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下肢手术体位摆放及复位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2179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骨科下肢手术体位摆放及复位牵引装置。该装置包括:链接单元、支撑与固定单元、调节单元;链接单元包括床旁固定部与底座,床旁固定部用于底座与手术床之间的链接固定;支撑与固定单元包括膝支撑垫、下肢骨承托部和足部承托部,三者配合用于下肢体位摆放、肢体牵引、固定患肢;调节单元包括膝支撑垫调节部、踝屈伸调节部、足旋转调节部、锁定部、滑轨。各部件的模块化安装解决了装置组装繁琐的问题,模块化的结构实现多维度的摆放,可以提供灵活的手术操作空间。可以提供灵活的手术操作空间。可以提供灵活的手术操作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科下肢手术体位摆放及复位牵引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科下肢手术体位摆放及复位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股骨干骨折、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手术中,将不同形状的骨折断端复位,基本依靠医生徒手完成,这对手术医生来说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由于人手施力的不稳定性,实施复位和维持复位状态的稳定性效果不能保证;并且在目前的手术中,往往需要一名医生以双手把持患肢,使其保持屈膝位,有时为了将骨折断端吻合,还需要用钳子夹持骨折处的患肢来维持复位状态。这不仅消耗医生大量的体力,且徒手把持在手术中保持稳定性很困难,用钳子固定也会给患者造成额外的损伤,徒手复位在复位过程中由于医生要暴露在放射线下反复进行透视,增加了医生及患者的透视剂量。同样在关节置换手术中,需要保持患者屈膝的稳定性,以期在截骨过程中达到更精准的治疗效果。
[0003]虽然既往已有可用的辅助支架及复位工具设备,但该设备无法兼具极度屈膝位的复位,牵引及稳定把持的作用无法满足临床实际需要,在手术过程中易对患者增加额外的创伤。某些设备还存在功能单一、结构复杂、重量大等问题,导致医生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骨科下肢手术体位摆放及复位牵引装置,包括:支撑与固定单元、调节单元;
[0005]所述支撑与固定单元包括膝支撑垫、下肢骨承托部和足部承托部,三者配合用于下肢体位摆放、肢体牵引、固定患肢;
[0006]所述调节单元包括膝支撑垫调节部、踝屈伸调节部、足旋转调节部、锁定部、滑轨;
[0007]所述下肢骨承托部和足部承托部连接,连接处设置踝屈伸调节部,所述踝屈伸调节部用于调节下肢骨承托部与足部承托部之间的夹角;
[0008]所述下肢骨承托部和足部承托部通过锁定部的滑槽设置在滑轨上,可沿滑轨运动,由锁定部控制所述下肢骨承托部和足部承托部在滑轨上的位置;
[0009]所述足旋转调节部设置在足部承托部上,用于调整足部承托部的旋转角度;
[0010]所述膝支撑垫调节部通过第一横杆与膝支撑垫连接,通过第二横杆与下肢骨承托部连接;所述支撑垫调节部用于调整支撑垫与第二横杆的距离,给予患肢轴向牵引。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平行。
[0011]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膝支撑垫调节部包含连杆和手柄,通过握持手柄可调整所述连杆的长度。例如,所述连杆包括连杆A、连杆B和弹簧,连杆A和连杆B通过弹簧进行弹性连接。
[0012]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膝支撑垫的形状为圆柱形或类圆柱形,其轴心处具有供第一横杆穿过的通孔。其中,膝支撑垫用于托起膝关节。
[0013]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下肢骨承托部与足托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
[001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下肢骨承托部包括下肢骨承托板和用于固定下肢骨承托板的支撑件。进一步地,所述用于固定下肢骨承托板的支撑件上设置若干平行的凹槽,所述第二横杆插入任意一条凹槽中。
[0015]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下肢骨承托板的形状为曲面形状,其与小腿适配,以更好地贴合小腿。
[0016]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下肢骨承托部还可以包括绑带,所述绑带设置在所述下肢骨承托板上,用来固定患肢。
[0017]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足部承托部包括足部承托板和用于固定足部承托板的支撑件。
[0018]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足旋转部包括底板和固定件,所述底板上设置供用于固定足部承托板的支撑件小幅度旋转(例如允许足部活动范围内旋30
°
~外旋30
°
)的弧形槽,所述固定件用于将所述底板和所述用于固定足部承托板的支撑件固定在一起。
[0019]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踝屈伸调节部包含球头和调节螺丝,所述下肢骨承托部、底板、球头可经由结合处锯齿组装,调节螺丝用于放松或锁定锯齿,以此调整和固定踝屈伸角度。
[0020]进一步地,将下肢骨承托部和足部承托部之间的夹角记为α,α的范围为30
°
~180
°

