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淤积的潜水泵房输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22924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2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淤积的潜水泵房输水系统,包括潜水泵房、潜水泵、水泵出水管、连接管、穿孔管,其中潜水泵房的一侧设有泵房进水管;潜水泵设于所述潜水泵房底部;水泵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潜水泵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水泵出水管止回阀,所述水泵出水管止回阀与外部管网连接;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水泵出水管连接;穿孔管与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穿孔管水平设于所述潜水泵房的底部,所述穿孔管的管体上设有多个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能够应用于现有的大多数潜水泵房,实现自动化反冲洗的整体结构设计,无需人力操作从根本上解决了潜水泵房的防淤积问题。力操作从根本上解决了潜水泵房的防淤积问题。力操作从根本上解决了潜水泵房的防淤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淤积的潜水泵房输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淤积的潜水泵房输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污水工程设计中,遇到最多的泵房就是潜水泵房,基本的做法就是一个圆形或者矩形池体内设置两台或更多台潜水泵。由于潜水泵输送的介质为污水,污水泵房长时间运行后,潜水泵所在位置由于水流的扰动,不会形成淤积,由于水流死角,污水中的杂质会淤积在另外一侧,日积月累,大量的污泥淤积降低了泵房的有效空间,需要人工定期清除淤泥。
[0003]污水泵房清淤具有如下特点:1、深度较大,淤泥清理工作量大,且输送困难。2、人工清除,需要泵房停水,影响污水正常输送。3、污水内含有大量有害气体,人工进入到深度大,且空气不流通的池体内,威胁工人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防淤积的潜水泵房输水系统,能够应用于现有的大多数潜水泵房,实现自动化反冲洗的整体结构设计,无需人力操作从根本上解决了潜水泵房的防淤积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保护一种防淤积的潜水泵房输水系统,包括潜水泵房、潜水泵、水泵出水管、连接管、穿孔管,其中具体地:
[0007]潜水泵房,所述潜水泵房的一侧设有泵房进水管;
[0008]潜水泵,设于所述潜水泵房底部;
[0009]水泵出水管,所述水泵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潜水泵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水泵出水管止回阀,所述水泵出水管止回阀与外部管网连接;
[0010]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水泵出水管连接;
[0011]穿孔管,所述穿孔管与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穿孔管水平设于所述潜水泵房的底部,所述穿孔管的管体上设有多个通孔。
[00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上设有闸阀。
[0013]进一步地,所述潜水泵房设于地面以下。
[0014]进一步地,所述潜水泵在潜水泵房中阵列式设有多个,每个潜水泵均匹配有独立的水泵出水管。
[001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与任意一个或多个水泵出水管连接。
[001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为多段折弯管。
[0017]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通过管夹及管夹上的紧固件固定于所述潜水泵房的内壁面上。
[0018]进一步地,所述通孔沿穿孔管的长度方向阵列式设置。
[0019]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与的开设角度与水平面呈45
°

[0020]进一步地,相邻通孔之间的间距相等;
[0021]所述通孔的直径为15~40mm。
[0022]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涉及的各个阀门均匹配有电动的执行机构,以此实现自动控制。
[0023]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与各个阀门的通信控制实现各阀门的间歇式开启、定时开启或程序化开启。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0025]一、使用范围广:本防淤积的潜水泵房输水系统能够应用于现有的大多数潜水泵房,实现自动化反冲洗的整体结构设计,无需人力操作,从根本上解决了潜水泵房的防淤积问题。
