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机作业区域安全保护联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22252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重机作业区域安全保护联锁系统,主要用在起重设备作业时,作业区域严格要求无人员进入的起重机上,采用程序化管理,以降低起重机作业安全事故概率。该安全联锁系统利用安全门识别系统识别进入作业区人员信息,成功识别后,通过信号分别传递给常闭自动开关和常闭安全门,常闭自动开关自动断开,起重机停止作业,常闭安全门允许打开,人员可以进入作业区,作业人员确认作业区域安全后,通过复位开关复位,起重机恢复正常运行,从而实现起重机作业区域安全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应用在建筑工地、工业厂房内、机修车间等的起重机上,具有管理程序化、规范化及自动化安全保护的特点,对起重机安全作业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重机作业区域安全保护联锁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地、工业厂(库)房内、机修车间等设备材料的起重运输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起重机作业区域需要严格安全保护,且实现程序化、自动化安全保护联锁。

技术介绍

[0002]起重机属于特种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建材(钢筋型材装卸等)、机修车间(例如小型设备的吊装等)和化工(例如工业厂(库)房内原料起重运输加料等)等领域,当被吊起材料或设备提升高度较大时,被吊起物品容易坠落,运输的过程中容易碰撞人员等发生事故,常规管理是划定作业区域,以控制人员进入,但存在人员误入作业区或不按照规定执行,导致起重机作业区域发生事故较多。安全门识别系统能够识别人员,通过管理权限控制进入作业区域的人员,可以实现人员的程序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非工作人员的进入,此外识别系统成功识别后,起重机停止作业,人员安全进入作业区域。此技术具有管理程序化、规范化及自动化安全保护的特点,对起重机安全作业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起重机作业区域安全保护联锁系统,该安全保护连锁系统利用安全门识别系统识别进入作业区域人员信息,识别成功后,通过常闭自动开关自动断开,起重机联锁停机,确认作业区域安全后,通过复位开关,使得起重机恢复运行,实现作业区域安全保护联锁的目的。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起重机作业区域安全保护联锁系统,包括起重机、安全门识别系统、围挡或墙体、常闭自动开关、常闭安全门及起重机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安全门识别系统设置在常闭安全门侧,安装时与起重机控制柜、常闭安全门通过信号线相连接,所述识安全门识别系统能够识别进入作业区域人员信息,并能发出成功识别信号;所述常闭自动开关设置在所述起重机控制线路上,安装时处于常闭状态;所述起重机设置在所述围挡或墙体围护的作业范围内,安装时支撑于轨道梁上;所述围挡或墙体设置在所述作业区域边缘;所述常闭安全门固定在所述围挡或墙体上,所述常闭安全门为常闭状态;所述起重机控制柜设置在作业区域内,与所述起重机、安全门识别系统通过信号相连接。
[0006]一种起重机作业区域安全保护联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门识别系统识别方式为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卡片识别或二维码识别等。
[0007]一种起重机作业区域安全保护联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门识别系统识别成功后,发出识别成功信号至所述常闭自动开关和常闭安全门。
[0008]一种起重机作业区域安全保护联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常闭自动开关收到识别成功信号后自动断开,所述起重机停止作业。
[0009]一种起重机作业区域安全保护联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常闭安全门收到识别
成功信号后,所述常闭安全门允许打开,作业人员可以进入作业区。
[0010]一种起重机作业区域安全保护联锁系统,其特征在于:起重机控制柜上的复位开关,确认作业区域安全后,触发复位开关,所述常闭自动开关自动闭合,所述起重机恢复作业。
[0011]一种起重机作业区域安全保护联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可以为门式起重机、桥式起重机及抓斗起重机等。
[0012]本技术的实施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0013]本技术起重机作业区域安全保护联锁系统通过设置起重机、安全门识别系统、围挡或墙体、常闭自动开关、常闭安全门及起重机控制柜,通过将安全门识别系统设置在安全门侧,安全门识别系统通过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卡片识别或二维码识别进入作业区域人员信息,如果对无进入作业区权限人员进行识别,将识别失败,人员无法进入作业区,如果是有权限人员,将识别成功,识别系统发出信号至常闭安全门和常闭自动开关,常闭自动开关自动开启,断开控制回路,起重机停止运行,常闭安全门允许打开,人员可以进入作业区域,达到作业区域安全联锁保护的目的,起重机操作人员再次作业区域安全后,可以通过复位开关,恢复起重机正常运行,可有效防止非工作人员的进入作业区域,亦可有效防止人员误入作业区或不按照规定执行,减少起重机作业区域发生事故发生的概率,以实现作业区域程序化、规范化及自动化安全保护的目的。
[0014]本技术采用封闭作业区域安全识别管理、自动化联锁停机的方法,避免人为管理的易疏忽的缺点,依靠智能识别、联锁程序实现,具有智能识别、管理先进、安全联锁的特点,有效降低起重机作业区域因管理失误发生事故的频率,对起重机安全作业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起重机作业区域平面示意简图。
[0016]图2是图1的安全门开关电气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技术加以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旨在便于对本技术的理解,而对其不起任何限定作用。
[0018]如图1

