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彩瑞猎蝽成虫捕抓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3514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1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红彩瑞猎蝽成虫捕抓收集装置。一种红彩瑞猎蝽成虫捕抓收集装置包括手持握杆、套环、捕虫漏斗和外网袋,套环连接在手持握杆的一端,捕虫漏斗的大口端连接在套环上,外网袋的开口端连接在套环上以使捕虫漏斗被罩设在外网袋的内部,外网袋靠近套环一端的侧壁上还设有若干收集孔,每个收集孔上均可拆卸连接有收集网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被捕获后的红彩瑞猎蝽成虫沿着外网袋的内壁往上爬行时,会极大概率爬入到小的收集网袋中,自动被收集,省去了人工分开收集的步骤,并且不会对红彩瑞猎蝽成虫造成损伤,整个装置功能不仅能够实现红彩瑞猎蝽成虫的捕获,还能实现红彩瑞猎蝽成虫的分开收集;提升了捕虫作业的效率。提升了捕虫作业的效率。提升了捕虫作业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彩瑞猎蝽成虫捕抓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捕虫装置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红彩瑞猎蝽成虫捕抓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红彩瑞猎蝽Rhinocoris fuscipes(Fabricius)是一种能捕食褐飞虱、烟蚜、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等害虫捕食能力很强的猎蝽科天敌昆虫,在害虫控害方面应用前景广阔。开展天敌人工规模化饲养然后应用到大田害虫防治,是当今害虫生物防治的一种重要方法,进行红彩瑞猎蝽人工大规模饲养的重要前提条件,是能在田间捕抓大量的红彩瑞猎蝽成虫作为人工饲养的种虫。目前农业昆虫上使用的捕虫网较为简易而且功能单一,容易出现昆虫逃逸等现象,还存在收集昆虫难的问题。不同的昆虫其大小和活动能力等生物学习性也不同,因此需要根据所捕抓的昆虫特性制定相应的捕抓收集装置。
[0003]目前技术手段中公开了一种捕虫网,包括握杆,握杆的中部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握杆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握杆的另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挂圈,固定杆的内部设置有乳胶层,乳胶层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二号铁丝,二号铁丝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铁丝,一号铁丝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固定套,一号铁丝的另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二号固定套,一号铁丝与三号铁丝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网兜,一号铁丝与三号铁丝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开口塑料袋,开口塑料袋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胶圈,开口塑料袋的下端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魔术贴,开口塑料袋的下端另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二号魔术贴。一号魔术贴与二号魔术贴粘合,一号魔术贴与二号魔术贴粘合,可使网兜形成一个封闭空间,可确保昆虫无法从网兜内飞出。该捕虫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昆虫逃逸,但是捕获后的昆虫全部都在该整个网袋中,收集时需要打开网袋,也可能存在逃逸现象,并且对于红彩瑞猎蝽成虫的捕捉,捕捉后没办法进行分开收集,容易出现成虫之间挤压碰撞受伤或者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捕获后的昆虫全部都在该整个网袋中,收集时需要打开网袋,也可能存在逃逸现象,并且对于红彩瑞猎蝽成虫的捕捉,捕捉后没办法进行分开收集,容易出现成虫之间挤压碰撞受伤或者死亡的问题,提供一种红彩瑞猎蝽成虫捕抓收集装置。本技术能够对红彩瑞猎蝽成虫进行分开收集,使用更加方便。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彩瑞猎蝽成虫捕抓收集装置,包括手持握杆、套环、捕虫漏斗和外网袋,所述套环连接在所述手持握杆的一端,所述捕虫漏斗的大口端连接在所述套环上,所述外网袋的开口端连接所述在套环上以使所述捕虫漏斗被罩设在所述外网袋的内部,所述外网袋靠近所述套环一端的侧壁上还设有若干收集孔,每个所述收集孔上均可拆卸连接有收集网袋。
[0006]优选的,所述外网袋上在所述收集孔的周向边缘设有第一魔术贴面,所述收集网
