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脊柱的前外侧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2242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稳定骨区段的板系统,它包括:可与至少第一和第二骨元件接合的板(10,10’,40,90,120,120’)。为了稳定脊柱,可将板(10,10’,40,90,120,120’)附连到至少第一和第二椎骨的前外侧部分处,其结构有利于从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路径将板(10,10’,40,90,120,120’)接合到椎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背景已采用各种类型的板装置和系统来稳定包括脊柱的骨部分。脊柱稳定技术采用安装在脊柱区段的后方、前方、侧方、后外侧方和前外侧方部分上的板。这些板系统可固定脊柱区段,用于修复受损或患病椎骨、椎间盘和其它脊柱元件。仍然需要解决脊柱前外侧固定的脊柱板系统。专利技术概述根据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将板固定于至少两个椎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正前路途径到达椎骨;沿至少两个椎骨在前外侧设置板;沿基本平行于纵分面的路径将骨紧固件通过板接合至椎骨。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将板稳定于至少两个椎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正前路途径到达椎骨;将一融合构建物通过该途径形成的入口置于所述至少两个椎骨间的盘间隙;将板设置通过入口并位于沿所述至少两个椎骨的前外侧;以及沿经入口向前侧延伸的前-后通路使骨紧固件穿过板与椎骨接合。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稳定至少第一和第二椎骨的板系统,该系统包括板,它具有在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穿过板以接受骨紧固件通入第一椎骨的至少第一孔,和在所述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穿过板以接受骨紧固件通入第二椎骨的至少第二孔。板的下表面适合沿第一和第二椎骨的前外侧部分放置,并且第一和第二孔分别沿第一和第二轴延伸。第一和第二孔轴与板的下表面非正交取向。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稳定至少第一和第二椎骨的板系统,该系统包括板,它具有在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穿过板以接受骨紧固件通入第一椎骨的至少第一孔,和在所述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穿过板以接受骨紧固件通入第二椎骨的至少第二孔。板的下表面适合沿第一和第二椎骨的前外侧部分放置,并且第一和第二孔分别沿第一和第二轴延伸。第一和第二孔轴与板的下表面非正交取向。上表面和下表面在板的外侧缘和内侧缘间延伸,外侧缘的厚度大于板内侧缘处的厚度。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稳定第一和第二椎骨的板系统,该系统包括板,它具有在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穿过板以接受骨紧固件通入第一椎骨的至少第一孔,和在所述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穿过板以接受骨紧固件通入第二椎骨的至少第二孔。板的下表面适合沿第一和第二椎骨的前外侧部分放置,并且第一和第二孔分别沿第一和第二轴延伸。第一和第二孔轴与板的下表面非正交取向,上表面包括一阶梯式构型。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前外侧板,它包括上表面和可沿至少两个椎骨向前外侧定位的下表面。上表面包括一阶梯式构型,它具有邻近板的内侧缘的第一部分和邻近板的外侧缘的第二部分。第一和第二部分相互平行,各自包括至少一个垂直通过其中延伸以接受骨紧固件的孔,从而将板固定于至少两个椎骨。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板系统,它包括在纵分面相对侧上、沿椎骨前外侧定位的第一和第二板。一椎间盘内、长度可调节的联结机构与第一和第二板互连。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前外侧板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板的侧视图。图3是图1所示板的底面立体图。图4是图1所示板的侧视图,骨接合紧固件穿过其中。图5是一脊柱区段的立体图,图1所示板位于其上。图6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前外侧板的立体图。