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于相邻装饰件内的氛围灯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9599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设置于相邻装饰件内的氛围灯组件,其中一个装饰件设置有安装槽,氛围灯组件包括:光源;第一导光部件,其第一端延伸至安装槽内,第一端的侧部设置有第一透光部,其第二端连接至光源;第二导光部件,其通过弹性构件安装至安装槽内,并且其端部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表面设置有第二透光部;安装至另一个装饰件的第三导光部件;第三导光部件不与第二导光部件接触时,在弹性构件的作用下,第二透光部不与第一透光部接触;在外力的作用下,第三导光部件能够接触第二导光部件,并且推动第二导光部件向安装槽内移动,以使得第二导光部件的第二透光部与第一导光部件的第一透光部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了车内通讯模块以及相关线路的使用。关线路的使用。关线路的使用。

Atmosphere lamp assembly set in adjacent tri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设置于相邻装饰件内的氛围灯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的氛围灯,尤其涉及设置于相邻装饰件内的氛围灯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车已逐渐成为普通家庭的代步工具。人们对于汽车的要求也不仅仅限于代步,对其安全性、舒适性以及美观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目前很多汽车的内部都安装了氛围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0003]氛围灯通常安装在不同的位置,例如车内的防撞垫(C/PAD)附近的装饰件或者车门上的装饰件。
[0004]通常整个车辆只需要一个氛围灯主控制模块(Mood Lamp Master,简称MLM),但是不同位置的氛围灯都需要发光模块、氛围灯内部通信模块(Moodlamp Communication Unit,MCU)和照明模块,这就导致车内的通讯模块和相关线路较多,并且成本较高。
[0005]因此,现有的氛围灯的接通方式存在进一步改进的需要。
[0006]公开于本技术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设置于相邻装饰件内的氛围灯组件,其实现了两个相邻的氛围灯可以共享一个车内通讯模块以及相关线路,以减少车内通讯模块以及相关线路的使用。
[000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设置于相邻装饰件内的氛围灯组件,其中一个装饰件设置有安装槽,并且所述氛围灯组件包括:光源;第一导光部件,其固定至安装槽所在的装饰件,并且所述第一导光部件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导光部件的第一端的侧部设置有第一透光部,所述第一导光部件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光源;第二导光部件,其通过弹性构件安装至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导光部件朝向第一导光部件的端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第一导光部件的第一端相对应,所述凹槽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二透光部;第三导光部件,其安装至另一个装饰件;第一发光部件,其安装在未设置光源的装饰件,所述第一发光部件能够接收所述第三导光部件的光线;第二发光部件,其安装在设置有光源的装饰件,所述第二发光部件能够接收所述第二导光部件的光线;其中,当第三导光部件不与第二导光部件接触时,在弹性构件的作用下,第二导光部件的第二透光部不与第一导光部件的第一透光部接触;在外力的作用下,第三导光部件能够接触第二导光部件,并且推动第二导光部件在克服弹性构件的作用力的同时向安装槽内移动,从而使得第二导光部件的第二透光部与第一导光部件的第一透光部接触。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导光部件的朝向第三导光部件的端部具有第三透光部,所述第三导光部件的朝向第二导光部件的端部具有第四透光部。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光部件为圆柱形。
[0011]优选地,所述弹性构件的一端安装至所述安装槽的底端,所述弹性构件的另一端安装至第二导光部件的具有凹槽的端部。
[0012]优选地,当第三导光部件不与第二导光部件接触时,在弹性构件的作用下,所述第二导光部件的朝向第三导光部件的端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安装槽的外侧。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三导光部件的朝向第二导光部件的端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三导光部件所在的装饰件的外侧。
[0014]优选地,所述第二导光部件的朝向第三导光部件的端部形成为具有弧度的端部,所述第三导光部件的朝向第二导光部件的端部形成为具有弧度的端部。
[0015]优选地,所述第二导光部件的侧部具有第五透光部,在第二导光部件的第二透光部与第一导光部件的第一透光部接触时,第二导光部件的第五透光部能够与第二发光部件接触,以将光线传导至第二发光部件。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光部件的第一透光部与所述第一导光部件的第一端的端面设置有预设距离。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光部件的第一透光部与第一导光部件的第一端的端面之间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插在所述凹槽内。
[0018]本技术的设置于相邻装饰件内的氛围灯组件,实现了两个相邻的氛围灯可以共享一个车内通讯模块以及相关线路,以减少车内通讯模块以及相关线路的使用。
[0019]本技术的装置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实施方案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实施方案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实施方案共同用于解释本技术的特定原理。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设置于相邻装饰件内的氛围灯组件在车门打开时的简化状态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设置于相邻装饰件内的氛围灯组件在车门关闭时的简化状态示意图;
[0022]图3为车门打开时的第一导光部件和第二导光部件的状态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第一导光部件的剖视图;
[0024]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第二导光部件的剖视图;
[0025]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第三导光部件的剖视图;
[0026]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第一导光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设置于相邻装饰件内的氛围灯组件在车门打开时的简化状态示意图;
[0028]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设置于相邻装饰件内的氛围灯组件在车门关闭时的简化状态示意图。
[0029]应当理解,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而是呈现各种特征的简化表示,以对本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说明。本技术所公开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形状)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
[0030]在这些图中,贯穿附图的多幅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本技术的相同或等同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详细参考本技术的各个实施方案,这些实施方案的示例呈现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技术将与示例性的实施方案相结合进行描述,应当理解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技术限制为这些示例性的实施方案。相反,本技术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的实施方案,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本技术的精神和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价形式及其它实施方案。
[0032]下面结合图1至图9对本技术的设置于相邻装饰件内的氛围灯组件进行说明。
[0033]本技术的设置于相邻装饰件内的氛围灯组件,应用于两个相邻的装饰件,如图1和图2所示,两个装饰件可以分别为装饰件1和装饰件2。其中,装饰件1设置有安装槽11,所述氛围灯组件包括:光源(未图示)、第一导光部件3、第二导光部件4、第三导光部件5、弹性构件6、第一发光部件7和第二发光部件8。
[0034]第一导光部件3固定至安装槽11所在的装饰件1,并且所述第一导光部件3的第一端31延伸至所述安装槽11内,所述第一导光部件3的第一端31的侧部32上设置有第一透光部33,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置于相邻装饰件内的氛围灯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装饰件设置有安装槽,并且所述氛围灯组件包括:光源;第一导光部件,其固定至安装槽所在的装饰件,并且所述第一导光部件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导光部件的第一端的侧部设置有第一透光部,所述第一导光部件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光源;第二导光部件,其通过弹性构件安装至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导光部件朝向第一导光部件的端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第一导光部件的第一端相对应,所述凹槽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二透光部;第三导光部件,其安装至另一个装饰件;第一发光部件,其安装在未设置光源的装饰件,所述第一发光部件能够接收所述第三导光部件的光线;第二发光部件,其安装在设置有光源的装饰件,所述第二发光部件能够接收所述第二导光部件的光线;其中,当第三导光部件不与第二导光部件接触时,在弹性构件的作用下,第二导光部件的第二透光部不与第一导光部件的第一透光部接触;在外力的作用下,第三导光部件能够接触第二导光部件,并且推动第二导光部件在克服弹性构件的作用力的同时向安装槽内移动,从而使得第二导光部件的第二透光部与第一导光部件的第一透光部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于相邻装饰件内的氛围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光部件的朝向第三导光部件的端部具有第三透光部,所述第三导光部件的朝向第二导光部件的端部具有第四透光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于相邻装饰件内的氛围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部件为圆柱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超李揆杰赵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