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静脉显像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0829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静脉显像仪装置,包括:发光模块,用于发射特定波长的近红外光透射目标区域,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基于所述目标区域的近红外反射信息,输模块,用于将所述近红外反射信息传输到指定手机,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指定手机接收到的所述近红外反射信息进行图像还原,并将所述目标区域的病变状况进行显示,利用四个不同的模块组成显像仪可以减少显像仪的体积,方便用户单手操作,在使用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观察检测结果,实现了同步更新,方便用户检查。方便用户检查。方便用户检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静脉显像仪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学仪器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静脉显像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乳腺疾病的成像检查方法有:X线钼靶照片、B型超声波扫描、冷光透照等方法。但这些方法均不能提供乳腺全面图像,有的不能实时多轴向观察,有的方法没有确诊意义,有的方法使用的X射线对乳腺是有害的。X线CT的乳腺扫描检查可以提供全面图像,虽然确诊率高,但是检查费用不菲,不能适合大量人群普查,大剂量的X射线对乳腺的损害已是不争的事实,且无法保存图像;
[0003]由此,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静脉显像仪装置,设备小巧易操作,且价格便宜适合家用,用户不仅可以通过蓝牙连接设备,通过手机进行观察,还可将检测图像本地保存,方便就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静脉显像仪装置,包括:
[0005]发光模块,用于发射特定波长的近红外光透射目标区域;
[0006]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基于所述目标区域的近红外反射信息;
[0007]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近红外反射信息传输到指定手机;
[0008]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指定手机接收到的所述近红外反射信息进行图像还原,并将所述目标区域的病变状况进行显示。
[0009]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
[0010]所述发光模块,包括:
[0011]感应单元,用于利用微电流获取显像仪与目标区域的人体皮肤之间的距离,并当所述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时生成发光指令;
[0012]发光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发光指令向所述皮肤发射特定波长的近红外光。
[0013]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
[0014]所述采集模块,包括:
[0015]同步单元,用于所述感应单元生成发光指令,同时,同步生成采集指令;
[0016]第一采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采集指令采集所述目标区域的近红外反射信息;
[0017]位置捕捉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采集指令进行采集过程中,捕捉用户使用显像仪的三维移动路径;
[0018]其中,所述发光指令、采集指令同步生成,即当发光模块停止发光时第一采集单元停止采集近红外反射信息。
[0019]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
[0020]所述传输模块,包括:
[0021]连接单元,用于在所述采集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之间建立连接道路;
[0022]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采集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之间的连接道路是否畅通;
[0023]若不是,获取所述近红外反射信息并进行临时存储。
[0024]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
[0025]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0026]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近红外信息获取若干红外图像,并根据获取红外图像的先后顺序建立图像合集;
[0027]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图像合集获取还原图像。
[0028]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
[0029]所述处理模块,还包括:
[0030]第一处理单元,用于获取用户使用显像仪过程中的三维移动路径,并绘制在预设三维坐标系中,建立三维移动轨迹;
[0031]获取所述图像合集,并分别获取每一红外图像对应的图像中心点;
[0032]根据所述图像合集中的图像顺序,将所述中心点依次输入到所述移动轨迹上,获取对应红外图像基于所述三维移动轨迹的当下放置位置,并结合采集红外图像时对应的采集角度,来获取得到目标区域的初始三维表面构造;
[0033]其中,所述初始三维表面构造是包含若干重叠表面区域在内的;
[0034]提取所述初始三维表面构造上的重叠表面区域,当所述重叠表面区域的数量不为1时,分别获取每一重叠表面区域包含的若干第一图像;
[0035]分别获取每一重叠表面区域中涉及到的所有第一图像对应的平均重合面积,并分别获取每一重叠表面区域中重合面积大于等于对应平均重合面积的第二图像;
[0036]获取每一重叠表面区域的最外围重合边界,并基于对应重叠表面区域中第二图像的中心点基于三维移动轨迹的点位置,建立对应重叠表面区域的三维段路径;
[0037]同时,建立同个重叠表面区域中,对应第二图像的中心点与三维段路径的第一对应关系;
[0038]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三维段路径输入到预设三维投影域中,基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将对应第二图像进行投影;
