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氢气产生器的纯水回收水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2376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20:28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氢气产生器的纯水回收水箱,涉及水箱技术领域,其包括外水箱,外水箱上形成有氢气入口、氢气出口、氧气入口以及散氧孔;且外水箱上设置有第一管状部、第二管状部以及第三管状部;第一管状部,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连接于氢气入口,第二端连通于氢气出口;第二管状部,套设于第一管状部外,并且连通于第一管状部的第二端,第二管状部包括第一连通孔;第三管状部,设置于外水箱内并套设于第二管部外,第三管状部包括第二连通孔,其中第一连通孔及第二连通孔使外水箱、第三管状部及第二管状部彼此连通。本申请可以将水回收使用,以长时间提供电解用水,不必一直补水,同时将氢气降温,并且回收氢气中多余的水份。水份。水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氢气产生器的纯水回收水箱


[0001]本申请涉及水箱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氢气产生器的纯水回收水箱。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愈来愈多人为了养生与抗老化的目的,会采用吸氢气或喝氢水的保养方式。有研究指出氢(Hydrogen)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而达到抗氧化的功效。可是,生产氢气的设备体积庞大,使用上有许多不便。
[0003]相关技术中,产生氢气的原理是由电解槽将纯水电解之后产生氢气和氧气,电解所产生的氢气饱含水蒸气并且温度过高,若直接使用电解出来的氢气可能会造成使用者被烫伤或被水蒸气呛到。因此,氢气产生器除了设置水箱以供水到电解槽之外,还会设置另一个水箱将氢气内多余的水蒸气滤除之后的水进行回收。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设置二个水箱必须占用过多的体积,而且还需要一直对水箱进行补水,使用上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设置二个水箱必须占用过多的体积,而且还需要一直对水箱进行补水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氢气产生器的纯水回收水箱。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氢气产生器的纯水回收水箱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氢气产生器的纯水回收水箱,包括外水箱,所述外水箱上形成有氢气入口、氢气出口、氧气入口以及散氧孔;且所述外水箱上设置有第一管状部、第二管状部以及第三管状部;所述第一管状部,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氢气入口,所述第二端连通于所述氢气出口;所述第二管状部,套设于所述第一管状部外,并且连通于所述第一管状部的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管状部包括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三管状部,设置于所述外水箱内并套设于所述第二管部外,所述第三管状部包括第二连通孔,其中所述第一连通孔及所述第二连通孔使所述外水箱、所述第三管状部及所述第二管状部彼此连通。
[0008]可选的,所述氢气入口、所述第一连通孔及所述第二连通孔尺寸相同。
[0009]可选的,所述氢气入口、所述第一连通孔及所述第二连通孔的孔径为 0.3mm到0.5mm。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连通孔位于所述第二管状部的底部。
[0011]可选的,所述第二连通孔位于所述第三管状部的底部。
[0012]可选的,所述外水箱底部包括凸部,所述凸部包含底面、中柱及顶凸,所述中柱由所述底面向上延伸出,且所述顶凸由所述中柱向上延伸出,所述氢气入口位于所述顶凸的顶面,所述第二管状部套设于所述顶凸,所述第三管状部套设于所述中柱。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连通孔形成于所述顶凸与所述第二管状部之间。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一连通孔借由第一沟槽所形成,所述第一沟槽自所述顶凸的顶面延伸到所述中柱的顶面。
[0015]可选的,所述第二连通孔形成于所述底面与所述第三管状部之间。
[0016]可选的,所述第二连通孔借由第二沟槽所形成,所述第二沟槽自所述中柱的顶面延伸到所述底面。
[001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用于氢气产生器的纯水回收水箱有益技术效果:
