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好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0950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好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该装置包括进水装置、反应装置、曝气装置、出水装置、水浴循环装置。该培养装置通过将普通好氧絮状污泥接种到反应器中进行培养。所述进水装置与反应器上端连通;所述曝气装置设置于反应器底部,采用曝气砂头;所述排水装置与反应器中部连通;所述循环装置为设置于反应器外部水浴夹套,底端进水顶端出水的循环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周期短,且颗粒污泥稳定性良好,反应器底端设有滑轮方便移动培养装置。动培养装置。动培养装置。

An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cultur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好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生物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好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好氧颗粒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脱氮除磷效果强、污泥沉降性能好、剩余污泥量少等优点,而且其还具有较高的耐冲击负荷性能,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但影响好氧污泥颗粒化培养的因素较多:如反应器类型、反应器的高径比、基质类型、pH、温度、曝气量、有机负荷、溶解氧等,这些因素的协调控制导致颗粒污泥的培养难度较大。且当前报道的好氧颗粒污泥培养多使用连续流反应器,培养周期较长(通常培养成功为2

3个月),颗粒污泥在运行过程中容易解体,这些都是好氧颗粒污泥污水处理技术推广应用的制约因素。因此,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以及维持好氧颗粒污泥的稳定性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好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以便能够快速培养出稳定性良好的好氧颗粒污泥。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所述反应器为圆筒状反应器,蠕动泵连接反应器上部进水口,空气电磁泵连接反应器底部的圆锥形曝气砂头,出水口设有电磁阀,反应器底端设有排泥口,反应器底部支架下设有滑轮方便移动培养装置,循环水槽中设有循环水泵分别连接反应器外层水浴夹套的底端和顶端,其中进水泵、空气电磁泵、电磁阀分别由时间继电器控制。
[0005]进水泵,通过进水管连接反应器进水口。
[0006]电磁阀位于出水口上,电磁阀管路与排水槽相连,通过电磁阀控制出水流速。
[0007]空气电磁泵,通过管路连接曝气砂头。
[0008]反应器底部支架设有滑轮,方便移动反应器。
[0009]时间继电器分别控制进水泵、电磁阀、电磁空气泵。
[0010]进水口位于反应器有效液面上5cm处,反应器顶端可使用溶解氧仪、pH计等仪器。
[0011]优选地,出水口位于反应器有效体积的50%处。
[0012]优选地,取样口位于反应器有效体积的75%处。
[0013]优选地,曝气砂头与电磁空气泵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止回阀。
[0014]优选地,进水口与进水泵之间连接管路上配有阀门控制水流速度。
[0015]优选地,曝气砂头设为圆锥形曝气砂头。
[0016]优选地,曝气砂头与空气电磁泵之间连接管路上设有转子流量计。
[0017]优选地,反应器为圆柱状反应器,取样口位于排水口上端,所述进水口与排水口在圆周方向上间隔180
°
设置。
[0018]优选地,反应器底端设有排泥口。
[0019]本技术装置可以培养出稳定性良好的好氧颗粒污泥且装置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一种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1

进水槽、2

蠕动泵、3

进水口、4

反应器、5

空气电磁泵、6

曝气砂头、7

取样口、8

排水口(电磁阀)、9

排水槽、10

排泥口、11

滑轮、12

循环水泵、13

循环水槽、14

时间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3]参考图1一种好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0024]进水槽(1)内部设有蠕动泵(2)连接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4)顶端;空气电磁泵(5)从反应器顶端进入,圆锥形曝气砂头(6)放入反应器内部从底端曝气;反应器侧面还设有取样口(7)以及排水口(8),排水口上设有电磁阀(8),废水通过排水口流入排水槽(9);反应器底端设有排泥口(10),反应器底端支架下设有滑轮(11)方便移动;循环水槽(13)中设有循环水泵(12)分别连接反应器外层水浴夹套的底端和顶端,其中进水泵、空气电磁泵、电磁阀分别由时间继电器(14)控制。
[0025]所述进水装置由进水槽(1)和蠕动泵(2)组成,所述水槽通过蠕动泵的管路与反应器进水口(3)相连接,管路上设有阀门控制进水流速。
[0026]所述曝气装置由转子流量计和电磁空气泵(5)以及曝气砂头(6)组成,转子流量计控制气体流量。
[0027]所述出水装置由电磁阀(8)和排水槽(9)组成,电磁阀安装于出水口上,电磁阀的管路与出水槽相连接,通过电磁阀控制出水流速。
[0028]所述循环装置由循环水泵(12)、循环水槽(13)、水浴夹套、恒温器组成,通过循环水泵中的管路与水浴夹套的上下两端相连接,从而控制反应器的温度变化。
[0029]实施例1
[0030]一种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31]步骤1、以好氧絮状污泥作为接种污泥,接种前使用65目筛子(0.20mm)洗去污泥中的杂质。
[0032]步骤2、将污泥接种到反应器(4)中进行24

48h预曝气处理,污泥接种量为4000~5000mg/L。
[0033]步骤3、采用人工配置的模拟废水,由乙酸钠作为碳源,氯化铵作为氮源,磷酸二氢钾作为磷源,保持进水C:N:P浓度为100∶5∶1。
[0034]步骤3中,每周期进水时需向反应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微量元素物质。
[0035]步骤3中,第一周期进水时在反应器内一次性添加3g粉末状活性炭,后续培养过程中不做添加。
[0036]所述微量元素物质包括: 12mg/L、 12mg/L、 3mg/L、 15mg/L、 18mg/L。
[0037]步骤4、以进水

曝气

沉降

出水

静置的运行方式,每天运行四个周期,每周期6小
时。分阶段运行反应器。其中运行第1

9d进水1min、曝气330min、沉降15min、排水1min、闲置5min;运行第10

21d进水1min、曝气335min、沉降10min、排水1min、闲置5min;运行第22

35d进水1min、曝气340min、沉降5min、排水1min、闲置5min。在运行第1

9d添加的模拟废水浓度为350~450mg/L、氨氮浓度为17.5~22.5mg/L、磷浓度为3.5~4.5mg/L,其中曝气量保持在1L/min;运行第10

21d,添加的模拟废水浓度为550~650mg/L、氨氮浓度为27.5~32.5mg/L、磷浓度为5.5~6.5mg/L,其中曝气量保持在1.5L/m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好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装置由进水槽和蠕动泵组成,进水槽内部设有蠕动泵与进水口相连,进水管路上设有阀门控制进水流速;曝气装置由转子流量计和空气电磁泵以及曝气砂头组成,空气电磁泵连接圆锥形曝气砂头,曝气砂头置于反应器内底部用于曝气,转子流量计控制气体流量;出水装置由电磁阀和出水槽组成,电磁阀安装于出水口上,电磁阀的管路与出水槽相连接,通过电磁阀控制出水流速;循环装置由循环水槽、循环水泵、水浴夹套、恒温器组成,通过循环水泵中的管路与水浴夹套的上下两端相连接,从而控制反应器内混合液温度;其中进水泵、空气电磁泵、电磁阀分别由时间继电器控制;反应器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建鹏朱静平周思颖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