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式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203597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式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所述动式膜生物反应器包括上端盖、下端盖、中空转轴及若干中空纤维膜丝,所述上端盖、下端盖均为盒式结构,所述上端盖、下端盖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架,用于支撑固定上端盖及下端盖;所述下端盖的底面设置有出水口;所述中空转轴设置于所述上端盖、下端盖之间,且使所述上端盖、下端盖于其中心处连通;若干所述中空纤维膜丝垂直设置于所述上端盖、下端盖之间且若干所述中空纤维膜丝与上端盖、下端盖连通;所述动式膜生物反应器能随所述中空转轴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动式膜生物反应器的中空纤维膜丝可以随动式膜生物反应器进行转动,可有效减缓膜污染,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式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式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属于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0002]膜生物反应器(MBR)是一种将生物处理技术与膜分离相结合的新型技术,其以分离效率高的膜组件来替代传统二沉池,与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相比,膜生物反应器具有耐冲击、处理水质良好、便于自动化控制等优点。膜生物反应器主要由生物反应器和膜分离器(膜组件)两部分组成。生物反应器是废水中污染物的主要降解场所。膜分离器主要起到固液分离作用。但同时MBR膜易污染,致使维护费用高仍是制约MBR应用的主要问题。
[0003]膜污染是指由于混合液中的微粒、胶体颗粒以及溶质大分子与膜存在物理、化学作用或机械作用而引起的在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和沉积造成膜孔径变小或堵塞,使膜通量及膜的分离特性产生变化的现象。膜污染主要由浓差极化、膜面吸附和膜孔堵塞及生物污染产生,在共同作用下,膜表面形成一层较厚的凝胶层与污泥沉积层,覆盖了膜的表面,造成部分膜孔失去功能,使膜出水的通量下降。
[0004]目前对于膜污染的控制方法主要集中在抗污染膜材料的开发、优化反应器的运行条件及改善混合液特性三个方面。本领域很多现有技术都公开了降低膜污染的方法。具体而言,现有技术中报道了一种由株式膜组件构成的浸入式膜组件,膜填充密度高,并且具有集水和布气双重功能;此外现有技术中还分别报道了一种撑开式膜组件和一种动式膜,所述撑开式膜组件的膜丝可自由飘动,降低膜污染;所述动式膜通过膜的转动来抑制膜污染。虽然以上现有技术所提供的膜生物反应器或者膜组件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膜污染,但还有进一步降低膜污染的空间,同时也各有优缺点,如撑开式的膜组件膜丝容易缠在一起,动式膜膜组件较为复杂,安装较为麻烦。
[0005]因此,提供一种新型的动式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已经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式膜生物反应器。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0008]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方法。
[0009]为了实现以上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式膜生物反应器,其中,所述动式膜生物反应器包括:上端盖、下端盖、中空转轴及若干中空纤维膜丝,所述上端盖、下端盖均为盒式结构,所述上端盖、下端盖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架,用于支撑固定上端盖及下端盖;所述下端盖的底面设置有出水口;
[0010]所述中空转轴设置于所述上端盖、下端盖之间,且使所述上端盖、下端盖于其中心
处连通;
[0011]若干所述中空纤维膜丝垂直设置于所述上端盖、下端盖之间且若干所述中空纤维膜丝与上端盖、下端盖连通;
[0012]所述动式膜生物反应器能随所述中空转轴旋转。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以上所述动式膜生物反应器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上端盖、下端盖均为圆形。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以上所述动式膜生物反应器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上端盖、下端盖的直径均为40cm

100cm;优选为40cm

60cm。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以上所述动式膜生物反应器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支撑架为3

5个。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以上所述动式膜生物反应器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上端盖、下端盖的材质可为聚四氟乙烯等。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以上所述动式膜生物反应器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上端盖内设置有集水管,若干所述中空纤维膜丝的上端出口通过所述集水管与所述中空转轴的上端口相连。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以上所述动式膜生物反应器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下端盖内设置有集水管,若干所述中空纤维膜丝的下端出口及中空转轴的下端口通过所述集水管与所述出水口相连。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以上所述动式膜生物反应器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中空纤维膜丝的长度为40

100cm,优选为60

100cm。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以上所述动式膜生物反应器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中空纤维膜丝的直径(外径)为1

