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多级生物强化扩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22096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水生物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多级生物强化扩培系统。该系统包括一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进水泵、排污泵和输泥泵;该系统设置有一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和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两级装置串联运行。两级连续扩培的设置可使特定微生物数量大幅增加后再投入污水处理系统,以达到提高污水净化效率的作用。操作时仅需在首次运行时投料,正常运行后无需投入菌种。正常运行后无需投入菌种。正常运行后无需投入菌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式多级生物强化扩培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生物处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移动式多级生物强化扩培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针对污水生物处理的菌种培养,常用的方法有活性污泥培养法和特定菌种发酵法等。
[0003]活性污泥法是在人工充氧条件下,对污水和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培养,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使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多余部分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
[0004]特定菌种发酵法通过特定菌种发酵提高生化反应器内的有效细菌数量,对细菌的靶向选择起到促进作用。该方法能够使反应系统内有效细菌数量维持在较高水平,提高特定污染物去除效果,同时能够应对间歇运行工况,对进水水质波动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0005]以上方法在环境保护污水生物处理的菌种培养领域被广泛应用,但是以上方法均存在弊端:
[0006]活性污泥法不能针对特定的污染物定向培养菌种,反应系统内有效细菌数量较低,导致扛冲击负荷能力弱,处理效率较低。
[0007]特定菌种发酵法虽然对细菌的靶向选择起到促进作用,但是该方法无法保证发酵系统内的菌种一直维持高水平状态,且菌种培养时间长,没办法实现对微生物的实时监测以保证其生长的旺盛度,使系统处理效率不稳定。特定菌种发酵法对菌种的扩培速率较慢,导致发酵系统能够提供的菌种量无法满足处理系统中对菌种的需求量。并且该法对不同处理系统之间的适配性较差。
[0008]在污水的生物处理中,往往存在某个菌种对于某个特定的污染物具有高于其他菌种的处理效果。因此,为促进菌种的靶向选择作用,提高石油、化工、制药、造纸等行业污水中COD、氨氮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亟待提出一种新的用于污水生物处理的特定菌种的扩大繁殖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可移动式多级生物强化扩培系统。该系统设置有一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和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两级装置串联运行。两级连续扩培的设置可使特定微生物数量大幅增加后再投入污水处理系统,以达到提高污水净化效率的作用。操作时仅需在首次运行时投料,正常运行后无需投入菌种。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多级生物强化扩培系统,该系统包括一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进水泵、排污泵和输泥泵;
[0011]所述一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和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均设有装置壳体和保温内层;所述保温内层设置于所述装置壳体内部,所述保温内层与所述装置壳体之间通过
保温材料填充;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保温内层内设有曝气区和沉降区;所述曝气区和沉降区之间设有隔板,且所述隔板上部与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保温内层顶部之间设有空隙;
[0012]所述一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装置壳体顶部和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曝气区对应的装置壳体顶部均设有温度计接口、pH计接口、排气口和微生物数量分析单元;
[0013]所述一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装置壳体侧壁上部和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曝气区对应的装置壳体侧壁上部均设有培养基投加口、酸/碱液投加口、进水口、出水口和可拆卸式观察窗;所述一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装置壳体侧壁上部还设有菌剂投加口;
[0014]所述一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装置壳体侧壁下部和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曝气区对应的装置壳体侧壁下部均设有多个进气口和多个蒸汽进口;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沉降区的装置壳体侧壁下部设有泥位计接口、污泥浓度监测仪接口和排泥口;
[0015]所述一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装置壳体底部和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壳体底部均设有多个脚轮;
[0016]所述一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保温内层内和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曝气区内均自下而上依次设有多个蒸汽加热盘管、多个可拆卸式曝气设备和搅拌设备;所述蒸汽加热盘管与所述蒸汽进口连通;所述可拆卸式曝气设备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沉降区内设有泥水分离设备,且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出水口位于所述泥水分离设备的上方,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泥位计接口、污泥浓度监测仪接口、排泥口位于所述泥水分离设备的下方;
[0017]所述进水泵、所述一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和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进水口依次连接;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排污泵连接;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排泥口分别与所述输泥泵和所述一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进水口连接。
[0018]优选地,所述保温材料为玻璃棉或者复合硅酸铝棉,所述保温材料的厚度为50~100mm。
[0019]优选地,所述一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装置壳体为方形箱体结构;所述一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装置壳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各自独立地为1~3m。
[0020]优选地,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装置壳体为方形箱体结构;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装置壳体的宽度和高度各自独立地为1~3m;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装置壳体的长度为5~6m。
