蛾类成虫捕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5496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蛾类成虫捕捉器,包括手柄、捕捉头,所述手柄与所述捕捉头转动连接,所述捕捉头设有捕虫腔,所述捕虫腔的一端设有开口、另一端封闭。利用成虫受刺激时的逃逸特性高效地捕捉蛾类成虫。的逃逸特性高效地捕捉蛾类成虫。的逃逸特性高效地捕捉蛾类成虫。

Moth adult catc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蛾类成虫捕捉器


[0001]本技术涉及辅助害虫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蛾类成虫捕捉器。

技术介绍

[0002]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又名秋黏虫,属于鳞翅目夜蛾科,原产于美洲,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球预警的跨国界迁飞性重大农业害虫,具有繁殖能力强,适生区域广、寄主范围宽的特点,截止到2019年10月8日就入侵了我国的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一旦暴发成灾,防治难度大,严重威胁着我国粮食生产安全。为有效防控草地贪夜蛾,急需开展草地贪夜蛾基础生物学特性、高效药剂筛选与研制、天敌控害效能评价与繁育、抗性监测与治理等的研究工作,而稳定获得大量、健壮、一致性好的试验虫源是开展相关科研工作的重要前提。
[0003]目前,对饲养、研究草地贪夜蛾而言,经常需要在不损伤虫体的条件下捕捉、收集草地贪夜蛾成虫,特别是在狭小空间时捕捉难度更大,但目前尚缺乏简单易用的成虫捕捉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出一种蛾类成虫捕捉器,利用成虫受刺激时的逃逸特性高效地捕捉蛾类成虫。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蛾类成虫捕捉器,包括手柄、捕捉头,所述手柄与所述捕捉头转动连接,所述捕捉头设有捕虫腔,所述捕虫腔的一端设有开口、另一端封闭。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柄设有限位凸部,所述捕捉头设有若干限位凹部,当所述手柄转动至不同位置时,所述限位凸部卡入相应的所述限位凹部;或者,所述手柄设有限位凹部,所述捕捉头设有若干限位凸部,当所述手柄转动至不同位置时,所述限位凹部卡住相应的所述限位凸部。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捕捉头设有转动槽,在所述手柄的转动路径内,所述手柄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转动槽内,所述转动槽的侧壁设有所述限位凸部或所述限位凹部。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柄的一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转动槽内。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柄的一端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槽的侧壁设有轴孔,所述转动轴伸入所述轴孔。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槽的侧壁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槽的中部连通将所述第二凹槽分为第一段和第二段,连通处设有所述轴孔,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一段、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二段构成三个所述限位凹部,所述手柄的侧边设有弧形凸起的限位凸部。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槽设于所述捕捉头的封闭端。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捕虫腔的开口宽度小于深度。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捕虫腔的封闭端的宽度小于所述捕虫腔的开口的宽度。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捕虫腔的开口宽度1cm—1.3cm;或者,所述捕虫腔底部宽度是0.7cm—0.8cm;或者,所述捕虫腔的深度1.6cm—2.1cm;或者,所述捕虫腔的内壁倾斜角度为1度—8度。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1、蛾类成虫捕捉器包括手柄、捕捉头,手柄与捕捉头转动连接,捕捉头设有捕虫腔,捕虫腔的一端设有开口、另一端封闭。
[0018]使用时,将捕虫腔的开口对准成虫的头部和前胸位置,略倾斜捕捉头,轻轻罩住成虫的头部,成虫受到刺激后会向前移动,进入捕虫腔。可转动的手柄,可以调节手柄相对于捕虫腔的开口的角度,一方面,可以根据成虫头部朝向,灵活调节捕虫腔开口的朝向,便于套住成虫的头部将成虫捕捉;另一方面,使捕捉器可以适用于不同空间(例如角落、空旷空间或者狭小空间)内的成虫捕捉。
