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粉粒料焙烧用立式管式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1443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陶瓷粉粒料焙烧用立式管式炉,属于热工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炉体、温控系统、烟气集气输送处理系统,其中炉体内竖向设有两端开口的炉管,炉管管体外设置有加热元件,炉体内壁设有耐火保温层;炉管上端管口设有管堵,炉管底部为出料口;炉管底部出料口由上下两个限位抽拉承烧板封堵,上下两个承烧板的手柄端位于炉体体壁外,另一端底部均分别设有导流孔;在承烧板下方炉体底部对应于炉管出料口位置设有导流口I;在承烧板下方炉体底部对应于承烧板导流孔位置下方设有导流口II。在陶瓷粉粒料焙烧时,在加料或放料时陶瓷粉粒料均能借助重力作用自然流动,不需要采用相应的匣钵、坩埚等窑具材料盛装物料,有利于节材、节能。节能。节能。

A vertical tubular furnace for baking ceramic powder part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粉粒料焙烧用立式管式炉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陶瓷粉粒料焙烧用立式管式炉,属于热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陶瓷粉粒料包括微晶陶瓷磨料前驱体、矾土颗粒、陶粒陶砂坯件等,需要通过烧成处理制成成品或半成品。其中,微晶陶瓷磨料是一种采用溶胶

凝胶法合成前驱体然后经干燥、破碎制粒、焙烧制得的高端α

氧化铝相微晶磨料,由于其烧成过程中对温度制度要求比较苛刻,比如要求高温焙烧后的物料能够快速降温以防止晶体的长大而性能劣化。目前普遍采用固定式马弗炉,受炉窑建造方式和建造材料材质、窑具材料的限制难以实现陶瓷粉粒料高温保温温度段执行完毕后的快速降温,影响产品或半成品的烧后质量。
[0003]陶瓷粉粒料如微晶陶瓷磨料类物料的焙烧一般采用箱式炉或水平管式炉设备,其需要耗用窑具材料装烧且不利于物料的流动,不利于炉窑废气的收集、输送或处理,在日益重视节能节材和环境保护的今天,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提升,以满足科学试验或中试需求。技术专利CN201922061618.X虽然设计建造了一种三温区管式炉,并以挡火墙分割,分别设置了低温、高温、中温三个温区,但是其焙烧过程中仍需采用坩埚舟类窑具以及借助适当的推舟方式和外力才能实现装烧材料在炉内的运行,其执行烧成作业的可操作性仍需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改善现有箱式炉或水平管式炉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废气收集、输送的立式管式炉,提升陶瓷粉粒料焙烧后质量。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将炉体设置为立式,并外设烟气集气输送处理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所述陶瓷粉粒料焙烧用立式管式炉包括炉体、温控系统、烟气集气输送处理系统,炉体内竖向设有两端开口的炉管,炉管管体外设置有加热元件,炉体内壁设有耐火保温层;测温探头位于加热元件、耐火保温层之间;炉管上端管口设有管堵,炉管底部出料口由上下两个限位抽拉承烧板封堵,上下两个承烧板的手柄端位于炉体体壁外,另一端均分别设有导流孔;在承烧板下方的炉体底部对应于炉管底部出料口位置设有导流口I;在承烧板下方的炉体底部对应于承烧板导流孔位置下方设有导流口II;在炉管管口上方设有烟气集气输送处理系统;加热元件、测温探头与温控系统相连。
[0007]所述炉管为上下等径炉管或底部收成小口径出料口的异型坩埚状炉管。
[0008]根据烧成温度为低温还是高温采用相应材质的炉管。为了管式炉工作时炉管的稳定,炉管的上管口端是一体化成型的类似法兰结构外展的环状沿,环状沿担承在承重耐火材料上。
[0009]所述承烧板具有抽拉限位封堵/开启放料口功能,可以实现物料装烧封堵承烧和少量乏料缓存、释放、良品焙烧物料流出,承烧板下设置的导流口可以接入缓存料仓或连接
下一加工工序。
[0010]所述管堵为采用氧化铝空心球轻质耐火砖材料切磨钻孔制成的带有排气口的短柱体或直接采用氧化铝空心球轻质耐火砖成型料成型后烧制而成的带有排气口的短柱体。
[0011]所述陶瓷粉粒料焙烧用立式管式炉可用于烧结微晶陶瓷磨料类无机材料,尤其适合科学探索实验和中试,工作时通过投料器将物料加入炉管管口,粉粒料借助重力作用顺着立式炉管流动,进入炉管内进行焙烧,焙烧完成后借助重力作用通过炉管出料口、承烧板导流孔、炉体导流口流出。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1、在陶瓷粉粒料焙烧时,加料或放料均能借助重力作用自然流动,不需要采用相应的匣钵、坩埚等窑具材料盛装物料,有利于节材、节能、环保。2、炉体上部设置的集气罩对烧结烟气或加料时扬起的颗粒物进行收集,将其输送至烟气处理系统进行处理,改善了陶瓷粉粒料焙烧工作场所的环境条件。3、采用的两块承烧板可以通过抽拉限位进行封堵或开启放料口实现物料装烧和少量乏料的缓存、释放以及良品焙烧物料的顺畅流出,并在承烧板下方设置了物料导流口,导流口下方可以接入缓存料仓或连接下一加工工序,不需要耗用物料装烧窑具类耐材。4、采用带有排气孔的优质氧化铝空心球砖材质管堵易于实现焙烧时的保温节能和炉窑废气有组织排放。本技术比箱式炉和固定式水平管式炉节约窑具耐材并易于完成烧成工序物料的释放和快速降温、防止微晶陶瓷磨料晶粒的长大、提升陶瓷粉粒料的焙烧质量,可操作性强,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

