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合板现浇板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叠合板
,尤其涉及一种叠合板现浇板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预应力薄板叠合楼板结构是由预制的预应力薄板和现场浇筑的混凝土叠合层形成,可应用于各种用途的建筑物,楼板的跨度和承重荷载可有较大的使用范围。预应力薄板具有作底模、楼板配筋、提供平整的底面三种功能,因此具有节省钢模、减少现场钢筋作业、顶棚可不做抹灰等优点。此外,由于薄板的钢丝保护层较厚,能较好地满足防火要求。薄板板面的处理是保证与叠合层很好结合的关键,从而达到叠合板的破坏形态是弯曲破坏,而不发生沿叠合面剪切破坏。目前国内主要采用预留结合筋的做法。但对于一般民用建筑,楼面荷载较小,板的剪力仅为0.2~0.3N/,远小于混凝土的抗剪强度,因此可依靠薄板面粗糙度来增强与叠合层的粘结,这样可以省去结合筋,既方便施工。又提高经济效益、用滚筒压痕能得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0003]叠合板现浇板带传统支模方式主要以模架+木楞+模板的方式支模安装,此种支模方式立杆稳定性差,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模板与叠合板很难做到严丝合缝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合板现浇板带装置,包括桁架钢筋(1),以及安装在所述桁架钢筋(1)内部的定位焊接钢筋(2),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钢筋(1)的底部相贴合有叠合板(3);所述叠合板(3)的底部相贴合有厚模板(4),所述叠合板(3)的底部与所述厚模板(4)的连接部位开设有止口(10),所述厚模板(4)的底部相贴合有方钢(5),所述桁架钢筋(1)的顶部中部位置开设有板带连接口(11),所述方钢(5)的底部相贴合有支撑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板现浇板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与所述方钢(5)底部相贴合的山形卡(6),所述山形卡(6)的底部相贴合有螺母(7),所述螺母(7)的内侧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外杆(8),所述外杆(8)的外侧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椎体(12),所述外杆(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扣线丝杆(9)。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冒红军,戴松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筑华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