[0021]优选地,所述隔板上部与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保温内层顶部之间设有的空隙的高度为300~500mm。
[0022]优选地,所述温度计接口连接有温度变送器。
[0023]优选地,所述pH计接口连接有pH在线分析仪;所述酸/碱液投加口通过第一气动开关球阀和酸/碱液投加设备连接;所述pH在线分析仪用于检测装置内培养环境的pH值并联锁控制所述第一气动开关球阀的开闭。
[0024]优选地,所述泥位计接口4连接有超声波泥位计;所述培养基投加口通过第二气动开关球阀和培养基投加设备连接;所述超声波泥位计用于监测沉降区内部污泥沉降情况并联锁控制所述第二气动开关球阀的开闭。
[0025]优选地,所述污泥浓度监测仪接口5连接有在线COD分析仪、氨氮分析仪和总氮分
析仪中的一种。
[0026]优选地,所述菌剂投加口连接菌剂投加装置。
[0027]优选地,所述一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微生物数量分析单元用于检测装置内部微生物数量并联锁控制所述一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第二气动开关球阀的开闭;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微生物数量分析单元用于检测装置内部微生物数量并联锁控制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第二气动开关球阀的开闭和所述输泥泵的开闭;
[0028]所述一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和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所述微生物数量分析单元均包括取样子单元和全自动菌落计数仪;所述取样子单元包括时间控制器、取样针、布菌设备和菌落平皿;
[0029]所述取样针用于将所述一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和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内的活性污泥取样至所述菌落平皿内;
[0030]所述时间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取样针的定时取样;
[0031]所述布菌设备用于将取样的活性污泥均匀平铺在所述菌落平皿内;
[0032]所述全自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多级生物强化扩培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一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进水泵、排污泵和输泥泵;所述一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和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均设有装置壳体和保温内层;所述保温内层设置于所述装置壳体内部,所述保温内层与所述装置壳体之间通过保温材料填充;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保温内层内设有曝气区和沉降区;所述曝气区和沉降区之间设有隔板,且所述隔板上部与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保温内层顶部之间设有空隙;所述一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装置壳体顶部和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曝气区对应的装置壳体顶部均设有温度计接口、pH计接口、排气口和微生物数量分析单元;所述一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装置壳体侧壁上部和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曝气区对应的装置壳体侧壁上部均设有培养基投加口、酸/碱液投加口、进水口、出水口和可拆卸式观察窗;所述一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装置壳体侧壁上部还设有菌剂投加口;所述一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装置壳体侧壁下部和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曝气区对应的装置壳体侧壁下部均设有多个进气口和多个蒸汽进口;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沉降区的装置壳体侧壁下部设有泥位计接口、污泥浓度监测仪接口和排泥口;所述一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装置壳体底部和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装置壳体底部均设有多个脚轮;所述一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保温内层内和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曝气区内均自下而上依次设有多个蒸汽加热盘管、多个可拆卸式曝气设备和搅拌设备;所述蒸汽加热盘管与所述蒸汽进口连通;所述可拆卸式曝气设备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沉降区内设有泥水分离设备,且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出水口位于所述泥水分离设备的上方,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泥位计接口、污泥浓度监测仪接口、排泥口位于所述泥水分离设备的下方;所述进水泵、所述一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和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进水口依次连接;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排污泵连接;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排泥口分别与所述输泥泵和所述一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进水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多级生物强化扩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材料为玻璃棉或者复合硅酸铝棉,所述保温材料的厚度为50~100mm;所述一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装置壳体为方形箱体结构;所述一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装置壳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各自独立地为1~3m;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装置壳体为方形箱体结构;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装置壳体的宽度和高度各自独立地为1~3m;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装置壳体的长度为5~6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多级生物强化扩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部与所述二级生物强化扩培装置的保温内层顶部之间设有的空隙的高度为300~5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多级生物强化扩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计接口连接有温度变送器;所述pH计接口连接有pH在线分析仪;所述酸/碱液投加口通过第一气动开关球阀和酸/碱液投加设备连接;所述pH在线分析仪用于检测装置内培养环境的pH值并联锁控制所述第
一气动开关球阀的开闭;所述泥位计接口4连接有超声波泥位计;所述培养基投加口通过第二气动开关球阀和培养基投加设备连接;所述超声波泥位计用于监测沉降区内部污泥沉降情况并联锁控制所述第二气动开关球阀的开闭;所述污泥浓度监测仪接口5连接有在线COD分析仪、氨氮分析仪和总氮分析仪中的一种;所述菌剂投加口连接菌剂投加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滢
申请(专利权)人:山诺环境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