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高强钢筋混凝土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118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4:04
本申请涉及一种装配式高强钢筋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若干组均为批量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材质的板材及底板,各组底板平铺在道路的路基上,各组底板成行分布并平行于道路的延伸方向;各组板材铺设在相邻两组所述底板之间;各组板材靠近底板的下端面凹设有与底板插接配合的底槽,各组板材的上端面在靠近底板的两侧边沿上均凹设有竖直截面成L型的插槽,底板的上方插接有压板,压板的竖直截面成T型,压板上端部水平翼板与相邻两组板材上的所述插槽插接配合;压板上贯穿有若干组两两设置的螺栓,各组螺栓贯穿所述压板并与所述底板螺纹连接。本申请提升了装配式道路的结构强度,提升了道路整体的承载性。路整体的承载性。路整体的承载性。

A fabricated high-strength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高强钢筋混凝土路面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道路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高强钢筋混凝土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道路的建设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步;城市道路是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并与市外道路连接负担着对外交通的道路。
[0003]在现有的道路建设过程中,主要分为钢筋混凝土路面结构及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其中随着装配式建筑理念的不断深化,其中装配式道路也逐渐得到不断的应用。现有的装配式道路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先将路基进行夯实、整平,之后将各组预制成型的钢筋混凝土材质的板材进行铺设,各组板材沿着道路的方向不断进行平铺,实现对装配式道路的施工过程。
[0004]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的缺陷:现有的装配式道路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各组板材沿着道路的方向不断延伸,各组板材之间留有缝隙并借助砂浆进行灌注成型,随着后期道路上车辆的行驶,此时各组板材受压后发生震动,使相邻板材之间的砂浆与各组板材发生分离,故此时装配式道路的整体结构强度降低,易出现局部区域的凹陷,并导致板材因受压发生破裂,故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升装配式道路的结构强度,提升道路整体的承载性,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配式高强钢筋混凝土路面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配式高强钢筋混凝土路面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装配式高强钢筋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若干组均为批量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材质的板材及底板,各组所述底板平铺在道路的路基上,各组所述底板成行分布并平行于道路的延伸方向;各组板材铺设在相邻两组所述底板之间;各组所述板材靠近所述底板的下端面凹设有与所述底板插接配合的底槽,各组所述板材的上端面在靠近所述底板的两侧边沿上均凹设有竖直截面成L型的插槽,所述底板的上方插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竖直截面成T型,所述压板上端部水平翼板与相邻两组所述板材上的所述插槽插接配合;所述压板上贯穿有若干组两两设置的螺栓,各组所述螺栓贯穿所述压板并与所述底板螺纹连接。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行该种装配式路面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将各组底板平铺在道路的路基上,再将各组板材在地面上进行铺设,相邻两组板材上的底槽与底板的两侧边沿卡接配合,故此时各组成行分布的底板起到对相邻两组板材的支撑作用,故相邻两组板材之间能够保持相同的高度位置;将压板进行安装,压板的两端与两侧的板材上的插槽插接配合,并进一步借助螺栓将压板与下方的底板进行连接,上述设置中压板的两端实现了将相邻两组板材进行对拉连接的作用,使相邻两组板材之间不易出现缝隙,综上所述,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将各组板材之间的连接,底板的设置保障了相邻各组底板的平整
度,各组压板的设置进一步使各组板材之间保持对拉,进而提升了装配式道路的结构强度,提升了道路整体的承载性。
[0009]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端面在长度方向的两侧边沿上均竖直穿插有若干组第一连接杆,各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部插接入道路的路基中,且插接深度不低于40厘米。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各组底板在道路路基上的安装时,借助各组第一连接杆进行底板在路基上的定位,此时各组第一连接杆的设置实现了底板在路基上的固定,故后期行驶的过程中,此时各组底板在路基上的稳定性提升。
