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室互通的反应气氛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0782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室互通的反应气氛炉,所述反应气氛炉包括第一炉体和第二炉体,所述第一炉体设置于所述第二炉体的上方,所述第一炉体和所述第二炉体相互连通,且所述第一炉体内和第二炉体内均设置有加热模块和反应器皿,所述反应器皿外围周向设置所述加热模块。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提供的反应气氛炉中第一炉体和第二炉体通过管道的旋入达到互通的同时,两个炉体还分别设置有加热模块,达到了两个炉体单独控温,互不干扰,保证反应过程稳定性的目的,有效实现了腐蚀性原料的高温蒸汽传输,不会在管道中骤冷导致凝结堵塞管路,更容易保持反应的连续化和均一化,提高产物的一致性,整体反应气氛炉还便于加工改造,极易实现连续化、自动化。自动化。自动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室互通的反应气氛炉


[0001]本技术属于气氛炉设备
,涉及一种双室互通的反应气氛炉。

技术介绍

[0002]真空气氛炉是正对实验室日常烧结而设计的,采用焊接一体炉腔,使用时需要对炉腔正压及负压真空检漏,真空气氛炉专门用于材料在惰性气氛保护的环境下进行热处理或者烧结,试验时整体处于真空密封状态和气氛保护状态两用。
[0003]CN202792984U公开了一种双向保温气氛炉炉门装置及具有该炉门装置的气氛炉,属于实验装置结构
,该炉门装置包括炉门铰链和炉门;炉门铰链包括支撑杆和上下支杆;炉门活动固定于上下支杆之间,并可绕转轴转动;炉门铰链通过上下固定铰链活动固定于气氛炉上,从而使得该炉门装置活动方便,便于开合;炉门具有外壳、空气隔热层和保温砖层,保证保温效果的同时,免去了去放保温砖的过程,应用简便,另外,通过夹具和夹头活动连接固定炉门装置和所述的炉口,进一步简化了开合炉门的过程,使开合过程简便快捷,满足工艺要求最高的实验的应用,且该技术的双向保温气氛炉炉门装置及气氛炉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应用范围也较为广泛。
[0004]CN212584950U公开了一种焚烧炉双室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炉体、第二炉体、保温层、耐热砖、隔板、控制面板、第一温度计、第二温度计、气压传感器、预热器、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控制阀、投料管、排渣口、主燃烧器、电控阀、主烟气管、副烟气管、排烟阀、第三进气管和报警器。该技术结构简单,通过预热器实现焚烧炉的辅助加热,以使物料进行干燥的同时,进气管实现排出的高热烟气的热量回收,提高预热器的燃烧效率,有利于焚烧炉内温度的快速升高;该技术通过设置有温度计方便实现双室焚烧炉温度的控制,能够根据物料的不同进行调节,提高焚烧炉的燃烧效率以及避免能量浪费问题,且同时能够调节炉膛内气压以保证焚烧炉稳定安全运行。
[0005]CN203396240U公开了一种双室式加热炉用炉体,包括内部设有凹腔的炉本体,所述炉本体内设有将凹腔分隔成第一炉腔和第二炉腔的隔断装置,所述第一炉腔的前部和第二炉腔的前部均活动有将第一炉腔和第二炉腔密封的炉门,所述隔断装置上设有若干便于炉本体内烟气流动的通孔,所述炉本体上设有驱动炉门提升的动力装置,所述第一炉腔的顶端和第二炉腔的顶端均设有便于燃烧系统安装的安装孔,所述第一炉腔的后部和第二炉腔的后部均设有排烟口;该技术通过炉本体内设有的第一炉体、第二炉体选择性的进行加热处理,提高了生产效率,使用效果好,生产成本低,可靠性好。
[0006]目前现有技术存在气氛炉在试验结束后,炉门上的保温砖层上残留有余热,试验人员在取放炉体内物品时,容易触碰到炉门上的保温砖层,容易造成试验人员烫伤,且市场所常见气氛炉设备为单室密封反应设备,通过前期在反应器皿内入热反应物,然后关闭设备门,高温后生成所需要物质,再加上暂无相关设备可将金属物质气化后通过管道传输到相应器皿内反应且需要整个过程高温密封,因此,亟需设计开发一种双室互通的反应气氛炉,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的同时,以满足实际生产生活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室互通的反应气氛炉,在本技术中,提供的反应气氛炉中第一炉体和第二炉体通过管道的旋入达到互通的同时,两个炉体还分别设置有加热模块,达到了两个炉体单独控温,互不干扰,保证反应过程稳定性的目的,有效实现了腐蚀性原料的高温蒸汽传输,不会在管道中骤冷导致凝结堵塞管路,更容易保持反应的连续化和均一化,提高产物的一致性,整体反应气氛炉还便于加工改造,极易实现连续化、自动化。
[0008]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室互通的反应气氛炉,所述反应气氛炉包括炉体和炉门,所述炉体包括第一炉体和第二炉体,所述第一炉体设置于所述第二炉体的上方,所述第一炉体和所述第二炉体相互连通,且所述第一炉体内和第二炉体内均设置有加热模块和反应器皿,所述反应器皿外围周向设置所述加热模块,所述炉门包括炉门一和炉门二,所述第一炉体连接炉门一,所述第二炉体连接炉门二。
