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记录功能的吸光发热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1245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记录功能的吸光发热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表面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通槽,两个所述第二通槽的内部均穿设有管道,所述隔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三通槽,所述隔板的顶部安装有照射暖光灯,所述照射暖光灯的底部穿设于所述第三通槽的内部,所述壳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网格窗,所述壳体使用隔热材料,隔板的顶部安装有两个温度探测器,所述装置正常检测时,达到测试面料表面的照度在1000~2000lux,其中,该装置解决了当前底板材料隔热性能差,造成试样检测数据误差的问题。造成试样检测数据误差的问题。造成试样检测数据误差的问题。

A light absorption and heating detection device with automatic record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动记录功能的吸光发热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纺织品检测技术方向,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动记录功能的吸光发热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纺织品检测在当今纺织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运用科学的检验技术和方法,评定产品质量,确定产品的使用价值,确定产品是否符合规定标准的要求。为了检测产品是否具有吸光发热功能,需要借助织物吸光发热检测装置进行辅助检测工作,现有的检测装置在对试样进行吸光发热性能检测时,底板使用了恒温发热底板,会影响了测试结果的稳定性,使用材料的隔热效果差也会影响测试结果的稳定性,该现象成为本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装置一种具有自动记录功能的吸光发热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动记录功能的吸光发热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表面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壳体使用了隔热材料纳米微孔绝热材料,设备的隔板的顶部中间安装有照射暖光灯,功率在100

300W之间,在照射暖光灯的两侧分别有一个测温装置,温度测试范围在10

100℃内,设备的精度可以达到0.1℃。测试区域与照射暖光灯的垂直距离在15

35cm之间。所述隔板的底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通槽,两个所述第二通槽的内部均穿设有管道,所述隔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三通槽,所述隔板的顶部安装有照射暖光灯,所述照射暖光灯的底部穿设于所述第三通槽的内部,所述壳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网格窗。
[0005]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壳体使用隔热材料,是纳米微孔绝热材料、聚氨酯发泡材料、PVC的一种或者几种的复合使用。
[0006]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隔板的顶部安装有两个温度探测器。
[0007]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装置正常检测时,达到测试面料表面的照度在1000~2000lux。
[0008]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壳体的前表面安装有显示面板。
[0009]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装置内部有数据采集和数据输出模块。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
[0011](1)通过设置有第一网格窗和隔板,多个测温装置的检测结果实时传输到显示面板上显示,并通过存储器将数据存储,方便工作人员观察试样多点的温度变化,隔板将热量进行阻隔,隔板顶部的风机启动并吸收空腔内的空气,此时隔板和壳体配合形成的空腔内产生负压,使得外界空气通过第二网格窗进入空腔,从而对照射暖光灯进行降温,避免照射暖光灯的照射温度过高影响试样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装置的使用频度;
[0012](2)通过设置有第二网格窗,第一网格窗和第二网格窗配合,使得壳体外壁具有三个不同方向的进风口,从而对照射暖光灯的三个方向同时降温,大大提高了对照射暖光灯的降温效率,空腔内的被风机吸入的空气通过管道排到隔板的底部对壳体内的环境进行降温,避免照射暖光灯的照射温度过高导致损坏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壳体;2、第一通槽;3、把手;4、隔板;5、第二通槽;6、管道;7、照射暖光灯;8、第一网格窗;9、第二网格窗;10、电源接口;11、显示面板;12、第三通槽;13、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1

3,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动记录功能的吸光发热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前表面开设有第一通槽2,壳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4,壳体1使用了隔热材料纳米微孔绝热材料,设备隔板4的顶部中间安装有照射暖光灯7,功率在100

300W之间,在照射暖光灯7的两侧分别有一个测温装置,温度测试范围在10

100℃内,设备的精度可以达到0.1℃。测试区域与照射暖光灯7的垂直距离在15

35cm之间,隔板4的底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通槽5,两个第二通槽5的内部均穿设有管道6,隔板4的底部开设有第三通槽12,隔板4的顶部安装有照射暖光灯7,照射暖光灯7的底部穿设于第三通槽12的内部,壳体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网格窗8,壳体1的后表面设置有第二网格窗9,在壳体1的顶部安装有两个按钮,左边为温度测试开始/保持按钮,右边为开始/停止照射按钮,试样放置在壳体1的内部,通过控制两个按钮启动,照射暖光灯7对试样均匀照射,安装在壳体1内部的测温装置对试样表面的温度进行多点检测,隔板4和壳体1配合形成空腔,隔板4的顶部安装有风机,且风机的出风口与管道6连通,当照射暖光灯7的温度过高时,风机启动并吸收空腔内的空气,此时空腔内形成负压,使得外界空气通过位于壳体1两侧的第一网格窗8进入空腔内,空气与照射暖光灯7的外壁接触,从而对照射暖光灯7起到降温作用,空腔内的被风机吸入的空气通过管道6排到隔板4的底部,从而对壳体1内的环境进行降温,避免照射暖光灯7的照射温度过高导致损坏的情况。
[0021]隔板4的顶部安装有两个温度探测器,壳体1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源接口10和开关13,电源接口10分别与两个温度探测器和外接市电电性连接,当检测试样的吸光发热性能时,电源接口10给两个温度探测器实时供电;
[0022]装置正常检测时,达到测试面料表面的照度在1000~2000lux。照度太高或者太低都会使得开发品与对比品的差异变小,降低测试的精度。
[0023]壳体1的前表面安装有显示面板11,装置内部有数据采集和数据输出模块,显示面板11与安装在壳体1内部的数据采集和数据输出模块信号连接,多个测温装置的检测结果实时传输到显示面板11上显示,并通过数据采集和数据输出模块将数据存储和输出,方便工作人员观察试样多点的温度变化,壳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3,工作人员将两只手分别插入两个把手3的内部,从而可以将壳体1搬运到不同的检测地点。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动记录功能的吸光发热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前表面开设有第一通槽(2),所述壳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4),所述隔板(4)的底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通槽(5),两个所述第二通槽(5)的内部均穿设有管道(6),所述隔板(4)的底部开设有第三通槽(12),所述隔板(4)的顶部安装有照射暖光灯(7),所述照射暖光灯(7)的底部穿设于所述第三通槽(12)的内部,所述壳体(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网格窗(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记录功能的吸光发热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使用隔热材料,是纳米微孔绝热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惠标何晓霞宋慎群田丽宋向荣范甫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康溢臣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