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回收破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0101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回收破碎装置,包括舱体、破碎单元、制粒单元,所述破碎单元、制粒单元自上至下依次布置在舱体内,所述制粒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子,物料经所述转子与舱体内壁旋转挤压二次破碎后并由舱体出口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破碎单元可对物料进行首次破碎,能把极片和铝外壳脱离,通过转子与舱体内壁旋转挤压进行二次破碎,极片上的正极粉料、负极粉料通过高速旋转产生的摩擦力,能快速脱离极片的附着,使金属和粉末脱离,防止带有电荷的极片与粉末及电解液发生化学反应,有效控制锂电池破碎后热失控造成的起火问题,进而实现极片带电破碎。进而实现极片带电破碎。进而实现极片带电破碎。

A lithium battery recycling and crush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回收破碎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锂电池回收破碎装置
,更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回收破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持续快速发展态势,随之而来的废旧动力蓄电池若不能被妥善回收利用,会给社会带来较大的安全环保风险,且会造成钴、锂等战略资源浪费,势必会严重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于电池回收再利用迫在眉睫,但在回收过程中既要回收锂电池中的贵重金属,也要回收锂电池的其他可再生资源。
[0003]现有技术存在回收电池破碎时会出现高温起火问题;同时破碎大量的电芯会产生高温,会对破碎机刀齿造成退火损伤。频繁的电弧产生会熔化刀齿造成变形,明火会造成火灾风险,且会对有价金属及材料造成破坏,造成回收价值变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避免在回收电池破碎中出现高温起火。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锂电池回收破碎装置,包括舱体、破碎单元、制粒单元,所述破碎单元、制粒单元自上至下依次布置在舱体内,所述制粒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子,物料经所述转子与舱体内壁旋转挤压二次破碎后并由舱体出口排出。
[0006]通过破碎单元可对物料进行首次破碎,能把极片和铝外壳脱离,通过转子与舱体内壁旋转挤压进行二次破碎,极片上的正极粉料、负极粉料通过高速旋转产生的摩擦力,能快速脱离极片的附着,使金属和粉末脱离,防止带有电荷的极片与粉末及电解液发生化学反应,有效控制锂电池破碎后热失控造成的起火问题。r/>[000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破碎单元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刀片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舱体外侧,且其输出端与转动连接在舱体内的刀片组传动连接,相邻所述刀片组之间形成破碎通道,通过刀片组的设置,可实现对不同形状的电池进行破碎回收。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制粒单元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制粒转子,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设于舱体内腔,且轴线与舱体轴线同轴,所述制粒转子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制粒转子周面侧壁与舱体内壁之间区域形成制粒通道。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子顶部呈锥形设置,且其周面开设有齿槽,所述齿槽自其锥形顶面朝向底面倾斜,所述舱体内壁开设有与齿槽相对应的制粒槽,通过制粒转子的设置不仅可以起到分类粉末与极片的作用,还可以通过齿槽和制粒槽将破碎时产生的热量均匀传递,防止刀片和转子过热变形。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刀片组包括转轴、刀片,所述转轴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紧固,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刀片。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舱体内填充有惰性气体,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通过通入惰性气体可防止破碎时出现回火现象。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舱体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00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舱体顶部还开设有废气出口,所述废气出口与外部环保净气设备相连。
[00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破碎单元还包括转速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固定设于舱体外侧,通过转速传感器可保证均匀破碎。
[00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舱体内设有气体浓度传感器。
[0016]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7](1)本技术中,通过破碎单元可对物料进行首次破碎,能把极片和铝外壳脱离,通过转子与舱体内壁旋转挤压进行二次破碎,极片上的正极粉料、负极粉料通过高速旋转产生的摩擦力,能快速脱离极片的附着,使金属和粉末脱离,防止带有电荷的极片与粉末及电解液发生化学反应,有效控制锂电池破碎后热失控造成的起火问题,进而实现极片带电破碎。
[0018](2)本技术中,,通过制粒转子的设置不仅可以起到分类粉末与极片的作用,还可以通过齿槽和制粒槽将破碎时产生的热量均匀传递,防止刀片和转子过热变形。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锂电池回收破碎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锂电池回收破碎装置的舱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锂电池回收破碎装置的破碎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锂电池回收破碎装置的大片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锂电池回收破碎装置的制粒单元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锂电池回收破碎装置的图5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号:100、舱体;101、进料口;102、出料口;103、废气出口;200、破碎单元;201、第一驱动电机;202、刀片组;203、转速传感器;2021、转轴;2022、刀片;300、制粒单元;301、第二驱动电机;302、转子;303、齿槽;304、制粒槽;400、安置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参阅图1,一种锂电池回收破碎装置,包括舱体100、破碎单元200、制粒单元300、安
置基座400,破碎单元200、制粒单元300自上至下依次布置在舱体100内,舱体100固定设置在安置基座400上,破碎单元200用于破碎物料,制粒单元300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子,物料经转子与舱体100内壁旋转挤压二次破碎后并由舱体100出口排出。
[0028]参阅图1,舱体100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进料口101和出料口102,舱体100顶部还设有废气出口103,舱体100可采用抗腐蚀效果强的304不锈钢材料,电池经过密封置换仓(图未示)进入破碎单元200,破碎单元200内部气压为微正压环境,内部充满氮气,氮气浓度为≥60%,破碎单元200内安装有气体浓度传感器(图未示),通过气体浓度传感器时刻监测器内部氮气浓度,当浓度过低应补入。
[0029]参阅图2和图3,破碎单元200包括第一驱动电机201、刀片组202、转速传感器203,转速传感器203固定设于舱体100外侧,通过转速传感器203用于检测转速,从而保证破碎效果,第一驱动电机201固定连接在舱体100外侧,且其输出端与转动连接在舱体100内的刀片组202传动连接,相邻刀片组202之间形成破碎通道,本实施例中,刀片组202数量为两组,刀片组202包括转轴2021、刀片2022,转轴2021与第一驱动电机201的输出端连接紧固,转轴2021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刀片2022,多个刀片2022沿转轴2021线性排布,刀片2022及转轴2021采用316不锈钢材料,参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回收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100)、破碎单元(200)、制粒单元(300),所述破碎单元(200)、制粒单元(300)自上至下依次布置在舱体(100)内,所述制粒单元(300)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子,物料经所述转子与舱体(100)内壁旋转挤压二次破碎后由舱体(100)出口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回收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单元(200)包括第一驱动电机(201)、刀片组(20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01)固定连接在舱体(100)外侧,且其输出端与转动连接在舱体(100)内的刀片组(202)传动连接,相邻所述刀片组(202)之间形成破碎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回收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粒单元(300)包括第二驱动电机(301)、制粒转子(302),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01)固定设于舱体(100)内腔,且轴线与舱体(100)轴线同轴,所述制粒转子(302)与第二驱动电机(30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制粒转子(302)周面侧壁与舱体(100)内壁之间区域形成制粒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回收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粒转子(302)顶部呈锥形设置,且其周面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斌王德钊徐晓宁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