[0021]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锁定部包含球头锁定部、滑槽、锁定螺丝、滑轨锁定部,球头锁定部与滑槽为一体式设计,用于链接踝屈伸调节部与滑轨,锁定螺丝用于开启和锁定球头在球头锁定部中旋转活动,滑轨锁定部包含拉紧块和压紧块,配合锁定螺丝用于开启和锁定滑槽在滑轨上的滑动。
[0022]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例如,所述滑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0023]进一步地,所述滑轨与底座平行,二者之间留有间距,以便于滑槽能够沿滑轨活动。
[002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链接单元,所述链接单元包括床旁固定部与底座,床旁固定部用于底座与床体(例如手术床)之间的链接固定。例如,底座固定部的一端设置在底座上,另一端设置在床体上。例如,所述底座固定部的两端通过夹持方式分别固定在底座和床体上。对于夹持方式的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择合适的夹持部件。
[002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固定部包括相互垂直的A部和B部,A部的一端设置在底座上,B部的一端设置在床体上,A部的另一端与B部的另一端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0026]有益效果
[0027]1.利用足部承托部在底座滑轨上滑动的结构装置,可以满足各种角度的屈髋屈膝体位。
[0028]2.利用滑轨和球头锁定机制、及下肢骨承托部与足部承托部之间夹角可调整的固定方式解决了稳定把持屈髋屈膝位的问题。
[0029]3.各部件的模块化安装解决了装置组装繁琐的问题。
[0030]4.下肢骨承托部、足部承托部及硅胶绑带可以牢靠固定患肢结合膝支撑垫与膝支撑垫调节部托起膝关节实现无创牵引复位。
[0031]5.模块化的结构实现多维度的摆放,可以提供灵活的手术操作空间。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骨科下肢手术体位摆放及复位牵引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2

1和图2

2为图1装置中足部承托部方向变化示意图。
[0034]图3

1和图3

2为图1装置中下肢骨承托部和足部承托部夹角的变化示意图。
[0035]图4

1和图4

2为图1装置中膝支撑垫高度变化示意图。
[0036]图5

1和图5

2为图1装置在滑轨上的位置变化示意图。
[0037]图6

1和图6

2分别为图1装置中足旋转调节部的组装示意图和爆炸示意图。
[0038]图7

1和图7

2分别为图1装置中踝屈伸调节部的组装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下肢手术体位摆放及复位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支撑与固定单元、调节单元;所述支撑与固定单元包括膝支撑垫、下肢骨承托部和足部承托部,三者配合用于下肢体位摆放、肢体牵引、固定患肢;所述调节单元包括膝支撑垫调节部、踝屈伸调节部、足旋转调节部、锁定部、滑轨;所述下肢骨承托部和足部承托部连接,连接处设置踝屈伸调节部,所述踝屈伸调节部用于调节下肢骨承托部与足部承托部之间的夹角;所述下肢骨承托部和足部承托部通过锁定部的滑槽设置在滑轨上,可沿滑轨运动,由锁定部控制所述下肢骨承托部和足部承托部在滑轨上的位置;所述足旋转调节部设置在足部承托部上,用于调整足部承托部的旋转角度;所述膝支撑垫调节部通过第一横杆与膝支撑垫连接,通过第二横杆与下肢骨承托部连接;所述支撑垫调节部用于调整支撑垫与第二横杆的距离,给予患肢轴向牵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膝支撑垫调节部包含连杆和手柄,通过握持手柄可调整所述连杆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包括连杆A、连杆B和弹簧,连杆A和连杆B通过弹簧进行弹性连接;所述膝支撑垫的形状为圆柱形或类圆柱形,其轴心处具有供第一横杆穿过的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骨承托部包括下肢骨承托板和用于固定下肢骨承托板的支撑件;所述用于固定下肢骨承托板的支撑件上设置若干平行的凹槽,所述第二横杆插入任意一条凹槽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骨承托板的形状为曲面形状,其与小腿适配;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冠群张腾钟学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慧骨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