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电线路绝缘子并联间隙防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1362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集电线路绝缘子并联间隙防雷装置,包括绝缘子组件,绝缘子组件上固接有间隙组件;间隙组件包括与绝缘子组件固接的多腔室,多腔室远离绝缘子组件的一端固接有招弧角;多腔室内设置有若干串联的灭弧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常规招弧角并联绝缘子组件串的基础上增加多腔室结构,不仅使得在电弧内部增加了反向电场,还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效应使电弧不断拉长,从而使电弧的维持电压增高,能快速地将弧熄灭,可迅速地将工频续流切断,大幅度降低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大幅度降低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大幅度降低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

A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 for insulator parallel gap of collector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电线路绝缘子并联间隙防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气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集电线路绝缘子并联间隙防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国家经济,各行业用电量与日俱增。因此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不断提高,直流、交流超高压建设工程也在逐渐增多。然而,电网规模的扩大,使雷击事故成为了影响电网稳定性的一大隐患。据统计,在中国跳闸率较高的地区,由雷击引起的跳闸次数占总跳闸次数的40%

70%左右。
[0003]目前电力行业主要采取的防雷措施是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架设避雷线、安装线路避雷器、增加绝缘子片数等加强绝缘措施。这些方法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减小雷击事故的概率,但却存在局限性。比如:降低杆塔接地电阻的办法可能会受到土壤电阻率很高的阻碍;架设避雷线只能对直击雷有防护效果,不能防止感应雷雷击放电;线路避雷器成本较高,一般无法全线安装;增加绝缘子片数会受到横担与输电线路距离的限制等。
[0004]基于以上“堵塞式”防雷手段的不足,近年来提出一种新式“泄漏式”防雷手段:采用并联间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电线路绝缘子并联间隙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子组件(1),所述绝缘子组件(1)上固接有间隙组件(2);所述间隙组件(2)包括与所述绝缘子组件(1)固接的多腔室(3),所述多腔室(3)远离所述绝缘子组件(1)的一端固接有招弧角(4);所述多腔室(3)内设置有若干串联连接的灭弧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电线路绝缘子并联间隙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腔室(3)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多腔室(3)分别通过第一紧固金具(5)与所述绝缘子组件(1)的顶端和底端固接;所述招弧角(4)的数量与所述多腔室(3)对应设置,所述招弧角(4)通过第二紧固金具(6)与所述多腔室(3)远离所述绝缘子组件(1)的一端固接,两所述招弧角(4)上下对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电线路绝缘子并联间隙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多腔室(3)平行设置,所述多腔室(3)水平放置,所述多腔室(3)与所述绝缘子组件(1)垂直;所述多腔室(3)、所述招弧角(4)和所述绝缘子组件(1)位于同一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电线路绝缘子并联间隙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组件的放电路径为半圆形,按照由上部的所述多腔室(3)

所述招弧角(4)的间隙

下部的所述多腔室(3)的方向传递,传递方向为顺时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电线路绝缘子并联间隙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腔室(3)包括由绝缘材料制作的外壳(7),所述外壳(7)的两端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越童强杨曦苑乾坤张华何畅王聪向念文曹治叶林孟鹏飞吴伯双鲍捷潘宇峰叶寿洪倪嘉伟雷佳华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