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汽化甲醇炉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3364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1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汽化甲醇炉头,包括底座,炉盖和导油管,底座呈中空柱状,炉盖呈环状,设于底座上方与底座螺纹连接,底座内部设有环形加热槽,导油管安装于加热槽中,加热槽内对称设有油管口一和油管口二,导油管的两端分别插入油管口一和油管口二内,并采用导热硅胶对加热槽进行填充,加热槽的内侧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分火器,分火器与点火针连接,分火器的四周设有小孔,一侧设有回油口,分火器的底部设有进油口,底座的四周均布有若干通风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燃料预热温度,改善了燃料雾化效果,使得燃烧更加充分,既节约燃料,又减少烟雾,积碳少,噪音小,清洗方便。清洗方便。清洗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汽化甲醇炉头


[0001]本技术涉及汽化炉具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汽化甲醇炉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酒店、饭店、食堂、家庭等场所都需要使用燃气灶。炉头作为燃气灶灶具的核心部件之一,关系到灶具的安全、火力以及节能等。目前,传统的燃气灶炉头存在诸多缺陷,如燃气利用率低,火焰分布不均匀,烟雾大、易积碳、噪音大、不易清洗等弊端。因此,急需开发一种自动汽化甲醇炉头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汽化甲醇炉头,提高了燃料预热温度,改善了燃料雾化效果,使得燃烧更加充分,既节约燃料,又减少烟雾,积碳少,噪音小,清洗方便,是一种适用于餐饮业、农村回风炉使用的自动汽化炉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利于推广应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汽化甲醇炉头,包括底座,炉盖和导油管,所述底座呈中空柱状,所述炉盖呈环状,设于底座上方与底座螺纹连接,所述底座内部设有环形加热槽,所述导油管安装于加热槽中,所述加热槽内对称设有油管口一和油管口二,所述导油管的两端分别插入油管口一和油管口二内,并采用导热硅胶对加热槽进行填充,所述加热槽的内侧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分火器,所述分火器与点火针连接,所述分火器的四周设有小孔,一侧设有回油口,所述分火器的底部设有进油口,所述底座的四周均布有若干通风孔。
[0006]优选地,所述导油管进口通过铜管与油箱连接,燃油进入导油管后在加热槽中汽化,然后由导油管出口涌出气体,所述导油管出口通过铜管与进油口连接,气体由进油口流进炉头内,经点火针点火后,在分火器四周即炉头内燃烧,所述回油口通过回油管与油箱连接,用于将多余的、未能及时燃烧的燃油导回油箱。
[0007]优选地,所述导油管由内径2mm、外径4mm的铜管弯折而成,两端竖直设置,中间水平绕设三圈。
[0008]优选地,所述底座为铝合金底座,外径为10cm,内径为6cm,高度为7cm,底部厚度为3cm。
[0009]优选地,所述炉盖为铝合金炉盖,外径为10cm,内径为6cm,厚度为3cm。
[0010]优选地,所述油管口一和油管口二为内径大于4mm的圆形孔。
[0011]优选地,所述分火器的直径为2.8cm,厚度为1.5cm,材质为铜。
[0012]优选地,所述加热槽的宽度为1cm,深度为0.7cm。
[0013]优选地,所述通风孔距离底座底部2cm,所述通风孔的个数为10

12个。
[0014]优选地,连接导油管进口与油箱的铜管外径为4mm,连接导油管出口与进油口的铜
管外径为4mm,所述回油管为外径4mm的铜管。
[00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汽化甲醇炉头,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提高了燃料预热温度,改善了燃料雾化效果,使得燃烧更加充分,既节约燃料,又减少烟雾,积碳少,噪音小,清洗方便。
[0017]2.当炉头刚点火、开始燃烧时,由于炉头温度低,达不到汽化燃油的效果,本技术回油口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燃油溢出,提高了炉头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汽化甲醇炉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汽化甲醇炉头的底座俯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汽化甲醇炉头的底座仰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汽化甲醇炉头的炉盖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汽化甲醇炉头的导油管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
[0024]1.底座2.炉盖3.导油管4.油管口一5.油管口二6.回油口7.分火器8.加热槽9.点火针10.进油口11.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技术的内容。
[0026]如图1