袋的开口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魔术贴面配合使用的第二魔术贴面,所述收集网袋通过所述第二魔术贴面与对应收集孔处的第一魔术贴面可拆卸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收集孔和收集网袋的数量均为8~12个,所述收集孔沿所述外网袋的周向侧壁均匀分布。收集孔和收集网袋还可以是其它数量,数量收集孔和收集网袋的数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外网袋的实际尺寸和红彩瑞猎蝽成虫的个头大小进行适应性设置,一般收集孔之间的间隔不会太大,以使得红彩瑞猎蝽成虫爬至收集网袋上沿后会更大概率进入到收集孔中。
[0008]进一步的,所述套环包括第一环形轨道和第二环形轨道,所述捕虫漏斗连接在所述第一环形轨道上,所述外网袋连接在所述第二环形轨道上。
[0009]优选的,所述手持握杆为伸缩杆。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外网袋远离所述套环的一端为缩放口,所述缩放口上串设有用于将所述缩放口打开放大或者缩小封住的松紧绳。
[0011]优选的,所述套环的外侧壁上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有螺纹连接孔,所述手持握杆靠近所述套环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螺纹连接孔匹配的外螺纹,所述手持握杆靠近所述套环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螺纹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手持握杆远离所述套环的一端设有防滑手柄。
[0013]优选的,所述收集网袋和外网袋的网孔密度均为60~80目。
[0014]优选的,所述捕虫漏斗由光滑塑料薄膜制成。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根据红彩瑞猎蝽成虫的自然习性,在外网袋的上沿还加设有小的收集网袋,使得被捕获后的红彩瑞猎蝽成虫沿着外网袋的内壁往上爬行时,会极大概率爬入到小的收集网袋中,自动被收集,不需要人工去触碰到红彩瑞猎蝽成虫,不会对红彩瑞猎蝽成虫造成损伤,并且省去了人工分开收集的步骤,整个装置功能不仅能够实现红彩瑞猎蝽成虫的捕获,还能实现红彩瑞猎蝽成虫的分开收集;提升了捕虫作业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缩放口封住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0]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所示,为一种红彩瑞猎蝽成虫捕抓收集装置,包括手持握杆1、套环2、捕虫漏斗3和外网袋4,所述套环2连接在所述手持握杆1的一端,所述捕虫漏斗3的大口端连接在所述套环2上,所述外网袋4的开口端连接所述在套环2上以使所述捕虫漏斗3被罩设在所述外网袋4的内部,参考图1和图2,所述外网袋4靠近所述套环2一端的侧壁上还设有若干收集孔5,每个所述收集孔5上均可拆卸连接有收集网袋6。收集孔5和收集网袋6的尺寸大小根据红彩瑞猎蝽成虫的个头大小进行适应性调整,本实施例中,所述收集孔5和收集网袋6的数量均为10个,10个所述收集孔5沿所述外网袋4的周向侧壁均匀分布,并且相邻的收集孔5之间的间距较小,以使得红彩瑞猎蝽成虫爬至收集网袋6上沿后会更大概率进入到收集孔5中;所述收集网袋6和外网袋4的网孔密度均为60目。
[0024]作为收集网袋6的其中一种可拆卸连接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网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彩瑞猎蝽成虫捕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握杆(1)、套环(2)、捕虫漏斗(3)和外网袋(4),所述套环(2)连接在所述手持握杆(1)的一端,所述捕虫漏斗(3)的大口端连接在所述套环(2)上,所述外网袋(4)的开口端连接所述在套环(2)上以使所述捕虫漏斗(3)被罩设在所述外网袋(4)的内部,所述外网袋(4)靠近所述套环(2)一端的侧壁上还设有若干收集孔(5),每个所述收集孔(5)上均可拆卸连接有收集网袋(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彩瑞猎蝽成虫捕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网袋(4)上在所述收集孔(5)的周向边缘设有第一魔术贴面,所述收集网袋(6)的开口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魔术贴面配合使用的第二魔术贴面,所述收集网袋(6)通过所述第二魔术贴面与对应收集孔(5)处的第一魔术贴面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彩瑞猎蝽成虫捕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孔(5)和收集网袋(6)的数量均为8~12个,所述收集孔(5)沿所述外网袋(4)的周向侧壁均匀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彩瑞猎蝽成虫捕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2)包括第一环形轨道和第二环形轨道,所述捕虫漏斗(3)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海滨魏彬胡燕林勇何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烟草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