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行插针设备及生产线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9692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7:18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并行插针设备及生产线体,并行插针设备包括下料组件、流转组件及多组上料组件;下料组件及多组上料组件的顶部还设置有上下料夹取组件;其由于在上料时设置有多组并排的上料组件,能够提高并行插针设备的工件存储容量,并且通过流转组件的设置,能够在多排上料组件之间对工件进行合适的上料组件分配,使得并行插针设备的工件存储容量得到充分利用,接着上下料夹取组件能够将上料组件上的工件夹取至下料组件上,以完成工件流转;通过上述多组上料组件及流转组件的设置,能够显著地提高并行插针设备及生产线体的工件容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A parallel pin inserting device and production line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并行插针设备及生产线体


[0001]本技术涉及工件流转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并行插针设备及生产线体。

技术介绍

[0002]工件流转是机械制造工艺的常见场景,主要是指将工件从上一工位移动至下一工位。现有技术中的插针设备采用轨道等传送结构输送装有针状工件的料盘,并在轨道上方设置机械手,该机械手能够从料盘上夹取针状工件,并移动至下一工位的料盘上。然而,上述结构的机械手流转速度小于传送结构的传送速度,且采用上述的传送结构能容纳的料盘较少,需要时常停下上一工序中的设备,以待机械手将工件流转完毕,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0003]即现有技术中的插针设备存在由于容量小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并行插针设备及生产线体,来解决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插针设备存在由于容量小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并行插针设备,包括下料组件、流转组件、多组上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设置于所述下料组件的一侧,且所述上料组件与所述下料组件的输送方向平行;
[0007]所述流转组件沿所述输送方向设置于多组所述上料组件的一端,用于在多组所述上料组件之间流转工件;
[0008]所述下料组件及多组所述上料组件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将工件从所述上料组件夹取至所述下料组件中的上下料夹取组件。
[0009]可选地,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上料电机、上料传动组件及上料传送带单元,所述上料电机能通过所述上料传动组件驱动所述上料传送带单元移动。
[0010]可选地,所述上料传送带单元的数量为两根且间隔设置,用于承载工件。
[0011]可选地,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下料电机、下料传送带单元、治具安装板及固定于机架上的滑轨;
[0012]所述下料电机能驱动所述下料传送带单元移动,所述治具安装板安装于所述下料传送带单元上,且所述治具安装板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
[0013]可选地,所述下料传送带单元的转轴线垂直于所述治具安装板所在的平面。
[0014]可选地,所述上料组件的数量为两组;
[0015]所述流转组件包括上料流转气缸、升降气缸及夹爪气缸;
[0016]所述上料流转气缸设置于所述上料组件的一侧,所述升降气缸安装于所述上料流转气缸的移动端上,所述夹爪气缸安装于所述升降气缸的升降端上。
[0017]可选地,所述流转组件的数量为两组,且分别设置于所述上料组件的两端;
[0018]其中,最靠近所述下料组件的所述上料组件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用于定位工件。
[0019]可选地,所述上下料夹取组件包括水平移动单元、纵向移动单元及夹取组件;所述纵向移动单元安装于所述水平移动单元的移动端上,所述夹取组件安装于所述纵向移动单元的升降端上。
[0020]可选地,所述夹取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纵向移动单元的升降端上的夹取气缸和夹取底座;
[0021]所述夹取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推块,所述夹取底座上安装有配置一开口的夹爪,所述推块设置于所述开口内,且当所述夹取气缸的伸缩端推出时,所述推块将所述夹爪撑开;所述夹爪外还套设有一复位橡胶圈。
[0022]一种生产线体,包括如上所述的并行插针设备。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本实施例提供的并行插针设备及生产线体,其由于在上料时设置有多组并排的上料组件,能够提高并行插针设备的工件存储容量,并且通过流转组件的设置,能够在多排上料组件之间对工件进行合适的上料组件分配,使得并行插针设备的工件存储容量得到充分利用,接着上下料夹取组件能够将上料组件上的工件夹取至下料组件上,以完成工件流转;通过上述多组上料组件及流转组件的设置,能够显著地提高并行插针设备及生产线体的工件容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6]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并行插针设备的第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在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图1在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图1在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并行插针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并行插针设备的第二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上下料夹取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4]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示说明:10、下料组件;11、下料电机;12、下料传送带单元;13、治具安装板;14、滑轨;20、流转组件;21、上料流转气缸;22、升降气缸;23、夹爪气缸;30、上料组件;31、上料电机;32、上料传动组件;33、上料传送带单元;34、定位组件;341、定位气缸;342、挡块;343、固定块;40、上下料夹取组件;41、水平移动单元;42、纵向移动单元;43、夹取气缸;44、夹取
底座;45、推块;46、夹爪;461、开口;47、复位橡胶圈;50、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得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0038]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3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行插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组件(10)、流转组件(20)、多组上料组件(30),所述上料组件(30)设置于所述下料组件(10)的一侧,且所述上料组件(30)与所述下料组件(10)的输送方向平行;所述流转组件(20)沿所述输送方向设置于多组所述上料组件(30)的一端,用于在多组所述上料组件(30)之间流转工件(50);所述下料组件(10)及多组所述上料组件(30)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将工件(50)从所述上料组件(30)夹取至所述下料组件(10)中的上下料夹取组件(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行插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30)包括上料电机(31)、上料传动组件(32)及上料传送带单元(33),所述上料电机(31)能通过所述上料传动组件(32)驱动所述上料传送带单元(33)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行插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传送带单元(33)的数量为两根且间隔设置,用于承载工件(5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行插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组件(10)包括下料电机(11)、下料传送带单元(12)、治具安装板(13)及固定于机架上的滑轨(14);所述下料电机(11)能驱动所述下料传送带单元(12)移动,所述治具安装板(13)安装于所述下料传送带单元(12)上,且所述治具安装板(13)与所述滑轨(14)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并行插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传送带单元(12)的转轴线垂直于所述治具安装板(13)所在的平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行插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锋彭子阳周志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鼎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