5所示,分别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汽化甲醇炉头、底座、炉盖和导油管的结构示意图。该自动汽化甲醇炉头包括底座1,炉盖2和导油管3,所述底座1呈中空柱状,为铝合金底座,外径为10cm,内径为6cm,高度为7cm,底部厚度为3cm。所述炉盖2呈环状,为铝合金炉盖,外径为10cm,内径为6cm,厚度为3cm,所述炉盖2设于底座1上方与底座1螺纹连接,所述底座1内部设有环形加热槽8,所述加热槽8的宽度为1cm,深度为0.7cm。所述导油管3安装于加热槽8中,所述加热槽8内对称设有油管口一4和油管口二5,所述油管口一4和油管口二5为内径大于4mm的圆形孔。所述导油管3由内径2mm、外径4mm的铜管弯折而成,两端竖直设置,中间水平绕设三圈。所述导油管3的两端分别插入油管口一4和油管口二5内,并采用导热硅胶对加热槽8进行填充,所述加热槽8的内侧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分火器7,所述分火器7与点火针9连接,所述分火器7的四周设有小孔,一侧设有回油口6,所述分火器7的底部设有进油口10,所述分火器7的直径为2.8cm,厚度为1.5cm,材质为铜。所述底座1的四周均布有若干通风孔11,所述通风孔11距离底座1底部2cm,所述通风孔11的个数为10

12个。所述导油管3进口通过铜管与油箱连接,燃油进入导油管3后在加热槽8中汽化,然后由导油管3出口涌出气体,所述导油管3出口通过铜管与进油口10连接,气体由进油口10流进炉头内,经点火针9点火后,在分火器7四周即炉头内燃烧,所述回油口6通过回油管与油箱连接,用于将多余的、未能及时燃烧的燃油导回油箱。连接导油管3进口与油箱的铜管外径为4mm,连接导油管3出口与进油口10的铜管外径为4mm,所述回油管为外径4mm的铜管。当炉头刚点火、开始燃烧时,由于炉头温度低,达不到汽化燃油的效果,回油口6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燃油溢出,提高了炉头的使用安全性。
[0027]本技术提高了燃料预热温度,改善了燃料雾化效果,使得燃烧更加充分,既节约燃料,又减少烟雾,积碳少,噪音小,清洗方便,是一种适用于餐饮业、农村回风炉使用的自动汽化炉头,既方便使用,又真正做到了无烟无味、燃烧充分、安全节能的效果,是山区百姓取暖、做饭的理想选择。
[0028]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技术构思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该技术构思的前提下,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汽化甲醇炉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炉盖和导油管,所述底座呈中空柱状,所述炉盖呈环状,设于底座上方与底座螺纹连接,所述底座内部设有环形加热槽,所述导油管安装于加热槽中,所述加热槽内对称设有油管口一和油管口二,所述导油管的两端分别插入油管口一和油管口二内,并采用导热硅胶对加热槽进行填充,所述加热槽的内侧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分火器,所述分火器与点火针连接,所述分火器的四周设有小孔,一侧设有回油口,所述分火器的底部设有进油口,所述底座的四周均布有若干通风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汽化甲醇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管进口通过铜管与油箱连接,燃油进入导油管后在加热槽中汽化,然后由导油管出口涌出气体,所述导油管出口通过铜管与进油口连接,气体由进油口流进炉头内,经点火针点火后,在分火器四周即炉头内燃烧,所述回油口通过回油管与油箱连接,用于将多余的、未能及时燃烧的燃油导回油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汽化甲醇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管由内径2mm、外径4mm的铜管弯折而成,两端竖直设置,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邦跃熊维友宋鑫熊维升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燃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