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觉反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20794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2:22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触觉反馈系统,包括一活动部、一固定组件、一驱动组件、以及一电路组件。活动部可相对固定组件运动。驱动组件配置以驱动活动部相对固定组件运动以产生一反馈力。电路组件配置以电性连接于驱动组件。电路组件与一外部电路电性连接。组件与一外部电路电性连接。组件与一外部电路电性连接。

Tactile feedback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觉反馈系统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触觉反馈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可有效地传递震动的触觉反馈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许多电子装置(例如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皆具有震动提醒的功能。通过设置于电子装置上的震动模块,在电子装置在执行特定功能时能发出震动来提示使用者,举例来说,当电子装置收到信息时或者是使用者按下电子装置的按钮时都可发出震动来提醒使用者。
[0003]然而,现今的震动模块无法满足使用者的所有需求。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可以有效地传递震动到按钮的震动模块,便是现今值得探讨与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一种触觉反馈系统,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5]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触觉反馈系统,包括一活动部、一固定组件、一驱动组件、以及一电路组件。活动部可相对固定组件运动。驱动组件配置以驱动活动部相对固定组件运动以产生一反馈力。电路组件配置以电性连接于驱动组件。电路组件与一外部电路电性连接。
[0006]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电路组件包含:一第一接点,配置以连接于一电子元件;一第二接点,配置以连接于外部电路;一第三接点,配置以连接于外部电路;一第四接点,配置以连接于电子元件;以及一第五接点,配置以连接于外部电路。电子元件配置以输出一输入信号。输入信号按序经由第一接点以及第二接点传输至外部电路。第二接点沿着一第一轴延伸。电路组件还包含:一第一电路元件,电性连接于第一接点与第二接点;一第二电路元件,电性连接于第三接点;以及一第三电路元件,电性连接于第四接点与第五接点。第一电路元件具有板状结构。第一电路元件的厚度大于0.03mm。第一电路元件包含一第一段部、一第二段部以及一第三段部。第一段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段部的延伸方向不同。第二段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三段部的延伸方向不同。第三段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段部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一接点位于第一段部。第二接点位于第三段部。第三接点沿着第一轴延伸。驱动组件电性连接于第三接点。驱动组件经由第二电路元件以及第三接点电性连接于外部电路。第二接点与第三接点沿着一第二轴排列。第二轴垂直于第一轴。第一接点与第三接点电性独立。第五接点沿着第一轴延伸。第五接点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接点的延伸方向相反。电子元件电性连接于第五接点。第五接点与第三接点电性独立。
[0007]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触觉反馈系统具有多边形结构。主轴垂直于第一轴。主轴垂直于第二轴。当沿着主轴观察时,第二接点位于触觉反馈系统的一第一侧边。当沿着主轴观察时,第三接点位于第一侧边。当沿着主轴观察时,第五接点位于触觉反馈系统的一第二侧边。第一接点显露于固定组件的一第一表面。第四接点显露于第一表面。第一表面垂直于主轴。固定组件还包含:一顶壁,具有板状结构且垂直于主轴;一第一侧壁,平行于主轴;一
第二侧壁,平行于主轴;以及一底座,具有板状结构且平行于顶壁。第一表面位于顶壁。第一段部设置于顶壁。第一段部的至少一部分埋藏且一部分显露于顶壁。第二段部设置于第一侧壁。第二段部的至少一部分埋藏于第一侧壁。
[0008]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触觉反馈系统还包含:一第一传导元件,配置以传导反馈力至电子元件;以及一第二传导元件,配置以传导反馈力至电子元件。第一传导元件配置以固定地连接电子元件。第一传导元件的材质与顶壁的材质不同。第一传导元件的杨式系数大于顶壁的杨式系数。第一传导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埋藏且不显露于顶壁。第一传导元件具有金属材质。顶壁具有非金属材质。
[0009]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第一传导元件具有板状结构。第一传导元件包含一第四段部以及一第五段部。当沿着垂直主轴的方向观察时,第四段部重叠于第一段部的至少一部分。第四段部的至少一部分埋藏且不显露于顶壁。第四段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段部的延伸方向平行。当沿着主轴观察时,第四段部的面积大于第一段部的面积。第一传导元件的厚度与第一电路元件的厚度相同。第一传导元件与第一电路元件电性独立。当沿着主轴观察时,第五段部位于第一侧边。当沿着第二轴观察时,第二段部的一外侧面与第五段部的一外侧面是面朝相同方向并且互相不重叠。当沿着第二轴观察时,第二段部与第五段部不重叠。
[0010]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触觉反馈系统还包含:一第一弹性元件,其中活动部经由第一弹性元件活动地连接固定组件;以及一第二弹性元件,其中活动部经由第二弹性元件活动地连接固定组件。第一弹性元件包含:一第一固定端,固定地连接活动部;一第二固定端,固定地连接第一传导元件;以及一第一弹性部,具有柔性,第一固定端经由第一弹性部可相对第二固定端运动。第二固定端可相对固定组件运动。第二固定端位于第五段部与第一侧壁之间。第一侧壁具有一开口结构,配置以显露第二固定端或第五段部。触觉反馈系统还包含:一第一传导点,位于第一弹性元件与第一传导元件之间;以及一第二传导点,位于第二弹性元件与第二传导元件之间。当沿着主轴观察时,活动部位于第一传导点与第二传导点之间。当沿着主轴观察时,第一传导点与第二传导点的连线通过活动部。
