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软基路段沥青路面不均匀沉降病害的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2925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2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软基路段沥青路面不均匀沉降病害的路面结构,包括预制面板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面板层铺装在不均匀沉降病害所对应的开挖路槽内,在预制面板层与路槽间设有用于加强防水和层间结合的作用层,所述预制面板层上面铺设有面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软基路段发生不均匀沉降病害的范围合理开挖路槽,最大限度减少施工作业面积,无需预先采用旋喷桩对路基进行加固处理,施工快捷,大大减短工期;在预制面板层与路槽间设置的作用层能加强防水,并且加强层间结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路面结构承载能力高,整体性好,抗变形能力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路面结构各层之间、路面结构与路基之间的结合牢固可靠,不易损坏。不易损坏。不易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软基路段沥青路面不均匀沉降病害的路面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路面不均匀沉降病害的快速处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软基路段沥青路面不均匀沉降病害的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对路面行驶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软土路段由于路基沉降未稳定和承载能力不足等原因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路面不均匀沉降病害,严重降低路面行驶质量,影响公路运营安全和路容。目前传统的路面不均匀沉降病害快速处治方法主要有沥青混合料加铺法和粒料桩法,其中沥青混合料加铺法因未加固路基路面,只能短暂维持路面平整度,粒料桩法对宕渣填筑路基打孔困难不适用。因此对交通繁忙且封道压力大的宕渣填筑路基段,特别是高速公路及其互通匝道路基段,快速治理其路面不均匀沉降病害,提高路面行驶质量,降低对人民群众出行的影响,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0003]如一专利号为ZL202022690872.9(授权公告号为CN214831566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道路结构》公开了一种预制面板的道路结构,该道路结构需预先采用旋喷桩对路基进行加固处理,施工工序多、工期长,对运营公路封道压力大,不适合快速施工需求,并且该道路结构适用于新建路面,不能用于处理已经发生沉降病害的路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软基路段沥青路面不均匀沉降病害的路面结构,尤其适用于道路封道压力大的宕渣填筑路基段沥青路面。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适用于软基路段沥青路面不均匀沉降病害的路面结构,包括预制面板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面板层铺装在不均匀沉降病害所对应的开挖路槽内,在预制面板层与路槽间设有用于加强二者结合的作用层,所述预制面板层上面铺设有面层。
[0006]为了加强预制面板层与面层之间的结合,优选地,在所述预制面板层与面层之间设置有能避免层间滑移的防滑层。
[0007]为了提高预制面板层的荷载应力扩散能力,避免因荷载应力集中而引起的路面不均匀竖向变形和施工快捷,优选地,所述预制面板层包括有至少两块钢筋预制板,相邻钢筋预制板之间通过湿接缝连接。湿接缝搭接的预制面板层的整体性好,抗变形能力强,使半刚性基层或柔性基层下路基不均匀沉降无法穿透预制面板层作用至路面表层,对湿接缝现浇快硬型UHPC,从而达到预制面板层快速化施工,并且预制面板通过外伸钢筋联合UHPC湿接缝形成刚性整体基层,从而避免了由于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柔性路面的沉陷等病害。
[0008]为了便于施工时将钢筋预制板铺设在路槽中,优选地,所述钢筋预制板上设有用于吊装的吊装孔。
[0009]进一步地,所述作用层为适用于半刚性基层路面的改性乳化沥青透封层或者为适用于沥青结合料类基层路面的改性沥青下封层。其中,在处理软基路段时一般分为处理半
刚性基层或是沥青结合料类基层,当在处理半刚性基层路面时,为了加强预制面板层与路基的结合及阻隔水分,优选地,所述作用层为适用于半刚性基层路面的改性乳化沥青透封层;而在处理沥青结合料类基层路面时,为了加强预制面板层与路基的结合,所述作用层为适用于沥青结合料类基层路面的改性沥青下封层。
[0010]为了加强预制面板层与面层的结合,优选地,所述防滑层为改性沥青粘层。
[0011]进一步地,所述面层包括两层沥青混凝土层,下层是SBS改性AC

20型沥青混凝土层,上层是SBS改性AC

13型沥青混凝土层。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在软基路段发生不均匀沉降病害的范围合理开挖路槽,最大限度减少施工作业面积,且相较于对比文件,无需预先采用旋喷桩对路基进行加固处理,所以本技术的路面结构施工快捷,大大减短工期;(2)由于在软基路段的软土含水量高,在预制面板层与路槽间设置的作用层能加强防水,并且加强层间结合;(3)本技术的路面结构承载能力高,整体性好,抗变形能力强;(4)本技术的路面结构各层之间、路面结构与路基之间的结合牢固可靠,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路面结构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路面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湿接缝的平面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湿接缝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8]如图1~4所示,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本实施例的适用于软基路段沥青路面不均匀沉降病害的路面结构包括预制面板层,预制面板层铺装在不均匀沉降病害5上所对应的开挖路槽内,在预制面板层与路槽间设有用于加强层间结合的作用层1,预制面板层上面铺设有面层。在处理半刚性基层路面时为了加强预制面板层与路基的结合及阻隔水分,作用层1为改性乳化沥青透封层;在处理沥青结合料类基层路面时,为了加强预制面板层与路基的结合,作用层1为改性沥青下封层。为了加强预制面板层与面层之间的结合,在预制面板层与面层之间设置有能避免层间滑移的防滑层3,防滑层3优选地为改性沥青粘层,而面层的设计则可以按照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进行,包括两层沥青混凝土层,下层是铺装6cm的SBS改性AC

20型沥青混凝土层41,上层是铺装4cm的SBS改性AC

13型沥青混凝土层42。
[0019]同时为了提高预制面板层的荷载应力扩散能力,避免因荷载应力集中而引起的路面不均匀竖向变形和施工快捷,本实施例的预制面板层包括有至少两块钢筋预制板21,相邻钢筋预制板之间通过10cm的湿接缝22连接,通过湿接缝22搭接的预制面板层的整体性好,抗变形能力强,使半刚性基层或柔性基层下路基不均匀沉降无法穿透预制面板层作用至路面表层,并且湿接缝22现浇快硬型UHPC能使预制面板层的施工快速化。为了便于施工时将钢筋预制板铺设在对应的开挖路槽中,各个钢筋预制板21上设有用于吊装的吊装孔211。
[0020]上述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1)需处治路面范围划分及钢筋预制板预制
[0022]对需处治的路面范围进行划分,根据需处治的路面范围拟定钢筋预制板21的板块形状和大小,完成钢筋预制板21的板块平面布置图,要求板块种类尽可能少,方便预制和现场铺装;
[0023]其中钢筋预制板的要求如下:钢筋预制板所采用混凝土的技术标准应符合《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

201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

2020);混凝土粗骨料应采用连续级配,碎石宜采用锤击式破碎生产;混凝土用砂不得采用海砂及淡化海砂;钢筋预制板所采用的热轧HPB300、HRB400钢筋,应分别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软基路段沥青路面不均匀沉降病害的路面结构,包括预制面板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面板层铺装在不均匀沉降病害(5)所对应的开挖路槽内,在预制面板层与路槽间设有用于二者结合的作用层(1),所述预制面板层上面铺设有面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软基路段沥青路面不均匀沉降病害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面板层与面层之间设置有能避免层间滑移的防滑层(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软基路段沥青路面不均匀沉降病害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面板层包括有至少两块钢筋预制板(21),相邻钢筋预制板(21)之间通过湿接缝(2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软基路段沥青路面不均匀沉降病害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燎焱禹长永祝威威李志勇李小江王开太姚志坤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