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蜂格网的水岸坡脚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1663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蜂格网的水岸坡脚桩结构,属于水岸坡脚治理技术领域。包括坡顶、坡体与河底,水流在坡体上的水文记录形成常水位区域;常水位区域以上的坡体的表面铺装蜂格网,常水位区域的任意位置布设一排经防腐处理的圆木桩,圆木桩垂直水面设置;圆木桩与蜂格网之间设置一层土工布层,蜂格网两端头的格室通过钢钉固定在圆木桩上;钢钉的尖端钉入圆木桩中;有益效果在于:1、圆木桩成为拦固桩,拦挡上部坡面土体滑移,保持边坡稳定;2、圆木桩及后部土工布层能有效阻挡水流或波浪对拦挡上部坡面的侵蚀;3、圆木桩整齐或错落排列成为一道水岸景观。为一道水岸景观。为一道水岸景观。

A kind of water bank slope toe pile structure using bee mes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蜂格网的水岸坡脚桩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蜂格网的水岸坡脚桩结构,属于水岸坡脚治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水岸边坡治理技术中,填方或可能滑坡堤岸的常水位以下坡脚的土体易流失(河流的水深记录体现在坡体上即为常水位区域),存在安全隐患;或者当堤岸有景观要求时,水岸坡脚既要确保常水位以下坡脚的土体更加稳固,又要确保美化景观环境的需求;因而现有技术存在无法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蜂格网的水岸坡脚桩结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坡顶、坡体与河底,水流在坡体上的水文记录形成常水位区域;常水位区域以上的坡体的表面铺装蜂格网,常水位区域的任意位置布设一排经防腐处理的圆木桩,圆木桩垂直水面设置;
[0005]圆木桩与蜂格网最底端的格室之间设置一层土工布层,蜂格网最底端的格室通过钢钉固定在圆木桩上;钢钉的尖端钉入圆木桩中。
[0006]钢钉向上弯折贴合圆木桩,通过钢钉弯折形成的封闭空间更好的把土工布层限制在圆木桩一侧。
[0007]所述的钢钉的尖端钉入圆木桩中5至8cm。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圆木桩成为拦固桩,拦挡上部坡面土体滑移,保持边坡稳定;2、圆木桩及后部土工布层能有效阻挡水流或波浪对拦挡上部坡面的侵蚀;3、圆木桩整齐或错落排列成为一道水岸景观。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钢钉固定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1]图3为钢钉钉入圆木桩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
新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
[0013]下面结合附图1至2来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应用蜂格网的水岸坡脚桩结构,包括坡顶11、坡体12与河底13,水流在坡体12上的水文记录形成常水位区域;常水位区域以上的坡体12的表面铺装蜂格网2,常水位区域的任意位置布设一排经防腐处理的圆木桩3,圆木桩3垂直水面设置;
[0014]圆木桩3与蜂格网2最底端的格室之间设置一层土工布层4,蜂格网2最底端的格室通过钢钉5固定在圆木桩3上;钢钉5的尖端钉入圆木桩3中。
[0015]钢钉5向上弯折贴合圆木桩3,通过钢钉5弯折形成的封闭空间更好的把土工布层4限制在圆木桩3一侧。
[0016]所述的钢钉5的尖端钉入圆木桩中5至8cm。
[0017]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蜂格网的水岸坡脚桩结构,包括坡顶、坡体与河底,水流在坡体上的水文记录形成常水位区域,其特征在于:常水位区域以上的坡体的表面铺装蜂格网,常水位区域的任意位置布设一排经防腐处理的圆木桩,圆木桩垂直水面设置;圆木桩与蜂格网最底端的格室之间设置一层土工布层,蜂格网最底端的格室通过钢钉固定在圆木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支福徐坤鹏李胜斌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金蜂巢工程材料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