[0010]在本技术中,提供的反应气氛炉中第一炉体和第二炉体通过管道的旋入达到互通的同时,两个炉体还分别设置有加热模块,达到了两个炉体单独控温,互不干扰,保证反应过程稳定性的目的,有效实现了腐蚀性原料的高温蒸汽传输,不会在管道中骤冷导致凝结堵塞管路,更容易保持反应的连续化和均一化,提高产物的一致性,整体反应气氛炉还便于加工改造,极易实现连续化、自动化。
[0011]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炉体活动铰接炉门一。
[001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对炉门一的尺寸、形状和材质等结构特征不作具体要求和特殊限定,炉门一在本技术中的作用是为密封第一炉体,且和第一炉体形成开合状态,便于取样和放样以及维持炉体温度,因此可以理解的是,其他能实现此类功能的炉门一均可用于本技术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使用场景和测试条件对炉门一的尺寸、形状和材质进行适应性调整。
[0013]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炉体活动铰接炉门二。
[001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对炉门二的尺寸、形状和材质等结构特征不作具体要求和特殊限定,炉门二在本技术中的作用是为密封第二炉体,且和第二炉体形成开合状态,便于取样和放样以及维持炉体温度,因此可以理解的是,其他能实现此类功能的炉门二均可用于本技术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使用场景和测试条件对炉门二的尺寸、形状和材质进行适应性调整。
[0015]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炉门一和所述炉门二异向设置或同向设置。
[0016]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炉体的底部贴合所述第二炉体的顶部设置。
[001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限定了所述第一炉体的底部贴合所述第二炉体的顶部设置,是因为以此结构构成立式的气氛炉,用于气化反应过程的传输,使得占地面积减小的同时,炉体内的反应物质也能更效率的传输。
[0018]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炉体的底部和所述第二炉体的顶部对应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用于旋接管道进而连通第一炉体和第二炉体。
[001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所述螺纹孔用于旋接管道中的管道采用耐高温和耐腐蚀为一体的材料,可以有效避免腐蚀性物料造成的不利影响。
[0020]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炉体内顶部插入有进气管道一,且所述进气管道一插入至第一炉体内的反应器皿中,所述进气管道一为惰性气体进气管道。
[0021]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炉体顶部插入有进气管道二。
[0022]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管道二为反应气进气管道,且所述进气管道二贯穿所述第一炉体插入至第二炉体内的反应器皿中。
[0023]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个所述反应器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室互通的反应气氛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气氛炉包括炉体和炉门,所述炉体包括第一炉体和第二炉体,所述第一炉体设置于所述第二炉体的上方,所述第一炉体和所述第二炉体相互连通,且所述第一炉体内和第二炉体内均设置有加热模块和反应器皿,所述反应器皿外围周向设置所述加热模块,所述炉门包括炉门一和炉门二,所述第一炉体连接炉门一,所述第二炉体连接炉门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室互通的反应气氛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炉体活动铰接炉门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室互通的反应气氛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炉体活动铰接炉门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室互通的反应气氛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门一和所述炉门二异向设置或同向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室互通的反应气氛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炉体的底部贴合所述第二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中才廖健淞范磊郑春红杨宁宁郭小平熊超杰代学志
申请(专利权)人:拓米成都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