2mm。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以上所述动式膜生物反应器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中空纤维膜丝表面所含孔的孔径小于0.6μm。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以上所述动式膜生物反应器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中空纤维膜丝可为超滤膜丝或者微滤膜丝,当其为超滤膜丝时,中空纤维膜丝表面所含孔的孔径为几百纳米左右。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以上所述动式膜生物反应器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中空纤维膜丝的间距为2

4mm。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以上所述动式膜生物反应器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中空纤维膜丝可通过焊接或者胶水粘结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上端盖、下端盖之间。
[0025]其中,本专利技术对所述支撑架于所述上端盖、下端盖之间的具体设置位置不做具体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现场作业需要将其设置于上端盖、下端盖靠近于端盖边缘或者靠近于端盖中心的任何位置,只要保证可以牢固地支撑固定上端盖及下端盖即可。
[0026]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池、若干以上所述的动式膜生物反应器、电机、曝气泵及成品水池,所述污水处理池中盛装有活性污泥,所述动式膜生物反应器设置于污水处理池的污水液位以下,所述动式膜生物反应器的上端盖与所述电机的转轴电连接,所述动式膜生物反应器的四周、底部以及其中空转轴处均设置有曝气管;
[0027]所述动式膜生物反应器及所述曝气管设置于塑料网内,所述动式膜生物反应器的四周、底部所设置的曝气管与所述动式膜生物反应器之间填充有多孔塑料球形颗粒,所述多孔塑料球形颗粒能在曝气管进行曝气时随气流运动并进入动式膜生物反应器的中空纤维膜丝之间的空隙;
[0028]所述曝气泵通过气体管路经由气体流量计与所述曝气管的入口相连;
[0029]原水管路经由水泵、第一流量计与所述污水处理池的入口相连;
[0030]所述动式膜生物反应器下端盖的出水口连接有产水管,所述产水管分别经由真空表、第二流量计及抽吸泵与所述成品水池相连。
[0031]作为本专利技术以上所述污水处理系统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中空转轴处设置的曝气管穿过所述中空转轴或者设置于所述中空转轴的四周。
[0032]作为本专利技术以上所述污水处理系统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曝气管上所设置的曝气嘴的孔径范围为0.3

1.5mm。
[0033]作为本专利技术以上所述污水处理系统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抽吸泵电连接有电磁继电器。
[0034]在本专利技术以上所述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电磁继电器用于控制所述抽吸泵的抽吸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式膜生物反应器,其中,所述动式膜生物反应器包括上端盖、下端盖、中空转轴及若干中空纤维膜丝,所述上端盖、下端盖均为盒式结构,所述上端盖、下端盖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架,用于支撑固定上端盖及下端盖;所述下端盖的底面设置有出水口;所述中空转轴设置于所述上端盖、下端盖之间,且使所述上端盖、下端盖于其中心处连通;若干所述中空纤维膜丝垂直设置于所述上端盖、下端盖之间且若干所述中空纤维膜丝与上端盖、下端盖连通;所述动式膜生物反应器能随所述中空转轴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式膜生物反应器,其中,所述上端盖、下端盖均为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式膜生物反应器,其中,所述上端盖、下端盖的直径均为40cm

100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式膜生物反应器,其中,所述支撑架为3

5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式膜生物反应器,其中,所述上端盖内设置有集水管,若干所述中空纤维膜丝的上端出口通过所述集水管与所述中空转轴的上端口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式膜生物反应器,其中,所述下端盖内设置有集水管,若干所述中空纤维膜丝的下端出口及中空转轴的下端口通过所述集水管与所述出水口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式膜生物反应器,其中,所述中空纤维膜丝的长度为40

100cm。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动式膜生物反应器,其中,所述中空纤维膜丝的直径为1

2mm。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动式膜生物反应器,其中,所述中空纤维膜丝表面所含孔的孔径小于0.6μm。10.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动式膜生物反应器,其中,所述中空纤维膜丝的间距为2

4mm。1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池、若干权利要求1

10任一项所述的动式膜生物反应器、电机、曝气泵及成品水池,所述污水处理池中盛装有活性污泥,所述动式膜生物反应器设置于污水处理池的污水液位以下,所述动式膜生物反应器的上端盖与所述电机的转轴电连接,所述动式膜生物反应器的四周、底部以及其中空转轴处均设置有曝气管;所述动式膜生物反应器及所述曝气管设置于塑料网内,所述动式膜生物反应器的四周、底部所设置的曝气管与所述动式膜生物反应器之间填充有多孔塑料球形颗粒,所述多孔塑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刚华江晶晶黄丽华陈文唐永帆田源毛汀袁曦余华利王月李卓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