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装置及具有该净化装置的垃圾处理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3493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1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净化装置及具有该净化装置的垃圾处理器,一种净化装置包括有壳体,呈管状,其内部具有空腔,且该壳体具有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净化件,位于所述空腔内,用来对气流进行过滤净化;加热管,位于所述空腔内,且沿着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加热管局部位于所述净化件中;该净化装置还包括有加热器,位于所述空腔内,且沿着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而螺旋环绕在所述净化件的外围,其第一端与所述加热管的第一端电连接,其第二端与所述加热管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通过内外双向加热,提高了对净化件的加热效率,保证了净化件加热的均匀性,继而提高了净化件的催化利用效率,除味效果更好。果更好。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净化装置及具有该净化装置的垃圾处理器


[0001]本技术属于垃圾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净化装置及具有该净化装置的垃圾处理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厨余垃圾是人们在厨房加工食物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食物边角料的混合物,比如有植物根茎、肉类碎屑、骨头、瓜果皮壳等,含水量高,在潮湿的环境条件下长时间存放会发生腐败、变质,引发细菌的聚集,产生异味,导致厨房的环境污染,故厨房中会配备垃圾处理装置对垃圾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垃圾往往也会产生异味,影响用户的体验。
[0003]为此,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净化装置及含水分垃圾处理机》,其专利号为ZL01133981.0(授权公告号为CN1179801C)公开了一种净化装置,具有壳体、设在所述壳体中的多个金属薄板、支承在所述各个金属薄板上的催化剂、设在所述各个薄板间的隔板、贯通所述各个薄板设置的金属管以及设在所述金属管中的催化剂加热器。所述多个金属薄板按规定间隔排列,具有至少一个贯通孔,所述隔板划分所述各个薄板间的空间。所述废气围绕形成在所述各个薄板间的各个空间绕圈,通过所述各个贯通孔而从壳体的出口排出。上述专利中通过热催化法实现了净化,并利用加热器对催化剂和空气进行加热,通常需要使催化剂达到污染物的起燃温度点才可进行催化分解,加热器设置在位于中心的金属管中,其中心区域的温度较高,即薄板内侧的温度较高,而外侧的温度低,可能会导致内侧的催化剂失效而外侧的催化剂温度低而催化利用不足的问题。
[0004]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净化装置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使催化剂温度均匀且催化利用效率高的净化装置。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的净化装置的垃圾处理器。
[0007]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净化装置,包括有:
[0008]壳体,呈管状,其内部具有空腔,且该壳体具有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
[0009]净化件,位于所述空腔内,用来对气流进行过滤净化;
[0010]加热管,位于所述空腔内,且沿着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001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局部位于所述净化件中;该净化装置还包括有:
[0012]加热器,位于所述空腔内,且沿着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而螺旋环绕在所述净化件的外围,其第一端与所述加热管的第一端电连接,其第二端与所述加热管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沿着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净化件位于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
[0014]为了实现加热管和加热器的连接,所述壳体竖向设置,所述加热管的上下两端及加热器的上下两端均位于壳体之外,且该加热管的上端与加热器的上端均与电源电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下端,且该进气口处连接有进气管,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上端,且该出气口处连接有出气管。
[0016]为了方便实现加热管的固定,所述空腔内在位于所述净化件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套设在所述加热管外侧的套管,所述套管与所述壳体相对固定连接,且该套管的管壁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存在,方便加热管热量的散失。
[0017]为了减小壳体内热量的散失,所述壳体的内表面设置有包裹在所述加热器外围的保温层。
[0018]为了可靠检测空腔内的温度而进行高温保护,还包括有控制器和用来检测所述空腔内温度的温度检测器,所述温度检测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9]净化件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可采用蜂窝状催化剂的形式,也可采用金属片上设置催化剂的形式,但是优选地,所述净化件为呈蜂窝状的催化剂,且该净化件沿着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在邻近中央的位置具有供所述加热管穿过的通孔。
[0020]优选地,所述净化件的横截面呈圆形。
[0021]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所述的净化装置的垃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来对垃圾进行处理的垃圾处理装置,所述净化装置的进气口与所述垃圾处理装置的出风口流体连通。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净化装置的加热器沿着壳体的长度方向而螺旋环绕在净化件的外围,而加热管位于净化件中,如此,通过加热管对净化件的内部进行加热,而加热器对净化件的外围进行加热,加热管和加热器的第一端串联,第二端与电源电连接,通过内外双向加热,提高了对净化件的加热效率,保证了净化件加热的均匀性,继而提高了净化件的催化利用效率,除味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实施例的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的剖视图;
[0025]图3为图1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0026]图4为垃圾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8]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垃圾处理器包括有净化装置、用来对垃圾进行处理的垃圾处理装置5和风机7。
[0029]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净化装置包括有壳体1、净化件2、加热管3、加热器4、控制器和用来检测空腔10内温度的温度检测器15。其中,壳体1呈管状,且竖向设置。前述壳体1的内部具有空腔10,且该壳体1的侧壁具有与空腔10相连通的进气口101和出气口102,
进气口101位于壳体1的下端,且该进气口101处连接有进气管11,进气管11与垃圾处理装置5的出风口流体连通。上述的出气口102位于壳体1的上端,且该出气口102处连接有出气管12。如此,上述的进气口101和出气口102沿着壳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0030]净化件2位于空腔10内,且位于进气口101和出气口102之间,用来对气流进行过滤净化。净化件2具有多个供供气流通过的过气孔20,具体地,该净化件2为呈蜂窝状的催化剂,且横截面呈圆形。前述的净化件2沿着壳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即竖向布置。并且该净化件2在邻近中央的位置具有供加热管3穿过的通孔131。前述的净化件可采用陶瓷材质,也可采用金属材质。
[0031]加热管3位于空腔10内,且沿着壳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局部位于净化件2中。前述加热器4位于空腔10内,且沿着壳体1的长度方向而螺旋环绕在净化件2的外围。加热管3的上下两端及加热器4的上下两端均位于壳体1之外,且该加热管3的上端与加热器4的上端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未示出)电连接。加热管3的下端与加热器4的下端通过导线电连接。上述加热管3和加热器4内外布置,一方面,提高了传热效率,提高了净化件的温度均匀性,提高了催化效率,以对进入壳体1空腔内的异味气体能够被充分、均匀的高温加热,进而去除异味;另一方面,有效利用加热管的功率和降低加热管的电压,延长加热管寿命。
[0032]为了实现加热管3的安装,空腔10内在位于净化件2的上下两侧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化装置,包括有:壳体(1),呈管状,其内部具有空腔(10),且该壳体(1)具有与所述空腔(10)相连通的进气口(101)和出气口(102);净化件(2),位于所述空腔(10)内,用来对气流进行过滤净化;加热管(3),位于所述空腔(10)内,且沿着所述壳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3)局部位于所述净化件(2)中;该净化装置还包括有:加热器(4),位于所述空腔(10)内,且沿着所述壳体(1)的长度方向而螺旋环绕在所述净化件(2)的外围,其第一端与所述加热管(3)的第一端电连接,其第二端与所述加热管(3)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01)和出气口(102)沿着所述壳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净化件(2)位于所述进气口(101)和出气口(10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竖向设置,所述加热管(3)的上下两端及加热器(4)的上下两端均位于壳体(1)之外,且该加热管(3)的上端与加热器(4)的上端均与电源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01)位于所述壳体(1)的下端,且该进气口(101)处连接有进气管(11),所述出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小强权育锋王丹阳郭国良郑军妹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