炉体;2

炉管;3

加热元件;4

上承烧板,5

下承烧板;6

炉底导流口I,7

炉底导流口II;8

温控系统;9

测温探头;10

管堵;11

烟气集气输送处理系统,12

炉管出料口,13

承烧板导流孔。
[0015]图2为本技术承烧板的结构示意图和应用状态图,其中图(a)上、下承烧板均处于A位/炉管出料口封堵位;图(b)上承烧板处于B位、下承烧板处于A位;图(c)上承烧板回复A位;图(d)上、下承烧板均处于B位/炉管出料口开启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对本技术进行更好地说明,举实施例如下:
[0017]实施例1
[0018]所述陶瓷粉粒料焙烧用立式管式炉包括炉体1、温控系统8、烟气集气输送处理系统11,其中炉体内竖向设有上下等径炉管或底部收成小口径出料口的异型坩埚状炉管2,炉管上沿为一体化成型的类似法兰结构外展的环状沿。炉管管体外设置有加热元件3,炉体内壁设有耐火保温层;测温探头9位于炉管附近,位于加热元件、耐火保温层之间。炉管2的上端管口设有管堵10,起隔热、保温、排气作用;炉管底部出料口12由上下两个限位抽拉承烧板4、5封堵,两个承烧板手柄端位于炉体体壁外,在其另一端的相同位置均分别设置有孔径略大于炉管下端出料口直径的导流孔13。在两个承烧板下方的炉体底部,对应于炉管底部出料口位置设有导流口I 6;在炉体底部对应于承烧板导流孔位置设有导流口II 7。在炉体上端管口上方设有烟气集气输送处理系统11。加热元件3、测温探头9与温控系统8相连。
[0019]根据烧成温度为1200℃以下的相对低温或者是1200℃以上的高温分别采用相应不锈钢、石英或重结晶碳化硅等材质的炉管,炉管即为炉膛;为了管式炉工作时炉管的稳定,炉管上端为一体化成型的具有一个类似法兰结构外展的环状沿,环状沿担承在承重耐火材料上。
[0020]两块抽拉限位承烧板通过封堵或开启实现物料装烧和少量乏料缓存、释放、良品焙烧物料流出。两块承烧板在作业时分别可限位,处于A位或B位,A位时为封堵承烧位,炉管内装入物料执行焙烧程序,物料焙烧结束后待放料时先将上承烧板移位至B位,炉管内下部小口中少许焙烧不充分的乏料下料至上承烧板的导流孔槽中,随后上承烧板回复至A位,此时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粉粒料焙烧用立式管式炉,包括炉体、温控系统、烟气集气输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炉体内竖向设有两端开口的炉管,炉管管体外设置有加热元件,炉体内壁设有耐火保温层;测温探头位于加热元件、耐火保温层之间;炉管上端管口设有管堵,炉管底部出料口由上下两个限位抽拉承烧板封堵,上下两个承烧板的手柄端位于炉体体壁外,另一端均分别设有导流孔;在承烧板下方的炉体底部对应于炉管底部出料口位置设有导流口I;在承烧板下方的炉体底部对应于承烧板导流孔位置下方设有导流口II;在炉管管口上方设有烟气集气输送处理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华英王学涛王焱薛俊杰张伟伟查少翔杨尧朱文鹏白晓敏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