[0011]优选的,同一直线上的各组所述压板之间安装有连接板,各组所述压板上端面的两端均凹设有水平正对设置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板与两组所述连接槽插接配合,各组所述压板端部的所述螺栓竖直贯穿所述连接板、所述压板并与所述底板螺纹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位于相邻两组压板之间,通过将连接板进行安装,此时连接板插接入相邻两组压板上的连接槽内部,并借助各组螺栓进行连接板与压板之间的固定,上述设置实现了一组连接板对两组压板的连接,使各组压板的一体性提升。
[0013]优选的,道路的两侧安装有若干组批量预制的路缘石,各组所述路缘石朝向所述板材的一侧凹设有壁槽,各组所述板材与所述路缘石上的所述壁槽插接配合。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将各组板材的一侧边沿与路缘石上的壁槽插接配合,上述设置实现了对道路两侧边沿位置的加固,此时道路两侧边沿位置处的承载性提升,板材受压后不易发生下陷。
[0015]优选的,所述路缘石远离所述板材的一侧端面成斜坡状。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路缘石远离板材的一侧倾斜端面设置为斜坡状,当道路两侧位置的车辆向道路上行驶时,此时斜坡状的坡面实现了路面与路基之间的过渡,便于车辆直接行驶至路面上,降低了因车辆行驶造成路面的破损。
[0017]优选的,各组所述路缘石的倾斜坡面上插接固定有钢钎,所述钢钎贯穿所述路缘石并插接入道路的路基中。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组钢钎贯穿路缘石并插接入路基中,上述设置实现了路缘石在道路两侧的固定,固定后的路缘石使道路两侧的板材更加稳固。
[0019]优选的,各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部为放大头内六角沉头结构,各组所述第一连接杆上端部成螺纹结构,所述底板上的开孔为上端部扩孔设置的螺纹孔,各组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底板上的开孔螺纹连接。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杆的上端部呈内六角沉头结构,当进行安装时,此时第一连接杆与底板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进而实现了第一连接杆与底板之间的固定连接,故此时第一连接杆与底板之间不易发生脱离,使第一连接杆对底板的固定作用得到保证。
[0021]优选的,各组所述路缘石的上端面均凹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内地面的所在高度不高于各组所述板材的上端面。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口位于路缘石的上端面,当降雨时,此时路面上的雨水沿着各组排水口进行排水作业,进而使路面上的雨水不断向道路两侧排出。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通过将各组底板在道路的路基上进行铺设,并借助各组第一连接杆与底板进行
插接固定,使底板在路基上得到固定;将各组板材在地面上进行平铺,将压板进行铺设,使压板的两侧与板材上的插槽插接固定,再借助各组螺栓进行压板与底板的固定连接,上述设置实现了各组板材在道路路基上的固定,提升了装配式道路的结构强度,提升了道路整体的承载性;
[0025]2.通过借助各组连接板,连接板位于相邻两组压板之间,通过将连接板进行安装,此时连接板插接入相邻两组压板上的连接槽内部,并借助各组螺栓进行连接板与压板之间的固定,上述设置实现了一组连接板对两组压板的连接,使各组压板的一体性提升;
[0026]3.在进行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将各组板材的一侧边沿与路缘石上的壁槽插接配合,上述设置实现了对道路两侧边沿位置的加固,此时道路两侧边沿位置处的承载性提升,板材受压后不易发生下陷;当道路两侧位置的车辆向道路上行驶时,此时斜坡状的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高强钢筋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组均为批量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材质的板材(2)及底板(3),各组所述底板(3)平铺在道路(1)的路基上,各组所述底板(3)成行分布并平行于道路(1)的延伸方向;各组板材(2)铺设在相邻两组所述底板(3)之间;各组所述板材(2)靠近所述底板(3)的下端面凹设有与所述底板(3)插接配合的底槽(21),各组所述板材(2)的上端面在靠近所述底板(3)的两侧边沿上均凹设有竖直截面成L型的插槽(31),所述底板(3)的上方插接有压板(4),所述压板(4)的竖直截面成T型,所述压板(4)上端部水平翼板与相邻两组所述板材(2)上的所述插槽(31)插接配合;所述压板(4)上贯穿有若干组两两设置的螺栓(41),各组所述螺栓(41)贯穿所述压板(4)并与所述底板(3)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高强钢筋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的上端面在长度方向的两侧边沿上均竖直穿插有若干组第一连接杆(5),各组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下端部插接入道路(1)的路基中,且插接深度不低于40厘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高强钢筋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直线上的各组所述压板(4)之间安装有连接板(6),各组所述压板(4)上端面的两端均凹设有水平正对设置的连接槽(42),所述连接板(6)与两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伟刘远杰郑志豪郑思松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