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起重机作业区域安全保护联锁系统,包括起重机1、安全门识别系统2、围挡或墙体3、常闭自动开关4、常闭安全门5及起重机控制柜6。
[0019]其中,所述安全门识别系统2设置在常闭安全门5侧,安装时与起重机控制柜6、常闭安全门5通过信号线相连接,安全门识别系统2识别进入作业区域人员信息,如果对无进入作业区权限人员进行识别,将识别失败,人员无法进入作业区,如果是有权限人员,将识别成功,识别系统2发出信号至常闭安全门5和常闭自动开关4,常闭自动4开关自动开启,断开控制回路,起重机停止运行,常闭安全门5允许打开,人员可以进入作业区域,达到作业区域安全联锁保护的目的,起重机操作人员再次作业区域安全后,可以通过复位开关,恢复起重机正常运行,从而实现作业区域程序化、规范化及自动化安全保护的目的。
[0020]该作业区域安全保护联锁系统嵌入到原起重机系统,具有管理程序化、规范化及
自动化安全保护的特点,对起重机安全作业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021]所述安全门识别系统能够可以采用权限管理方式。可以实现程序化识别管理进入作业人员的目的。
[0022]优选地,如图1

2所示,所述安全门识别系统2设置在所述常闭安全门侧。其中,安全门识别系统2识别方式为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卡片识别或二维码识别等。
[0023]优选地,如图1

2所示,所述安全门识别系统2识别成功后,发出识别成功信号至所述常闭自动开关4和常闭安全门5。常闭自动4开关自动开启,断开控制回路,起重机停止运行,常闭安全门5允许打开,人员可以进入作业区域。
[0024]优选地,如图1

2所示,所述起重机控制柜6上的复位开关,确认作业区域安全后,触发复位开关,所述常闭自动开关4自动闭合,所述起重机1恢复作业。
[0025]其中,所述起重机1可以为门式起重机、桥式起重机及抓斗起重机等。
[0026]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机作业区域安全保护联锁系统,包括起重机(1)、安全门识别系统(2)、围挡或墙体(3)、常闭自动开关(4)、常闭安全门(5)及起重机控制柜(6)等,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门识别系统(2)设置在常闭安全门(5)侧,安装时与起重机控制柜(6)、常闭安全门(5)通过信号线相连接,所述安全门识别系统能够识别进入作业区域人员信息,并能发出成功识别信号;所述常闭自动开关(4)设置在所述起重机控制线路上,安装时处于常闭状态;所述起重机(1)设置在所述围挡或墙体(3)围护的作业范围内,安装时支撑于轨道梁上;所述围挡或墙体(3)设置在所述作业区域边缘;所述常闭安全门(5)固定在所述围挡或墙体(3)上,所述常闭安全门(5)为常闭状态;所述起重机控制柜(6)设置在作业区域内,与所述起重机(1)、安全门识别系统(2)通过信号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作业区域安全保护联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门识别系统(2)识别方式为人脸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猛卫娟红王一焯芦红生
申请(专利权)人: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