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片LCD投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0951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片LCD投影装置,包括:壳体,其中,壳体内部沿着壳体轴心设有第一预设投影光路;图像处理组件,其中,图像处理组件适应性设置在壳体内;RGB光源,其中,RGB光源适应性设置在壳体内的一端,且部署在所述第一预设投影光路的一端;LCD液晶面板,适应性设置在壳体内的所述第一预设投影光路上;投影组件,适应性设置在壳体内的另一端,且部署在第一预设投影光路的另一端;其中,RGB光源、LCD液晶面板和投影组件沿着第一预设投影光路的一端到另一端依次设置;图像处理组件用来对待投影的图像进行增强处理;RGB光源在LCD液晶面板的每个像素点同一时刻限定发出单色光。的每个像素点同一时刻限定发出单色光。的每个像素点同一时刻限定发出单色光。

A single-chip LCD proj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片LCD投影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投影仪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单片LCD投影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单片LCD投影仪由于其成本较低且便携,广受大众喜爱,但是现有的单片LCD液晶玻璃显像系统中由于LCD液晶玻璃往往只有不到5%的透光率,亮度提升非常困难,进而如何提高单片LCD投影仪的投影亮度成为了热门研究方向。
[0003]目前的单片LCD投影仪的主要投影原理是通过发出发光光源,再使用滤光模块对白光进行过滤,得到限定要求的透过颜色光,再经过LCD液晶玻璃对图像进行显示。此种方式就导致由于需要经过滤光模块,导致透光率较差,进而导致投影亮度较低。
[0004]现有技术中的单片LCD投影仪多采用滤光模块过滤白光的方式成像,导致存在透光率较低进而使得投影亮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了一种单片LCD投影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单片LCD投影仪多采用滤光模块过滤白光的方式成像,导致存在透光率较低进而使得投影亮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0006]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片LCD投影装置。
[000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片LCD投影装置,一种单片LCD投影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一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内部沿着所述壳体轴心设有第一预设投影光路:一图像处理组件,其中,所述图像处理组件适应性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一RGB光源,其中,所述RGB光源适应性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一端,且部署在所述第一预设投影光路的一端;一LCD液晶面板,其中,所述LCD液晶面板适应性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所述第一预设投影光路上;一投影组件,其中,所述投影组件适应性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另一端,且部署在所述第一预设投影光路的另一端;其中,所述RGB光源、所述LCD液晶面板和所述投影组件沿着所述第一预设投影光路的一端到另一端依次设置;所述图像处理组件用来对待投影的图像进行增强处理;所述RGB光源在所述LCD液晶面板的每个像素点同一时刻限定发出单色光。
[0008]可选的,所述RGB光源包括:若干发光组,其中,所述若干发光组数量和所述LCD液晶面板的最大像素点分割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且任意一发光组包括:一红光发光组件;一绿光发光组件;一蓝光发光组件;其中,所述红光发光组件、所述绿光发光组件和所述蓝光发光组件都可以独立发光,且同一时刻限定一个组件发光。
[0009]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一控制组件,其中,所述控制组件适应性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且和所述RGB光源、所述图像处理组件通信连接,用来控制所述RGB光源发光。
[0010]可选的,所述LCD液晶面板还包括:一监测组件,所述监测组件适应性部署在所述LCD液晶面板上,且和所述LCD液晶面板、所述控制组件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监测组件用来监测所述LCD液晶面板中的任意一像素点的单原色光变换周期是否满足预设时长,且与所
述控制组件协同调整所述单原色光变换周期满足所述预设时长。
[0011]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一电池模组,其中,所述电池模组适应性设置在所述壳体外部,用于向所述装置供电。
[0012]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升单片LCD投影仪亮度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单片LCD投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单片LCD投影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壳体1,第一预设投影光路11,图像处理组件2,RGB光源3,LCD液晶面板4,监测组件41,投影组件5,若干发光组31,红光发光组件311,绿光发光组件312,蓝光发光组件313,控制组件6,电池模组7。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了一种单片LCD投影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单片LCD投影仪多采用滤光模块过滤白光的方式成像,导致存在透光率较低进而使得投影亮度较低的技术问题。通过使用图像增强处理,可以基于算法对图像的清晰度、对比度、图像质量等做加强处理,再通过去滤光模块和白光光源,直接通过限定同一像素点的同一时刻只能发出单原色光,利用视觉上的混色效果,实现图像的投影。利用上述二项的结合,达到了提高单片LCD投影仪亮度的技术效果。
[0018]申请概述
[0019]单片LCD投影仪由于其成本较低且便携,广受大众喜爱,但是现有的单片LCD液晶玻璃显像系统中由于LCD液晶玻璃往往只有不到5%的透光率,亮度提升非常困难,进而如何提高单片LCD投影仪的投影亮度成为了热门研究方向。目前的单片LCD投影仪的主要投影原理是通过发出发光光源,再使用滤光模块对白光进行过滤,得到限定要求的透过颜色光,再经过LCD液晶玻璃对图像进行显示。此种方式就导致由于需要经过滤光模块,导致透光率较差,进而导致投影亮度较低。但现有技术中的单片LCD投影仪多采用滤光模块过滤白光的方式成像,因为滤光组件,导致存在透光率较低进而使得投影亮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0020]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
[0021]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了一种单片LCD投影装置,包括一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内部沿着所述壳体轴心设有第一预设投影光路:一图像处理组件,其中,所述图像处理组件适应性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一RGB光源,其中,所述RGB光源适应性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一端,且部署在所述第一预设投影光路的一端;一LCD液晶面板,其中,所述LCD液晶面板适应性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所述第一预设投影光路上;一投影组件,其中,所述投影组件适应性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另一端,且部署在所述第一预设投影光路的另一端;其中,所述RGB光源、所述LCD液晶面板和所述投影组件沿着所述第一预设投影光路的一端到另一端依次设置;所述图像处理组件用来对待投影的图像进行增强处理;所述RGB光源在所述LCD液晶面
板的每个像素点同一时刻限定发出单色光。使用图像增强处理,可以基于算法对图像的清晰度、对比度、图像质量等做加强处理,再通过去除滤光模块和白光光源,直接通过限定同一像素点的同一时刻只能发出单原色光,利用视觉上的混色效果,实现图像的投影。利用上述二项的结合,达到了提高单片LCD投影仪亮度的技术效果。
[0022]在介绍了本技术基本原理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具体介绍本技术的各种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一
[0024]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升单片LCD投影仪亮度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种单片LCD投影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0025]S100:获得第一原始图像,其中,所述第一原始图像为待投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片LCD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一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内部沿着所述壳体轴心设有第一预设投影光路:一图像处理组件,其中,所述图像处理组件适应性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一RGB光源,其中,所述RGB光源适应性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一端,且部署在所述第一预设投影光路的一端;一LCD液晶面板,其中,所述LCD液晶面板适应性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所述第一预设投影光路上;一投影组件,其中,所述投影组件适应性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另一端,且部署在所述第一预设投影光路的另一端;其中,所述RGB光源、所述LCD液晶面板和所述投影组件沿着所述第一预设投影光路的一端到另一端依次设置;所述图像处理组件用来对待投影的图像进行增强处理;所述RGB光源在所述LCD液晶面板的每个像素点同一时刻限定发出单色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GB光源包括:若干发光组,其中,所述若干发光组数量和所述LCD液晶面板的最大像素点分割数量相同且一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业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兴业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