图7是图6所示板的侧面立体图。图8是图6所示板的侧视图,骨接合紧固件穿过其中。图9是一脊柱区段的立体图,图6所示板位于其上。图10是脊柱区段的前视图,图1所示板沿脊柱区段的一侧前外侧与其接合。图11是脊柱区段的前视图,图6所示板沿脊柱区段的两侧前外侧与其接合。图12是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前外侧板的上表面看去的立体图。图13是从图12所示板的下表面看去的立体图。图14是图12所示板的中间侧面剖视图。图15是沿脊柱椎骨水平定位的图12所示板的前视图。图16是图12所示板的侧视图,骨接合紧固件穿过其中。图17是一侧视图,显示板从前外侧与椎体相接合。图18是一计划图,显示板从前外侧沿多个椎骨水平接合。图19是沿脊柱中线看去的视图,显示了将前外侧板接合至脊柱的前路外科手术路径。图20是沿椎体定位的两个板以及与板互连的椎间盘内联结机构的侧视图。图21是沿脊柱中线看去的视图,显示将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前外侧板接合于脊柱的器具和技术。图22是部分截面前视图,显示图21器具的一部分。 具体实施例方式的描述为了促进对本专利技术原理的理解,现在将参考附图所示实施方式并用具体语言描述这些实施方式。但是,应理解,这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限制。认为所示装置中的任何改变和进一步改进,以及本文所述本专利技术原理的任何其它应用都是本专利技术熟练技术人员通常所明白的。前外侧板用于附连于人体骨区段,例如脊柱的两个或多个椎骨。在一些应用中,将板放置在前外侧位置使得侵入性或板与沿脊柱前方延伸的大血管的接触最小。在脊柱的前路途径中,板可附连于两个或多个椎骨的前外侧或倾斜部分。当处于前外侧位置时,板被构造成可接受通过前路途径从前-后方轨迹插入的骨紧固件,使得对前路途径侧面组织的侵入性最小。板可与通过相同前路途径的前路融合方法相结合以稳定前外侧脊柱,这些前路途径是为了将融合构建物放置到椎间盘间隙的中所建立的。认为板可附连于脊柱颈部、胸部、腰部和骶部区域中的任一种或其组合。板可以单侧使用,即将单一的板沿脊柱中线的一侧附连于椎骨。板也可双侧使用,即将两个板在脊柱中线的相对侧附连于椎骨。无论在板的单侧或外侧使用中,可采用多块板来稳定脊柱同一椎骨水平或多个水平。板也可以是相互附连的模块,形成沿多个椎骨区域延伸的板组合件。通过至少一个邻近板各端的骨接合紧固件可将板固定于各个椎骨。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板包括可沿上位椎骨定位的第一部分、可沿下位椎骨定位的第二部分和在它们之间沿相邻椎骨间的脊椎间盘间隙延伸的中间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一对孔,可接受骨接合紧固件以使板与上位椎骨相接合,第二部分包括一对孔,可接受骨接合紧固件以使板与下位椎骨相接合。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板包括第三部分,它具有至少一个孔,可接受骨接合紧固件以使板与第三椎骨相接合。板可具有一个或多个可接合或附连于板的保持元件,它们可在原位防止骨紧固件从板孔中脱出。这种保持装置的例子参见美国专利6,152,927;6,533,786;5,364,399和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0/219,516;这些申请的内容参考包括在此。也考虑其它实施方式的保持元件,包括设置在每个板孔或多个板孔中、周围或附近的卡环。卡环允许骨接合紧固件穿过其中或抵靠卡环进入板孔并进入椎骨。当回到其插入之前的构型时,骨接合紧固件形成的接触面、接合座或其它结构与卡环对齐、接触或接受卡环。卡环与骨接合紧固件间的相互作用可防止或抵抗骨接合紧固件相对于板的脱出。参考图1-5,显示了可附连于脊椎区段的第一和第二椎骨的板10。板10包括一主体11,它具有上表面12和相对的下表面14。主体11在外侧16和内侧18之间延伸,还在头端24和尾端26之间延伸。一对第一孔20位于头端24附近,一对第二孔22位于尾端26附近。孔20,22在上下表面12,14之间延伸并在上下表面12,14处开口,其大小可接受骨紧固件穿过其中,如图4所示。其它实施方式考虑,端部24,26中的一个或两者附近仅具有一个孔。又一些实施方式考虑,端部24,26中的一个或两者处具有两个以上的孔。另一些实施方式考虑,主体11的尺寸可沿三个或更多个椎骨延伸,在头端24和尾端26之间的各个椎骨区域提供一个或多个通过主体11的孔。如图3所示,一个实施方式的板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将板固定于患者至少两个椎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正前路途径到达椎骨;在患者纵分面的第一侧上沿所述至少两个椎骨在前外侧设置板;沿大致平行于纵分面的路径将骨紧固件设置到所述至少两个椎骨中,以将板固定于所述至少两个椎 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C朗格KM安德森AJ麦尔肯特
申请(专利权)人:华沙整形外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