲度(例如,1%正割模量)可以归因于向共混物中添加高密度聚乙烯(“hdpe”)。然而,hdpe降低了膜的总体韧性(md撕裂和落镖冲击),使膜更脆。因此,膜的md撕裂和落镖冲击值随着聚乙烯共混物的密度的增加而急剧降低,同时膜的劲度或模量得到改进。对于包装等应用,需要刚性膜,但应保持韧性。

3、需要能够避免或最小化这种以牺牲韧性为代价实现更大劲度的折衷的聚乙烯共混物;即,可以扩展密度范围(从而提高劲度)同时保持或提高韧性(这可以称为“扩展落镖平台和撕裂平台”)的共混物。此类膜可以提供有利的性能特性,特别是高落镖冲击、高md撕裂和高1%正割模量的组合。

4、在这方面可能感兴趣的参考文献包括:pct/us2021/020614;wo2022/120321;美国公开号2019/0119417、2019/0144576和2020/0071437;wo2019/094131;ep 2931763 b1;ep2188100b1;wo2019/027605a1;wo2019/083609。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披露涉及聚乙烯共混物、其膜及其方法。

2、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聚合物共混物包括具有约0.94g/cm3至约0.97g/cm3的密度和约0.1g/10min至约10g/10min的熔体指数的第一聚乙烯。共混物包括第二聚乙烯,其包括至少80wt%的乙烯衍生单元。第二聚乙烯具有大于0.918g/cm3至约0.945g/cm3的密度、约10,000g/mol至约20,000g/mol的数均分子量(mn)、约75,000g/mol至约300,000g/mol的重均分子量(mw)、约0.1g/10min至约5g/10min的熔体指数(2.16kg)、约25g/10min至约80g/10min的高负荷熔体指数(21.6kg)和约10至约50的熔体指数比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聚合物共混物,其包含: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其中,所述第二聚乙烯具有宽正交组成分布。

3.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其中,所述第二聚乙烯具有以下特性中的一种或多种:

4.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其中,所述第二聚乙烯具有以下特性中的一种或多种:

5.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其具有所有所述特性(d)-(i)。

6.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其中,所述第二聚乙烯具有:

7.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其中,基于所述第二聚乙烯的总重量百分比,所述第二聚乙烯包含约94wt%至约98wt%的乙烯衍生单元和余量的包含1-己烯衍生单元的共聚单体单元。

8.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其中,所述共混物具有:

9.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其中,基于所述共混物的总重量,所述第二聚乙烯以约80wt%至约99wt%的量存在于所述共混物中。

10.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9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其中,所述共混物具有约0.921至约0.924g/cm3的平均拉曼密度。

11.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其中,所述共混物具有约12.6至约30的σT(σT(℃))。

12.权利要求11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其中,所述共混物具有约15.5至约17的(σT(℃)。

13.膜,其包含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其中,所述膜具有约1μm至约50μm的厚度。

14.权利要求13所述的膜,其中,所述膜具有:

15.权利要求13或14中任一项所述的膜,其中,所述膜具有约100g/密耳至约800g/密耳的落镖冲击强度(ASTM D1709)。

16.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膜,其中,所述膜具有约100g/密耳至约280g/密耳的根据ASTM D1922(在23℃±2℃和50%±10%相对湿度下调节40小时)的埃尔门多夫法撕裂值(MD)。

17.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膜,其中,所述膜具有约0.921至约0.924g/cm3的平均拉曼密度。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聚合物共混物,其包含: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其中,所述第二聚乙烯具有宽正交组成分布。

3.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其中,所述第二聚乙烯具有以下特性中的一种或多种:

4.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其中,所述第二聚乙烯具有以下特性中的一种或多种:

5.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其具有所有所述特性(d)-(i)。

6.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其中,所述第二聚乙烯具有:

7.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其中,基于所述第二聚乙烯的总重量百分比,所述第二聚乙烯包含约94wt%至约98wt%的乙烯衍生单元和余量的包含1-己烯衍生单元的共聚单体单元。

8.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其中,所述共混物具有:

9.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共混物,其中,基于所述共混物的总重量,所述第二聚乙烯以约80wt%至约99wt%的量存在于所述共混物中。

10.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N·罗科M·J·卡伯尼E·R·H·勒诺克斯M·A·利弗李雯A·S·希尔瓦
申请(专利权)人:埃克森美孚化学专利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