[0011]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第二电路元件包含一第六段部。驱动组件经由第六段部电性连接于第三接点。当沿着第二轴观察时,第一段部与第六段部不重叠。当沿着第二轴观察时,活动部位于第一段部与第六段部之间。当沿着主轴观察时,第一段部重叠于活动部的一部分。当沿着主轴观察时,第六段部重叠于活动部的一部分。
[0012]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第一传导元件包含一第一传导部,固定地连接于电子元件。第一传导部经由第四段部连接第五段部。第一传导部的延伸方向不同于第四段部的延伸方向。第一传导部的延伸方向与主轴平行。
[0013]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电子元件固定地设置于固定组件。电子元件固定地设置于第一表面。触觉反馈系统还包含一接着元件,配置以固定电子元件以及固定组件。当沿着垂直第一表面的方向观察时,接着元件围绕第一接点。接着元件直接接触固定组件。接着元件直接接触第一表面。接着元件直接接触电子元件。接着元件的杨氏模量大于0.2GPa。
[0014]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触觉反馈系统配置以设置于一电子装置。电子装置的一装置表面具有一反馈部,对应于电子元件的一部分。电子元件包含一第一外表面以及一第二外表面。第一外表面与第二外表面是面朝相同方向。第一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由反馈部露出。当沿着垂直于装置表面的方向观察时,装置表面重叠于第二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在
垂直于装置表面的方向上,第一外表面与第二外表面之间具有间隙。触觉反馈系统还包含一密封元件,设置于间隙。密封元件直接接触电子装置。当沿着垂直于装置表面的方向观察时,装置表面与密封元件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电子元件还包含一第三外表面,并且第三外表面与第一外表面是面朝相同方向。在平行于装置表面的方向上,第三外表面位于第一外表面与第二外表面之间。当沿着垂直于装置表面的方向观察时,装置表面与第三外表面重叠。当沿着垂直于装置表面的方向观察时,第二外表面位于第一外表面与第三外表面之间。
[0015]本公开提供一种触觉反馈系统,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觉反馈系统,包括:一活动部;一固定组件,该活动部能相对该固定组件运动;一驱动组件,配置以驱动该活动部相对于该固定组件运动以产生一反馈力;以及一电路组件,配置以电性连接于该驱动组件;其中,该电路组件与一外部电路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觉反馈系统,其中该电路组件包含:一第一接点,配置以连接于一电子元件;一第二接点,配置以连接于该外部电路;一第三接点,配置以连接于该外部电路;一第四接点,配置以连接于该电子元件;以及一第五接点,配置以连接于该外部电路;该电子元件配置以输出一输入信号;该输入信号按序经由该第一接点以及该第二接点传输至该外部电路;该第二接点沿着一第一轴延伸;该电路组件还包含:一第一电路元件,电性连接于该第一接点与该第二接点;一第二电路元件,电性连接于该第三接点;以及一第三电路元件,电性连接于该第四接点与该第五接点;该第一电路元件具有板状结构;该第一电路元件的厚度大于0.03mm;该第一电路元件包含一第一段部、一第二段部以及一第三段部;该第一段部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二段部的延伸方向不同;该第二段部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三段部的延伸方向不同;该第三段部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一段部的延伸方向平行;该第一接点位于该第一段部;该第二接点位于该第三段部;该第三接点沿着该第一轴延伸;该驱动组件电性连接于该第三接点;该驱动组件经由该第二电路元件以及该第三接点电性连接于该外部电路;该第二接点与该第三接点沿着一第二轴排列;该第二轴垂直于该第一轴;该第一接点与该第三接点电性独立;该第五接点沿着该第一轴延伸;该第五接点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二接点的延伸方向相反;该电子元件电性连接于该第五接点;该第五接点与该第三接点电性独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觉反馈系统,其中当沿着一主轴观察时,该触觉反馈系统具有多边形结构;
该主轴垂直于该第一轴;该主轴垂直于该第二轴;当沿着该主轴观察时,该第二接点位于该触觉反馈系统的一第一侧边;当沿着该主轴观察时,该第三接点位于该第一侧边;当沿着该主轴观察时,该第五接点位于该触觉反馈系统的一第二侧边;该第一接点显露于该固定组件的一第一表面;该第四接点显露于该第一表面;该第一表面垂直于该主轴;该固定组件还包含:一顶壁,具有板状结构且垂直于该主轴;一第一侧壁,平行于该主轴;一第二侧壁,平行于该主轴;以及一底座,具有板状结构且平行于该顶壁;该第一表面位于该顶壁;该第一段部设置于该顶壁;该第一段部的至少一部分埋藏且一部分显露于该顶壁;该第二段部设置于该第一侧壁;该第二段部的至少一部分埋藏于该第一侧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觉反馈系统,其中该触觉反馈系统还包含:一第一传导元件,配置以传导该反馈力至该电子元件;以及一第二传导元件,配置以传导该反馈力至该电子元件;该第一传导元件配置以固定地连接该电子元件;该第一传导元件的材质与该顶壁的材质不同;该第一传导元件的杨式系数大于该顶壁的杨式系数;该第一传导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埋藏且不显露于该顶壁;该第一传导元件具有金属材质;该顶壁具有非金属材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觉反馈系统,其中该第一传导元件具有板状结构;该第一传导元件包含一第四段部以及一第五段部;当沿着垂直该主轴的方向观察时,该第四段部重叠于该第一段部的至少一部分;该第四段部的至少一部分埋藏且不显露于该顶壁;该第四段部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一段部的延伸方向平行;当沿着该主轴观察时,该第四段部的面积大于该第一段部的面积;该第一传导元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科纶何亮廷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