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环网柜回路电阻测试的孔管内壁接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192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环网柜回路电阻测试的孔管内壁接触装置,包括操作杆、开口铜管、以及与开口铜管电连接的试验导线;操作杆包括具有绝缘特性的开孔顶杆、限位杆和施压球;开口铜管一端设有与限位杆形状相匹配的限位槽,开口铜管另一端具有十字状开口,形成四个弧形弹片,弧形弹片内壁固定有楔形固件;操作杆设置在开口铜管内,操作杆向外轴向移动,使开口铜管与环网柜套管的导体螺纹孔接触配合,并通过旋转限位杆达到限位锁紧目的。安装使用过程与套管绝缘体零接触,不伤及套管绝缘体表面,开口铜管能直接与套管导体螺纹孔内壁良好接触,试验导线连接测试仪器与开口铜管,不增加接触电阻,且便于安装使用,操作杆可更换。换。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环网柜回路电阻测试的孔管内壁接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10kV户外配网环网柜回路电阻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环网柜回路电阻测试的孔管内壁接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根据现场使用需求,10kV户外配网环网柜有多种型号,如二进线二出线四间隔、二进线四出线六间隔、一进线三出线四间隔等,间隔内空间小,各间隔之间由集成的母线和开关设备相连。按照《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

2016要求,安装使用前,为了检验开关设备在合闸时的接触电阻是否满足运行要求,需要用回路电阻测试仪检测开关的回路电阻大小。
[0003]目前回路电阻测试仪接线夹的接触体呈锯齿状结构,在安装使用过程中,会给套管绝缘体表面带来划伤或压伤,在长期投入运行后,伤痕处可能会出现局部放电现象,严重的会发生沿面击穿导致电缆短路接地,缩短了该间隔的使用寿命。当环网柜套管导体螺纹孔径较小时,测试仪接线夹就难以稳固安装,接线夹易从套管导体上脱落,接触不良。
[0004]为了使两者接触良好,试验人员需要反复从不同角度安装接线夹,降低了工作效率,又进一步增加了套管绝缘体表面的伤痕,若接线夹始终无法安装到位,就采用螺栓将套管导体部分引出,线夹安装在螺栓上,然而与此同时测试仪器与环网柜之间也增加了螺栓与套管导体间的接触面,从而增加了接触电阻,螺栓在不同相的套管上产生的接触电阻不同,因此无法准确的检测出开关的接触电阻大小,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若测试结果超出了试验标准要求,试验人员不能判断环网柜回路电阻试验是否合格。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环网柜回路电阻测试的孔管内壁接触装置,既能适用于多种型号的环网柜,又不会给环网柜套管的绝缘体表面和测试结果带来影响。
[0006]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环网柜回路电阻测试的孔管内壁接触装置,包括操作杆、开口铜管、以及与开口铜管电连接的试验导线;所述操作杆包括具有绝缘特性的开孔顶杆、限位杆和施压球,所述施压球设置在所述开孔顶杆一端;所述限位杆设置在所述开孔顶杆中部,且两者相互垂直设置。
[0007]所述开口铜管一端设有与所述限位杆形状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开口铜管另一端具有十字状开口,形成四个相互对称的弧形弹片,所述弧形弹片内壁固定有楔形固件;其中,所述操作杆设置在所述开口铜管内,且所述施压球与所述楔形固件接触,所述操作杆向外轴向移动,使所述开口铜管与环网柜套管的导体螺纹孔接触配合,并通过旋转所述限位杆达到限位锁紧目的。
[0008]进一步,所述开孔顶杆中部开设有垂直于与其轴线的安装孔,所述限位杆装设在所述安装孔中。
[0009]进一步,所述操作杆外端设有便于操作的球状把手。
[0010]进一步,所述开口铜管的外径小于所述导体螺纹孔直径。
[0011]本技术提供的用于环网柜回路电阻测试的孔管内壁接触装置,安装使用过程与套管绝缘体零接触,不伤及套管绝缘体表面,开口铜管能直接与套管导体螺纹孔内壁良好接触,试验导线连接测试仪器与开口铜管,不增加接触电阻,且便于安装使用,操作杆可更换。
[0012]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3]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环网柜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孔管内壁接触装置中操作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孔管内壁接触装置中开口铜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孔管内壁接触装置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0、操作杆;20、开口铜管;30、环网柜套管;40、试验导线;11、开孔顶杆;12、限位杆;13、球状把手;14、施压球;20、开口铜管;21、限位槽;22、楔形固件;23、十字状开口;30、环网柜套管;31、管套绝缘体;32、导体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1]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用于环网柜回路电阻测试的孔管内壁接触装置,包括:试验导线40、开口铜管20、操作杆10三个部分。
[0022]具体地,操作杆10包括开孔顶杆11,限位杆12,有螺纹孔的球状把手13,和施压球14,均为绝缘塑料材质,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球状把手13可拆卸,当施压球14磨损后以便于更换操作杆。开孔顶杆一端焊接施压球,另一端与球状把手螺纹连接,开孔顶杆11中部开设有垂直于与其轴线的安装孔,限位杆12装设在安装孔中,共同构成操作杆。操作杆的球状把手置于开口铜管外,其余部分安装在开口铜管中。
[0023]如图3所示,开口铜管20一端有与限位杆尺寸匹配的扁平状的限位槽21,限位槽21孔的宽度略大于限位杆12的直径,其长度略大于限位杆12的长度,约束限位杆和操作杆在开口铜管20内的活动范围,在限位槽内,限位杆无法旋转。除限位槽部位外其余铜管具有十字状开口23,形成四个相互对称的弧形弹片,弧形弹片内壁固定有楔形固件22。
[0024]其中,如图1所示,环网柜套管30具有管套绝缘体31和导体螺纹孔32;为了便于安装使用,开口铜管20的直径需小于环网柜套管30的导体螺纹孔32直径。
[0025]如图4所示,在安装使用过程中十字状开口23的弧形弹片部分插入套管导体螺纹
孔32内,楔形固件22刚好处于环网柜套管导体螺纹孔32中。外拉操作杆10时,施压球14能对楔形固件22施加压力且随着外拉距离增加,该压力也同时增大,最后将限位杆12拉至限位槽21孔外部,旋转任意角度,使限位杆12紧贴开口铜管,此时完成该孔管内壁接触装置的安装过程。
[0026]在限位槽和楔形固件之间的铜管管壁厚度和机械强度要小于其它部位,需满足在安装过程中不会发生自然形变,同时当通过操作杆对开口铜管施压时,能发生轻度弯曲,使得开口铜管插入套管导体螺纹孔内的部分与环网柜套管导体螺纹孔内壁良好接触。试验导线40一端焊接于开口铜管的限位槽21上,另一端作为测试仪器的接线端连接测试仪,试验导线的额定载流量大于回路电阻测试规程中所列的最高要求。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环网柜回路电阻测试的孔管内壁接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杆(10)、开口铜管(20)、以及与开口铜管(20)电连接的试验导线(40);所述操作杆(10)包括具有绝缘特性的开孔顶杆(11)、限位杆(12)和施压球(14),所述施压球(14)设置在所述开孔顶杆(11)一端;所述限位杆(12)设置在所述开孔顶杆(11)中部,且两者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开口铜管(20)一端设有与所述限位杆(12)形状相匹配的限位槽(21),所述开口铜管(20)另一端具有十字状开口(23),形成四个相互对称的弧形弹片,所述弧形弹片内壁固定有楔形固件(22);其中,所述操作杆(10)设置在所述开口铜管(20)内,且所述施压球(14)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祖亮陈华叶坦林建民朱永奎周刚赵亮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宣城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