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20215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光伏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电池片的一侧表面上放置多个互连结构件,使每个互连结构件的对应第一焊盘的一端延伸至超出第一焊盘的邻近电池片的边缘的一侧,每个互连结构件与电池片之间设有多个焊盘,多个焊盘中距离电池片的一侧边缘最近的为第一焊盘;判断每个互连结构件的实际长度L1与互连结构件的理论长度L是否相等;如果L1=L,则对应的互连结构件的位置保持不变;如果L1<L,则朝向电池片的所述边缘的方向移动对应的互连结构件;如果L1>L,则朝向远离电池片的所述边缘的方向移动对应的互连结构件。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伏组件的制造方法,可以实现互连结构件的纠偏,提高光伏组件的可靠性。伏组件的可靠性。伏组件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为提高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通常采用分段焊带来连接相邻的电池片。然而,分段焊带具有周期性,焊带周期长度波动以及焊带的延伸差异等因素可能会导致焊带的实际长度和理论长度存在一定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伏组件的制造方法,所述光伏组件的制造方法可以在互连结构件的实际长度和理论长度存在差异时实现互连结构件的纠偏,且可以提高互连结构件与电池片之间的焊接拉力。
[000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用上述光伏组件的制造方法制造而成的光伏组件。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电池片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表面上放置多个互连结构件,并使每个所述互连结构件的对应第一焊盘的一端延伸至超出所述第一焊盘的邻近所述电池片的边缘的一侧,其中,每个所述互连结构件与所述电池片之间设有多个焊盘,沿所述互连结构件的延伸方向、多个所述焊盘中距离所述电池片的一侧边缘最近的为所述第一焊盘;判断每个所述互连结构件的实际长度L1与所述互连结构件的理论长度L是否相等;如果L1=L,则对应的所述互连结构件的位置保持不变;如果L1<L,则朝向所述电池片的所述边缘的方向移动对应的所述互连结构件;如果L1>L,则朝向远离所述电池片的所述边缘的方向移动对应的所述互连结构件。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制造方法,通过使每个互连结构件的对应第一焊盘的一端延伸至超出第一焊盘的邻近电池片的边缘的一侧,并在L1<L时朝向电池片的上述边缘的方向移动对应的互连结构件且在L1>L时朝向远离电池片的上述边缘的方向移动对应的互连结构件,在有效实现互连结构件的纠偏的同时,保证互连结构件可以与第一焊盘接触,可以提高互连结构件与电池片之间的焊接拉力,使互连结构件与电池片之间的连接可以更加牢靠,从而可以提高光伏组件的可靠性。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使每个所述互连结构件对应第一焊盘的一端与所述电池片的所述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为d1/2,其中,所述d1为所述第一焊盘与所述电池片的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互连结构件的实际长度L1与所述互连结构件的理论长度L的差值绝对值为ΔL,如果L1<L且ΔL<d1/2,则使对应的所述互连结构件的移动距离为ΔL;如果L1<L且ΔL≥d1/2,则使对应的所述互连结构件的移动距离为ΔL,并裁切所述互连结构件的伸出所述电池片之外的部分。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互连结构件的实际长度L1与所述互连结构件的理论长度L的差值绝对值为ΔL,如果L1>L且ΔL<d1/2,则使对应的所述互连结构件的移动距离为ΔL;如果L1>L且ΔL≥d1/2,则使对应的所述互连结构件的移动距离为d1/2。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焊盘与所述电池片的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为d1,其中,所述d1满足:5mm≤d1≤8mm。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片为多个,多个所述电池片中的相邻两个分别为第一电池片和第二电池片,每个所述互连结构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池片的正面,且每个所述互连结构件与所述第一电池片之间设有多个所述焊盘,每个所述互连结构件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池片的背面,且每个所述互连结构件与所述第二电池片之间设有多个背电极,所述L为多个所述背电极中远离所述第一电池片的一个与所述第一焊盘的最大距离。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互连结构件包括反光段、连接段和过渡段,所述过渡段连接在所述反光段和所述连接段之间,所述反光段的自由端延伸至超出所述第一焊盘的邻近所述电池片的边缘的一侧,所述连接段的一部分、所述过渡段和整个所述反光段位于所述电池片的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表面。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互连结构件的延伸方向、多个所述焊盘中距离所述电池片的另一侧边缘最近的为第二焊盘,所述第二焊盘与所述反光段相对。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焊盘与所述电池片的对应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为d2,其中,所述d2满足:3mm≤d2≤9mm。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过渡段的在所述反光段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为L2,其中所述L2满足:0.5mm≤L2≤1.5mm。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光伏组件,采用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制造方法制造而成。
[0017]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0]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电池片和焊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互连结构件与电池片的连接示意图;
[0022]图4是图3中圈示的A部的放大图;
[0023]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互连结构件与电池片的另一个连接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电池片;2:互连结构件;
[0026]21:反光段;22:连接段;23:过渡段;
[0027]3:焊盘;31:第一焊盘;32:第二焊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
[0029]下面参考图1

图5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制造方法。
[0030]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在电池片1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表面上放置多个互连结构件2,并使每个互连结构件2的对应第一焊盘31的一端延伸至超出第一焊盘31的邻近电池片1的边缘的一侧,其中,每个互连结构件2与电池片1之间设有多个焊盘3,沿互连结构件2的延伸方向、多个焊盘3中距离电池片1的一侧边缘最近的为上述第一焊盘3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2]例如,在图3和图5的示例中示出了五个互连结构件2,每个互连结构件2与电池片1之间设有七个焊盘3,七个焊盘3沿对应的互连结构件2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由此,通过设置上述的多个焊盘3,由于互连结构件2通常包括焊锡层,当互连结构件2与电池片1连接例如焊接时,多个焊盘3可以有效起到聚集液态的焊锡层中的锡的作用,从而可以提高互连结构件2与电池片1之间的焊接拉力,使互连结构件2与电池片1之间的连接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电池片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表面上放置多个互连结构件,并使每个所述互连结构件的对应第一焊盘的一端延伸至超出所述第一焊盘的邻近所述电池片的边缘的一侧,其中,每个所述互连结构件与所述电池片之间设有多个焊盘,沿所述互连结构件的延伸方向、多个所述焊盘中距离所述电池片的一侧边缘最近的为所述第一焊盘;判断每个所述互连结构件的实际长度L1与所述互连结构件的理论长度L是否相等;如果L1=L,则对应的所述互连结构件的位置保持不变;如果L1<L,则朝向所述电池片的所述边缘的方向移动对应的所述互连结构件;如果L1>L,则朝向远离所述电池片的所述边缘的方向移动对应的所述互连结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每个所述互连结构件对应第一焊盘的一端与所述电池片的所述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为d1/2,其中,所述d1为所述第一焊盘与所述电池片的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互连结构件的实际长度L1与所述互连结构件的理论长度L的差值绝对值为ΔL,如果L1<L且ΔL<d1/2,则使对应的所述互连结构件的移动距离为ΔL;如果L1<L且ΔL≥d1/2,则使对应的所述互连结构件的移动距离为ΔL,并裁切所述互连结构件的伸出所述电池片之外的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互连结构件的实际长度L1与所述互连结构件的理论长度L的差值绝对值为ΔL,如果L1>L且ΔL<d1/2,则使对应的所述互连结构件的移动距离为ΔL;如果L1>L且ΔL≥d1/2,则使对应的所述互连结构件的移动距离为d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盘与所述电池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艳芬贾行陈辉董经兵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