[0026]二、制作、安装简单:本防淤积的潜水泵房输水系统可实施性极强,其中的阀门、连接管与穿孔管组成,所使用的阀门、管材都是建设污水泵房中必然用到的设备与材料,没有超出污水泵房使用材料的范畴,可在泵房设备安装时一起实施,不需要特殊的安装设备,连接方式通过法兰盘或者焊接。
[0027]三、操作简单:本系统通过自动执行机构可定时开启或者根据泵房的淤积情况随时开启。
[0028]四、维护简单:本系统因为自动化的控制,不需要经常检修、更换,不会增加额外的维护工作量。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方案中防淤积的潜水泵房输水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0030]图2为本技术方案中防淤积的潜水泵房输水系统的断面示意图。
[0031]图3为本技术方案中穿孔管的截面示意图。
[0032]图中:1、泵房,2、泵房进水管,3、水泵,4、水泵出水管,5、水泵出水管止回阀,6、水泵出水管阀门,7、闸阀,8、连接管,9、管夹,10、穿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方案中如未明确说明的部件型号、材料名称、连接结构、控制方法、算法等特征,均视为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常见技术特征。
[0034]本技术中的防淤积的潜水泵房输水系统,包括潜水泵房1、潜水泵3、水泵出水管4、连接管8、穿孔管10,其中具体地参见图1至图3。本防淤积的潜水泵房输水系统能够应用于现有的大多数潜水泵房,实现自动化反冲洗的整体结构设计,无需人力操作,从根本上解决了潜水泵房的防淤积问题。
[0035]具体实施时,潜水泵房1的一侧设有泵房进水管2,潜水泵3设于所述潜水泵房1底部,水泵出水管4的一端与所述潜水泵3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水泵出水管止回阀5,所述水泵出水管止回阀5与外部管网连接。
[0036]具体实施时,连接管8的一端与所述水泵出水管4连接,穿孔管10与所述连接管8的
另一端连接,所述穿孔管10水平设于所述潜水泵房1的底部,本技术方案中的底部可以为距离底部0~30cm的范围,可根据冲击的效果进行具体设置,所述穿孔管10的管体上设有多个通孔。连接管8上设有闸阀7。穿孔管10可按照需求在潜水泵房1的底部水平设置多段,目的在于能够充分地冲击角落中、边沿处等死角处的淤积。
[0037]具体实施时,潜水泵房1设于地面以下,参见图1,潜水泵3在潜水泵房1中阵列式设有多个,实现潜水泵房1底部的覆盖,每个潜水泵3均匹配有独立的水泵出水管4。
[0038]具体实施时,连接管8与任意一个或多个水泵出水管4连接,也可以设置多个连接管8分别与水泵出水管4连接。连接管8为多段折弯管。连接管8通过管夹9及管夹9上的紧固件固定于所述潜水泵房1的内壁面上。本技术方案中防淤积的潜水泵房输水系统可实施性极强,其中的阀门、连接管与穿孔管组成,所使用的阀门、管材都是建设污水泵房中必然用到的设备与材料,没有超出污水泵房使用材料的范畴,可在泵房设备安装时一起实施,不需要特殊的安装设备,连接方式通过法兰盘或者焊接。
[0039]具体实施时,通孔沿穿孔管10的长度方向阵列式设置。通孔与的开设角度与水平面呈45
°
,相邻通孔之间的间距相等,通孔的直径为15~40mm。孔洞间距为400mm,孔洞尺寸优选为25mm。穿孔管道为具有防腐功能的钢管或者塑料管,管径DN200,通过法兰盘或者焊接与连接管接通。
[0040]具体实施时,本技术方案中涉及的各个阀门均匹配有电动的执行机构,以此实现自动控制。本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为x86架构、ARM架构、RISC

V架构处理器中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淤积的潜水泵房输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潜水泵房(1),所述潜水泵房(1)的一侧设有泵房进水管(2);潜水泵(3),设于所述潜水泵房(1)底部;水泵出水管(4),所述水泵出水管(4)的一端与所述潜水泵(3)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水泵出水管止回阀(5),所述水泵出水管止回阀(5)与外部管网连接;连接管(8),所述连接管(8)的一端与所述水泵出水管(4)连接;穿孔管(10),所述穿孔管(10)与所述连接管(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穿孔管(10)水平设于所述潜水泵房(1)的底部,所述穿孔管(10)的管体上设有多个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淤积的潜水泵房输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8)上设有闸阀(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淤积的潜水泵房输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泵房(1)设于地面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淤积的潜水泵房输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泵(3)在潜水泵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迎霞余雪岑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