[0018]运用中,将第一管状部的第一端连接于氢气入口,第二端连通于氢气出口,然后将第二管状部套设于第一管状部外,并且连通于第一管状部的第二端,之后将第三管状部套设于第二管部外,第一连通孔及第二连通孔使外水箱、第三管状部及第二管状部彼此连通。由电解槽所制得的饱含水蒸气的氢,由氢气入口进入第一管状部的第一端再上升到第二端后由氢气出口离开,上升的氢气汽泡会经过第一管状部内的水,以将氢气降温并且将多余的水蒸气冷凝出来,经由第一管状部、第二管状部、及第三管状部之间的缓冲效果,可以达到平衡供水,不会阻碍出气或出水,从而省去设置多余的水箱,减小多余水箱占用过多的体积,使得水箱可以同时供水并将氢气内多余的水回收,水箱体积小并且可以长时间提供电解用水,不必一直补水。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施例主要体现一种用于氢气产生器的纯水回收水箱的爆炸图;
[0020]图2是本实施例主要体现氢气产生器局部剖视图;
[0021]图3是本实施例主要体现外水箱内部配置示意图;
[0022]图4是本实施例主要体现氢气产生器局部剖视图;
[0023]图5是本实施例主要体现外水箱局部放大图;
[0024]图6为是本实施例主要体现氢气产生器外观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1、外水箱;11、氢气入口;12、氢气出口;13、氧气入口;14、散氧孔;15、取水孔;16、水箱盖;17、凸部;170、底面;171、第一沟槽;172、中柱;173、第二沟槽;174、顶凸;20、第一管状部;30、第二管状部;31、第一连通孔;40、第三管状部;41、第二连通孔;50、单向阀;60、冷凝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7]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0028]以下结合附图1

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氢气产生器的纯水回收水箱。
[0030]参考图1,一种用于氢气产生器的纯水回收水箱,包括外水箱1、第一管状部20、第二管状部30、及第三管状部40。其中,第一管状部20的管径小于第二管状部30,第二管状部
30的管径小于第三管状部40。外水箱 1包括氢气入口11、氢气出口12、氧气入口13、散氧孔14及取水孔15。取水孔15用以提供电解槽所需要的水,电解槽将水电解之后产生氢气和氧气。刚电解完成的氢气和氧气不但温度高,并且饱含水蒸气,若直接供给使用人吸取可能造成烫伤或是呛伤。故而所产出的氢气和氧气会经由氢气入口11和氧气入口13再度回到外水箱1的内部,以使得高温的氢气和氧气借由外水箱1内的水降温并且将多余的水蒸气冷凝出来。
[0031]外水箱11为配合氢气产生器的外型而设置,且外水箱1整体呈长方体状,且外水箱1长度方向呈竖直设置。第一管状部20、第二管状部30及第三管状部40呈长形的圆管状。第一管状部20、第二管状部30以及第三管状部40之间的直径依次为第一管状部20小于第二管状部30,第二管状部30小于第三管状部40,第一管状部20内径最小最细,第三管状部40 内径最大最粗,第二管状部30内径在第一管状部20及第三管状部40的内径之间。使用时,第一管状部20、第二管状部30及第三管状部40彼此环套并且与外水箱1的内部底层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氢气产生器的纯水回收水箱,包括外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水箱(1)上形成有氢气入口(11)、氢气出口(12)、氧气入口(13)以及散氧孔(14);且所述外水箱(1)上设置有第一管状部(20)、第二管状部(30)以及第三管状部(40);所述第一管状部(20),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氢气入口(11),所述第二端连通于所述氢气出口(12);所述第二管状部(30),套设于所述第一管状部(20)外,并且连通于所述第一管状部(20)的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管状部(30)包括第一连通孔(31);所述第三管状部(40),设置于所述外水箱(1)内并套设于所述第二管部外,所述第三管状部(40)包括第二连通孔(41),其中所述第一连通孔(31)及所述第二连通孔(41)使所述外水箱(1)、所述第三管状部(40)及所述第二管状部(30)彼此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氢气产生器的纯水回收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入口(11)、所述第一连通孔(31)及所述第二连通孔(41)尺寸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氢气产生器的纯水回收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入口(11)、所述第一连通孔(31)及所述第二连通孔(41)的孔径为0.3mm到0.5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氢气产生器的纯水回收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孔(31)位于所述第二管状部(30)的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静高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氢伴侣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