[0019]2、手柄设有限位凸部,捕捉头设有若干限位凹部,当手柄转动至不同位置时,限位凸部卡入相应的限位凹部;或者,手柄设有限位凹部,捕捉头设有若干限位凸部,当手柄转动至不同位置时,限位凹部卡住相应的限位凸部。通过限位凹部和限位凸部的卡扣,可以起到临时固定的作用,使手柄相对于捕捉头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便于操作捕捉头对成虫进行捕捉。捕捉头设有多个限位凸部或限位凹部,可以实现手柄的多档位转动,使手柄在多个角度可以临时固定,在不同场景中可以切换使用不同角度手柄的捕捉器,扩大适用范围。
[0020]3、捕捉头设有转动槽,捕捉头设有转动槽,转动槽的侧壁设有限位凸部或限位凹部。在手柄的转动路径内,手柄的至少部分伸入转动槽内,此时手柄的运动范围被限制在转动槽内,可以更好地实现限位凸部卡入限位凹部,优选的,转动槽的两侧对称设有限位凹部或限位凸部。
[0021]4、手柄的一端转动地安装于转动槽内。手柄的转动端、手柄上的限位凸部或限位凹部都在转动槽内,进一步约束限位凸部卡入限位凹部的路径、防止脱出,保持手柄临时固定的稳定性。
[0022]5、手柄的一端设有转动轴,转动槽的侧壁设有轴孔,转动轴伸入轴孔。通过转动轴将手柄转动地与捕捉头连接,结构简单的同时使手柄可以更灵活的转动。
[0023]6、转动槽的侧壁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的一端与第二凹槽的中部连通将第二凹槽分为第一段和第二段,连通处设有轴孔,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第一段、第二凹槽的第二段构成三个限位凹部,手柄的侧边设有弧形凸起的限位凸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丁字形交叉连通,结构简单,在提供三档转动的限位凹部的同时便于机械加工。优选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横截面与限位凸部的横截面的轮廓相配合。
[0024]7、转动槽设于捕捉头的封闭端。手柄相对于捕捉头转动的连接处是捕捉头的封闭端,利于捕捉头的开口端对准成虫,可以更灵活地选取捕捉成虫的角度。
[0025]8、所述捕虫腔的开口宽度小于深度。捕虫腔是长条形的,既可以引导成虫进入捕虫腔,在成虫进入捕虫腔后可以限制成虫在捕虫腔内的活动,例如可以防止成虫转身,使成虫进入后无法调转方向,被限制在捕虫腔内部无法逃脱。
[0026]9、所述捕虫腔的封闭端的宽度小于所述捕虫腔的开口的宽度。捕虫腔的封闭端宽
度小、开口的宽度大,捕虫腔的内壁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利于成虫进入捕虫腔内。
[0027]10、所述捕虫腔的开口宽度1cm—1.3cm;或者,所述捕虫腔底部宽度是0.7cm—0.8cm;或者,所述捕虫腔的深度1.6cm—2.1cm;或者,所述捕虫腔的内壁倾斜角度为1度—8度。捕虫腔的宽度小于成虫的长度,在成虫头部进入捕虫腔后,可以避免成虫转身,使成虫被困在捕虫腔内。捕虫腔的深度可以使成虫完全进入捕虫腔,利于保持成虫在捕虫腔内的同时转移成虫;又避免捕虫腔太深难以取出成虫。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蛾类成虫捕捉器的使用状态图一;
[0029]图2为本技术蛾类成虫捕捉器的使用状态图二;
[0030]图3为本技术中捕捉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技术中捕捉头的剖视图;
[0032]图5为本技术中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蛾类成虫捕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捕捉头,所述手柄与所述捕捉头转动连接,所述捕捉头设有捕虫腔,所述捕虫腔的一端设有开口、另一端封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蛾类成虫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设有限位凸部,所述捕捉头设有若干限位凹部,当所述手柄转动至不同位置时,所述限位凸部卡入相应的所述限位凹部;或者,所述手柄设有限位凹部,所述捕捉头设有若干限位凸部,当所述手柄转动至不同位置时,所述限位凹部卡住相应的所述限位凸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蛾类成虫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头设有转动槽,在所述手柄的转动路径内,所述手柄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转动槽内,所述转动槽的侧壁设有所述限位凸部或所述限位凹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蛾类成虫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一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转动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蛾类成虫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一端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槽的侧壁设有轴孔,所述转动轴伸入所述轴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蛾类成虫捕捉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永凯李继虎武韩安玉兴成印洁孙东磊林明江刘键柏李泓智许汉亮陈立君易杰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