[0039]获取投影结果,并利用所述投影结果对对应三维段路径的表面区域进行替换,获取得到优化三维表面构造,并对所述优化三维表面构造进行展开处理,得到初还原图像;
[0040]判断所述初还原图像上是否存在空白像素点,若是,获取所述空白像素点在所述初还原图像上的位置,生成提醒指令,输入到所述传输模块;
[0041]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还用于当用户采集所述空白像素点对应的像素信息后,更新所述初还原图像,获取还原图像。
[0042]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
[0043]所述传输模块,包括:
[0044]连接单元,用于利用蓝牙将显像仪与指定手机进行连接;
[0045]图像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还原图像传输到指定手机进行显示。
[0046]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
[0047]所述处理模块,还包括:
[0048]图像分析单元,用于获取还原图像,并将所述还原图像输入到预设人体躯干上;
[0049]当所述还原图像在所述预设人体躯干上的匹配度小于预设匹配度时,以预设单位角度为步长,在所述预设人体躯干上旋转所述还原图像,并提取匹配度最高的正位图像;
[0050]将所述正位图像输入到预设检验域中,在所述正位图像上标记检验点;
[0051]获取每一所述检验点对应的检验像素,并提取检验像素与标准像素不一致的第一检验点;
[0052]特征分析单元,用于以所述第一检验点为圆心,包含所有非标准像素且直径最小的第一同心圆;
[0053]提取所述第一同心圆对应的第一疑似图像,将所述第一疑似图像输入到预设处理域中;
[0054]在所述预设处理域中提取所述第一疑似图像上的标准像素,获取所述标准像素所在区域的边缘并进行边缘细化,获取第一疑似病变轮廓;
[0055]在预设特征库中提取与所述第一疑似病变轮廓匹配度高于预设匹配度的若干标准轮廓,同时获取每一所述标准轮廓对应的第一角点;
[0056]根据同一标准轮廓对应的第一角点获取对应的第一角点轮廓;
[0057]获取所述第一疑似病变轮廓的所有第二角点,并利用所述第一角点轮廓遍历所述第二角点,根据遍历结果获取所述第一疑似图像对应的病变特征;
[0058]在所述还原图像上标记所述第一同心圆,同时根据对应的病变特征生成检测结果;
[0059]将标记后的所述还原图像以及检测结果传输到所述指定手机进行显示。
[0060]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
[0061]所述传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静脉显像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模块,用于发射特定波长的近红外光透射目标区域;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基于所述目标区域的近红外反射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近红外反射信息传输到指定手机;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指定手机接收到的所述近红外反射信息进行图像还原,并将所述目标区域的病变状况进行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静脉显像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块,包括:感应单元,用于利用微电流获取显像仪与目标区域的人体皮肤之间的距离,并当所述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时生成发光指令;发光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发光指令向所述皮肤发射特定波长的近红外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静脉显像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包括:同步单元,用于所述感应单元生成发光指令,同时,同步生成采集指令;第一采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采集指令采集所述目标区域的近红外反射信息;位置捕捉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采集指令进行采集过程中,捕捉用户使用显像仪的三维移动路径;其中,所述发光指令、采集指令同步生成,即当发光模块停止发光时第一采集单元停止采集近红外反射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静脉显像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包括:连接单元,用于在所述采集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之间建立连接道路;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采集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之间的连接道路是否畅通;若不是,获取所述近红外反射信息并进行临时存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静脉显像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近红外信息获取若干红外图像,并根据获取红外图像的先后顺序建立图像合集;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图像合集获取还原图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静脉显像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包括:第一处理单元,用于获取用户使用显像仪过程中的三维移动路径,并绘制在预设三维坐标系中,建立三维移动轨迹;获取所述图像合集,并分别获取每一红外图像对应的图像中心点;根据所述图像合集中的图像顺序,将所述中心点依次输入到所述移动轨迹上,获取对应红外图像基于所述三维移动轨迹的当下放置位置,并结合采集红外图像时对应的采集角度,来获取得到目标区域的初始三维表面构造;其中,所述初始三维表面构造是包含若干重叠表面区域在内的;提取所述初始三维表面构造上的重叠表面区域,当所述重叠表面区域的数量不为1时,
分别获取每一重叠表面区域包含的若干第一图像;分别获取每一重叠表面区域中涉及到的所有第一图像对应的平均重合面积,并分别获取每一重叠表面区域中重合面积大于等于对应平均重合面积的第二图像;获取每一重叠表面区域的最外围重合边界,并基于对应重叠表面区域中第二图像的中心点基于三维移动轨迹的点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湧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贝斯曼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